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賽柏藍/醫藥魔方
▍整理/小春
石藥首次上榜,恒瑞名次攀升
1
TOP50藥企排名公布
近日,《PharmExec》(美國制藥經理人雜志)公布了2021年全球制藥企業TOP50榜單。該榜單主要依據各家藥企的2020财年處方藥銷售收入進行排名,目前已連續21年公布全球制藥企業TOP50榜單,飽受業内認可。

據梳理,前十分别為羅氏、諾華、艾伯維、強生、百時美施貴寶、默沙東、賽諾菲、輝瑞、葛蘭素史克、武田。與2020年相比,羅氏、諾華、百時美施貴寶、賽諾菲、葛蘭素史克、武田的排名未變,艾伯維由第8變成第3,輝瑞由第3變成第8,強生由第6變第4,默沙東由第4變第6。
本次有5家中國藥企上榜,分别為:雲南白藥、恒瑞醫藥、中國生物制藥、上海醫藥、石藥集團、數量為曆史最多。
這50家企業中,有三家是新面孔,除石藥外,還有邁蘭與輝瑞普強合并成立的晖緻(第19位)和德國STADA Arzneimittel(第50位)。
2
五家中國藥企上榜
2019年,全球制藥企業TOP50榜單裡面首次出現中國藥企的身影,有兩家上榜,2020年達到四家,到了2021年中國共有5家藥企入選,數量逐年增加。
本次上榜企業分别是雲南白藥(第34名,47.41億美元)、恒瑞醫藥(第38名,42.03億美元)、中國生物制藥(第40名,38.93億美元)、上海醫藥(第42名,35.85億美元)和石藥集團(第44名,32.42億美元)。
其中,恒瑞和中國生物制藥已經是第三次上榜。2019年恒瑞醫藥以25.70億美元收入排在第47名,2020年以33.21億美元位列第43名。2021年恒瑞名次繼續攀升,以42.03億美元排在第38名。其收入最高的三個藥品分别為艾坦、多西他賽、吡咯替尼。
近年來,恒瑞醫藥一直高度重視創新研發,研發投入逐年增加。2020年,恒瑞投入研發資金49.89億元,研發投入占銷售額比重達到18%,2021年一季度,恒瑞醫藥進一步加大創新投入力度,投入研發資金13.16億元,同比上年大增62.26%。
2021年新上榜的石藥集團處方藥收入32.42億美元,2020年全年收入249.4億元人民币,同比增12.8%,純利51.6億元人民币,同比增38.9%。年報顯示,其主要産品涉及神經系統疾病、抗惡性良性腫瘤、抗感染、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消化代謝疾病等領域。神經系統疾病産品、抗惡性良性腫瘤産品為收入主要來源。
恩必普(丁苯酞)、克艾力(白蛋白紫杉醇)、多美素(鹽酸多柔比星)為石藥目前主要的利潤貢獻來源。其中,恩必普,在醫保談判降價後,2020年銷售收入增速由2019年的36%下降至17.4%,後續盈利增速也将減緩。
石藥近年來亦專注于新藥研發,2020年研發費用28.90億元,同比增加44.5%。目前,公司專注領域主要為小分子靶向藥物、納米藥物、單抗藥物、雙抗藥物、抗體偶聯藥物以及免疫領域生物藥物。在研項目約300項,其中小分子創新藥40多項、大分子創新藥40多項,新型製劑20多項。
總的來說,随着國内醫藥行業的高品質發展,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上榜。
3
疫情成最大影響因素
與2019年相比,《2021 Pharm Exec50》認為,2020年對藥企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新冠疫情。
由Model N進行的調查顯示,58%的高管表示,流感大流行對他們的影響很大。例如,禮來、羅氏、再生元等公司都因為新冠診斷檢測産品的表現有較大幅度的市值增長。但并非所有情況下都如此,例如Abb Vie沒有任何值得注意的COVID産品市值同比增長達44.4%。
不過,整體來看,盡管有新冠的影響,本次榜單前十中有六家排名不變,變化不大。
去年,羅氏曾以銷售額482.47億美元登頂榜首,終結輝瑞此前連續四年“霸榜”的局面,今年,盡管其的處方藥收入下降了1.6%,但仍保持在第一的位置。羅氏銷售額表現最好的三種藥物中,Avastin仍然位列第一,但Ocrevus将2020年的銷售額為46億美元的羅氏長期支柱産品赫賽汀從前三擠出,躍升至第二位。
據了解,Avastin、Herceptin、Rituxan三駕馬車銷售額的下降是由于受到了生物類似藥的沖擊,以及新冠疫情的影響,但是羅氏惡性良性腫瘤管線中仍有其他産品補位。例如,Tecentriq、Perjeta、Kadcyla 3款産品,因銷售額的亮眼表現,被稱為羅氏惡性良性腫瘤業務闆塊的新"三駕馬車”。除惡性良性腫瘤業務外,Ocrevus等重磅産品也是羅氏産品線的重要補充。
而艾伯維由于2020年5月完成了對艾爾建的收購,體量從2019年的332.66億美元直接飙升到458.04億美元,反超了剝離資産瘦身後的輝瑞,從第8名升到第3名。目前,Humira仍是艾伯維的收入支柱,貢獻了198.32億美元,約占艾伯維藥品總銷售額的45%,是大型制藥公司中最大的單一藥品份額之一。
不過Humira會在2023年失去全球市場獨占權,艾伯維希望其下一代藥物Skyrizi和Rinvoq填補專利後的空白。這兩種藥物分别獲批治療銀屑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2020 年的銷售額合計20億美元。此外,Vraylar(卡利拉嗪)、偏頭痛新藥Ubrelvy(ubrogepant)等神經疾病産品,以及惡性良性腫瘤領域的Imbruvica(依布替尼)、Venclexta(維奈克拉)等産品也有望成為未來業績的重要支柱。
總體而言,有業内人士認為,收購艾爾建讓艾伯維的産品線得到了極大豐富,擺脫了過去對Humira的過度依賴。
附:2021年全球制藥企業TOP50(億美元)
(圖檔來源:醫藥魔方)
本文版權歸賽柏藍(ID:Mic366)所有,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