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同學,我很想你,你在遠方還好嗎?

#春日茶話會#我叫盧印,來自貴州,畢業于南京大學,大學期間與來自新疆的維吾爾族同學依穆然·阿蔔杜卡迪爾是室友,也是很要好的朋友。畢業後我跨專業去了上海音樂學院深造,他讀完研究所學生并成為了人民教師。

老同學,我很想你,你在遠方還好嗎?

回顧大學時光,我們經常一起去上課、讨論學術問題,分享各自的地域文化,返校我們也都會互相交換家鄉小特産,我每次都被他帶的新疆小零食驚豔到。每當他說起家鄉人民的淳樸勤勞和對生活的熱情,都讓我無比向往那片美麗富饒、充滿活力的土地;每當他談論起電影中的配樂,我也很驚訝于他在音樂方面造詣頗深。

老同學,我很想你,你在遠方還好嗎?

他是一個樂于助人、博學多才、有着很強家國情懷的人,我很感謝大學那四年,在他的影響下我接觸到了多樣的新疆文化,也從不同視角切身體會到了在國家政策的潤澤下,中國多民族文化共同繁榮共同成長的嶄新景象。同時,我也時常聽他講述新疆那些五光十色的傳統藝術,也是從那時起,對新疆藝術的美好向往就在我心裡種下了一顆種子。

老同學,我很想你,你在遠方還好嗎?

多年以後,我的音樂夢想逐漸成為現實,很幸運地得到了一個為新疆文化主題音樂劇《阿曼尼莎罕傳奇》作曲的機會。創作時我自然而然想到了老同學依穆然,很激動地告訴他我得到了一個為新疆文化主題音樂劇創作的機會,想聽聽他的建議。他也很興奮地開始跟我讨論,說既然是關于阿曼尼莎罕的音樂劇,自然少不了對新疆傳統套曲《十二木卡姆》的呈現。他一口氣給我介紹了很多不同版本的木卡姆,他還跟我說做好了一定要發給他聽聽,有機會還要去觀摩演出。這些讨論讓我仿佛回到了大學時期宿舍裡火熱的聊天場景,也給了我很多創作的動力和靈感。

得益于依穆然提供給我的建議和參考,我的民族風格作曲有了很大的進展。我反複聆聽不同版本的木卡姆,每每聽到都深受感動,甚至在上海音樂學院的木卡姆主題音樂會上激動到熱淚盈眶。

老同學,我很想你,你在遠方還好嗎?

經過我們作曲團隊和新疆木卡姆藝術家們的反複修改、錄音,加上新疆表演藝術家們的辛勤排演,音樂劇終于在上海戲劇學院順利上演,并且入選上海國際藝術節展演劇目,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好評。我很興奮地告訴依穆然音樂劇上演的消息,雖然他因為學業的緣故沒能前來觀看,但我告訴他一定會把錄音發給他聽。

自那以後,我們各自在不同的城市忙于不同領域的工作,逐漸減少了聯系。前段時間我突然從音樂學院老師那裡得知,經過團隊漫長的後期制作,那部音樂劇的最終版錄音出爐了。我第一時間聆聽了這部由新疆藝術家們演繹的作品,心中充滿了感動和暖意。在經曆了日夜思索、不同文化之間的靈感碰撞、不同領域藝術家們的共同磨合之後,這份錄音實在來之不易。

我自然想起許久未聯系的老同學依穆然,第一時間把音樂發送給了他,但是後來我沒有收到回複,問了一下南大其他同學和老師,他們最近兩年也都沒有跟他聯系上,說他可能換手機号了。

看到依穆然在這裡發表過文章,是以想借着小疆的平台給老同學捎個信。如果有可能與他聯絡上,我希望能與他重拾舊時光,彌補一下近些年來逐漸淡漠的往昔友情。

一份凝聚了我的同學情和對新疆文化熱愛的音樂劇錄音,令很多往事重新在我心中泛起柔軟的波瀾,是以我提筆簡略回顧了一下和大學室友依穆然的一些小故事。

如果依穆然有機會看到這篇文章的話,請通過小疆聯系我吧,我很想念你。

此緻

敬禮

盧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