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當地時間12月7日,跨黨派外交政策智庫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釋出了一份由美國前副國務卿理查德·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和前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院長約瑟夫·奈(Joseph Nye)牽頭撰寫的報告。
該報告主标題為“2020年的美日同盟”,副标題則對此同盟作出解釋稱,這是“擁有全球議程的平等同盟”。報告宣稱,“五眼聯盟”應将日本納入其中,組成“六眼聯盟”,并聲稱在區域合作方面,美國應擴大“四方安全對話”的範圍,并尋求重返CPTPP。
對于這一份報告,日媒極為關注。《日經亞洲》(Nikkei Asia)對此就分析稱,日本被美國智庫學者認為可以在美日同盟中發揮“平等的作用”,這在CSIS的同類報告中尚屬首次。

《日經亞洲》報道截圖
“拉日本組‘六眼聯盟’,共同應對中國”
由理查德·阿米蒂奇和約瑟夫·奈所牽頭撰寫的報告通常被稱之為《阿米蒂奇-奈報告》(Armitage-Nye Report),該報告旨在推動美國對日政策和美日同盟轉型,為同盟發展确定“未來方向”。值得一提的是,阿米蒂奇和奈均為是美國國内“知日派”的領軍人物。
阿米蒂奇曾在小布什政府時期擔任副國務卿,是當時美國國務院的第二号人物,同時他也是一名熟知日本事務的政治人物;而奈則是美國著名國際政治學者,曾任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院長,以最早提出“軟實力”(Soft Power)等概念而聞名。2009年,奧巴馬曾有意提名奈出任美國駐日大使,但最終并未成真,和阿米蒂奇一樣,奈同樣也是美國國内日本事務的權威。
此前,兩人已分别于2000年、2007年、2012年和2018年牽頭釋出了四份《阿米蒂奇-奈報告》,如今所釋出的第五份報告則為最新的一版。
第五份《阿米蒂奇-奈報告》标題 截圖自CSIS官網
據報道,在最新一份的報告中,作者為拜登及其即将上任的新政府“出招”,将美國和日本定位為“具有共同價值觀的平等夥伴”,宣稱雙方需要調整戰略,以應對崛起的中國所帶來的挑戰。
“兩國都必須為地區和世界秩序做好準備,如今面臨的壓力比過去70年的任何時候都要更大。”報告中這樣寫道。
為此,報告聲稱,美日兩國應開展進一步合作,其中一大機會便是将日本納入由美國、英國、加拿大、澳洲和紐西蘭所組成的“五眼聯盟”情報共享組織(Five Eyes intelligence sharing network)。美日則應認真努力,朝着組建“六眼聯盟”(Six Eyes network)而邁進。
《阿米蒂奇-奈報告》截圖
《日經亞洲》的報道指出,如今美國并不穩定,這是《阿米蒂奇-奈報告》首次将日本視作美日同盟中扮演“平等角色”,甚至是“發揮主導作用角色”的力量,美國急需這一力量的幫助,以實施新戰略,重塑地區秩序。
事實上,此前日本一直希望加入“五眼聯盟”,而“五眼聯盟”也同樣有意讓日本成為“第六隻眼”。今年7月,時任日本防衛相河野太郎在一個所謂“中國研究小組”研讨會上,曾提出了日本成為“第六隻眼”的提議,而這一提議随後受到了英國的歡迎。
觀察者網專欄作家、上海圖書館曆史文獻中心副主任沙青青曾表示,明面上,日本積極要求加入“五眼聯盟”,參與情報共享體制,似乎是進一步貫徹“日美同盟”的合作理念,看似是在向華盛頓“表忠心”。但在暗的一面,可能是變相向美國索取更平等的情報合作地位。因為在目前日美安保的體系之下,美國完全可以單方面從日本那裡擷取最新、最重要的情報資訊。
“四方安全對話”須擴大,美國須重返CPTPP
除了所謂的“六眼聯盟”,報告也提到了由美國、日本、澳洲和印度構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稱該機制必須擴大範圍并更具包容性,否則“四方安全對話”将在其他地區機構或聯盟的陰影下顯得黯然失色。
報告還提及,在目前的美國政治環境中,如果在貿易、技術、基礎設施和能源方面無法擁有強大的經濟整合能力,那麼美國在印太地區的任何戰略都将是空洞的和不可持續的。
為此,報告作者呼籲拜登政府應迅速表明願意重新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系協定(CPTPP)的意願。
“加入(CPTPP)的政治性困難顯而易見,但美國的繁榮和安全面臨着更大的風險,加入是當務之急。”該報告還談到了于11月15日剛剛簽署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系協定(RCEP),稱這個不包括美國在内的、涵蓋範圍極廣的亞太貿易協定,應該“為華盛頓敲響警鐘”。
理查德·阿米蒂奇(左)和約瑟夫·奈
《日經亞洲》介紹稱,2000年,第一份《阿米蒂奇-奈報告》批判了克林頓政府對美日同盟所采取的的特殊做法,并推動了這一夥伴關系的一緻性和戰略方向。而在以副國務卿的身份加入小布什政府後,阿米蒂奇牽頭撰寫的《阿米蒂奇-奈報告》則成為小布什政府對日政策的行動方案。
據報道,今年早些時候,日本外交官岡本行夫(Yukio Okamoto)因新冠肺炎而去世。報告作者表示,他們特别将撰寫的此作獻給岡本行夫,以作為緬懷紀念。
阿米蒂奇在一場網絡線上活動中說:“我不知道還有誰比岡本行夫更能展現美日關系的精神。”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