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探島·大黑山 | 海島漁民兼職當起了“導遊”

作者:齊魯壹點

編者按

近年來,長島海洋生态文明綜合試驗區持續推進生态保護修複,長島的天更藍、山更綠、岸線更美,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海上仙山” 逐漸變成了“碧海青山”。做好“生态品牌”,長島更要打響“文化品牌”。近日,記者走進長島,探尋 “一島一品”文化品牌建設背後的故事。請看第四期《大黑山——海島漁民兼職當起了“導遊”》。

“北莊遺址距今6500年,是母系原始社會村落遺址,這裡被譽為中國的‘東半坡’。”在長島大黑山島上的北莊史前遺址旁,68歲的漁民葛文同自豪地向遊客講述這裡的故事。

探島·大黑山 | 海島漁民兼職當起了“導遊”

大黑山島。

葛文同的家就在北莊遺址西邊,隻要有時間,她總會過來轉兩圈。遇到遊客時,她會繪聲繪色地講一講。“考古人員來這裡發掘文物時,我才30歲,那時我在這裡當義工,用小推車推土。”葛文同說,考古人員用小刷子一點點刷土,特别認真,在原址上覆寫了沙和土,建起了博物館,還原了當時的海草屋。”

探島·大黑山 | 海島漁民兼職當起了“導遊”

68歲的漁民葛文同客串導遊講解北莊遺址。

她把記者當成了遊客,熱情地領着記者來到博物館,講解一幅幅照片裡的故事。“沒想到,我們這麼小的島,有這麼久遠的曆史,在6500年就有人在這裡居住。”葛文同說,作為北莊遺址發掘時的參與者她很自豪。

不一會兒,島民王濤帶着遊客也來參觀北莊遺址。“這裡被譽為中國的‘東半坡’,發掘出各類文物2000餘件……”主業是司機的王濤也客串起了導遊,向遊客講解北莊遺址。

探島·大黑山 | 海島漁民兼職當起了“導遊”

北莊遺址 。

不止他倆,如今,島上許多人都能給遊客講幾段關于北莊史前遺址、龍爪山以及中國猛禽環志第一島的故事。

大黑山島不僅擁有被譽為“東半坡”的北莊史前遺址,還有聞名全國的國家級地質公園——龍爪山,也是中國猛禽環志第一島。為了更好弘揚海島文化,大黑山島積極建立了“神秘史前島 如畫大黑山”文化品牌。

探島·大黑山 | 海島漁民兼職當起了“導遊”

大黑山島上的國家級地質公園——龍爪山。

“大黑山島地質文化、史前文化、漁俗文化,在全國乃至世界具有獨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在文化展館裡,大黑山鄉黨委組織、宣傳委員劉佳表示,展館采用主題場景、櫃台展陳、現代傳媒相結合的方式,旨在挖掘曆史文化遺存,記錄民風民俗。

探島·大黑山 | 海島漁民兼職當起了“導遊”

大黑山島日出美景。

“通過文化品牌的建立,我們也意識到文化資源的重要性。”劉佳稱,島上已組建了文化宣講隊伍,主動為遊客和來訪者詳細講述黑山島的遺址文化、地質文化、漁俗文化、海洋資源、森林資源等獨特優勢,“今後争取人人能講黑山故事,人人都是海島文化的宣傳員”。

探島·大黑山 | 海島漁民兼職當起了“導遊”

大黑山島的“時光故事”民宿。

在“神秘史前島 如畫大黑山”文化品牌建立的同時,海島上也建起一處高端民宿。“時光故事”民宿是在老幼稚園舊址上重新打造的,融合了許多海島元素和文化故事,像“龍爪神山”“砣島絲路”“仙人渡橋”這樣的房間名,每一個背後都有許多文化故事。劉佳稱,“島上漁家樂起步較早,但大都是傳統漁家樂,随着時光故事高端民宿的投入營運,不僅能滿足遊客的高端需求,也能更好地帶動島上漁家樂的轉型發展。”

據介紹,随着“神秘史前島 如畫大黑山”文化品牌逐漸深入人心,将取得新的實效,全面助力黑山鄉文化旅遊高品質、高品質發展。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探島·大黑山 | 海島漁民兼職當起了“導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