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Nassim Nicholas Taleb)的黑天鵝理論,讓人們對小機率而又影響巨大的事件愈發重視。其實,大機率、影響巨大的事件,才應該得到人們更多的關注。
國際政策研究所所長、《國際金融評論》拉丁美洲辦公室主任米歇爾·渥克(Michele Wucker),就是最早研究後者的學者之一。在2013年1月的達沃斯全球論壇上,渥克針對大機率、影響巨大的事件,首次提出了“灰犀牛”概念。
渥克認為,相對于黑天鵝事件的難以預見性和偶發性,灰犀牛事件其實有更大的發生機率。2008年美國房地産泡沫、颠覆了傳統媒體的現實數位技術等,都是典型的灰犀牛事件。
企業在經營曆程中,不一定會遇到黑天鵝事件,但是,遇到灰犀牛事件幾乎是闆上釘釘。如果企業無法對此有效應對,那麼,灰犀牛将會是比黑天鵝更緻命的風險來源。
企業在面對不容忽視的灰犀牛時,該采取怎樣的應對之道?渥克在《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機率危機》中,概括出了以下四個要點。
<h3>1、分而治之</h3>
較為嚴重的灰犀牛危機,其實是難以一步到位解決的。此時,運用分而治之的方式先解決問題的一部分,是更合理的政策。
當然,這并不意味着對整體目标的矮化,而是說,企業在實施應對政策時應有計劃地分步執行。企業可以把應對灰犀牛的決策,分解成一個個小的、詳細的、有效的執行單元,通過各個單元實施效果的疊加,讓灰犀牛不再成為擋在企業發展道路上的障礙物。
比如,日益惡化的環境問題,是許多企業都在面臨的棘手灰犀牛。聯合利華CEO保羅·波爾曼(Paul Polman)的應對之道,值得各企業深思。2009年波爾曼上任時宣布,要讓聯合利華在自己的任上規模翻番,同時大幅度降低公司生産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用以實作此宏大目标的,是波爾曼分而治之的具體治理措施。比如,聯合利華改變了過去填埋垃圾的做法,把它們變成低成本的建築材料,這使聯合利華在2015年實作了零垃圾填埋的目标。又比如,在2008年至2013年期間,聯合利華從加工和物流中減少了100萬噸廢料産出,這不僅為其節省了近4億美元的費用,也使其污染物排放量大為縮減。在印度,聯合利華把有機廢料變成肥料,提供給蔬菜種植區,在印尼,聯合利華把廢料給加工水泥提供燃料。這些細分的措施,共同彙聚成為了聯合利華于2010年開展的“可持續生活計劃”(Sustainable Living Plan)的一部分。波爾曼的目标,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h3>2、精确評估</h3>
準确分析出灰犀牛問題的程度級别,可以讓企業更好地選擇确切應對政策。對灰犀牛預判得過重或過輕,都不利于問題的真正解決。在這方面,索尼的案例就是一個重大教訓。
遊戲娛樂行業的企業,是最常受黑客們攻擊的對象之一。但是,索尼公司的安全措施一直并不嚴格,公司也在一直忽略員工們的警告。2011年4月,索尼的遊戲平台遭黑客攻擊,損失至少1.7億美元。然而,即使是這樣明顯的灰犀牛,也并未讓索尼的相關部門,真正評估出其所面臨的潛在風險究竟幾何。到2014年的11月,索尼影業遭受黑客入侵時,索尼終于蒙受了巨大損失:黑客入侵造成4.7萬名索尼影業現任和前任員工、以及好萊塢明星的社保号碼洩露。這一事件,也被美聯社評論為“恐将成為美國企業史上損失最慘重的黑攻擊事件”。事後人們發現,索尼的内部系統至少有17%的部分,處于無人監管狀态。而像老員工和客戶數字記錄這類重要涉密資料,索尼也把它們存儲在已接入網際網路的計算機内。
索尼嚴重誤判了風險可能帶來的危害,最終付出了沉重代價。精确預判出灰犀牛的量級,并給予相應規模的應對之道,是每家企業都應該重視的任務。
<h3>3、通過戲劇性事件促使改變</h3>
企業所處環境或企業自身的某些缺陷,往往才是企業會遇到某一類灰犀牛的内在原因。此時,如果企業能夠把目光投向外界,從外界尋找到一些能夠激發改變的戲劇性事件,那麼,企業面臨的灰犀牛也許可以不再成為威脅。
因為氣候的持續變化,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五大湖地區的平均水量開始大幅下降。這對位于密爾沃基的米勒康勝啤酒公司來說,是一頭難以招架的灰犀牛。畢竟,正如米勒康勝啤酒公司可持續發展部的金·馬洛塔(Kim Marotta)所言,所有戰略的核心都指向一個簡單的道理,“沒有水,就沒有啤酒”。
為此,米勒康勝啤酒公司派遣了一個小組遠赴南美洲,去學習當地啤酒公司蜚聲海外的節水經驗。經過細緻考察後,學習小組有了一些驚人發現。一些南美啤酒釀造廠商善于與大麥種植者合作節水,他們共同培育了抗旱抗風的大麥品種,把每英畝的産量由100噸提高到了140至160噸。不僅如此,一些廠商還善于把蒸鍋控制在最适宜的溫度,且把清洗裝置的步驟控制在最恰當的時間,這些措施都有助于企業的節水。學習小組歸來後,米勒康勝啤酒公司在密爾沃基建立了用水作戰實驗室,并一一實施了學習小組的習得成果。這讓米勒康勝啤酒公司的用水量大為縮減,企業也逐漸擺脫了缺水這一灰犀牛的困擾。
<h3>4、把危機定義成機遇</h3>
如果企業能把自身遭遇到的灰犀牛,當做改善企業商業模式與管理水準的一次機遇,那麼,企業完全有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擷取新的競争優勢,完成企業的再造與更新。MAS公司就是一個将危機轉化成機遇的典型案例。
斯裡蘭卡的MAS公司是一家混合纖維制衣廠商,與多家美國公司保持業務合作關系。美國公司根據《國際紡織貿易協定》給MAS提供了許多優惠政策。但是,随着這些優惠政策在2005年到期,MAS将不得不付給勞工每小時35美分的計時工資。而此時,南亞其他國家的企業卻有遠比這更低的勞動力成本,如孟加拉國的同類工資是每小時16美分。
在面對如此嚴峻的灰犀牛危機時,MAS反而把這當成了讓企業優化人才結構的契機。MAS在企業内開展了一系列新的措施,比如提供更好的現場醫療服務,禁止逾時工作,實作員工和經理之間互相更加尊重的交流方式,提供免費的交通和教育等等,這使得MAS的勞動力素質與雇員工作積極性都有了明顯提升。經此變革後,MAS赢得了諸如維多利亞的秘密、瑪莎百貨這樣的重量級客戶,企業的發展反而進入到全新的階段。
<h3>相關閱讀:</h3>

書名:《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機率危機》
作者:(美)米歇爾·渥克(Michele Wucker)
譯者:王麗雲
出版:中信出版集團
出版時間:201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