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王榮海
通訊員 杜薇 徐旺成
實習生 馮月 餘玉洋
一個家庭,走出兩位軍人,而且都是飛行員,藍天成了他們追夢的地方。近日,在武漢市江漢區“戎耀一生軍人典範”——軍民融合慶“八一”活動現場,雙飛行員家庭,現役軍人李淩超家庭獲頒“全省文明家庭”獎牌。李淩超講起小家庭的家國情懷,引起了大家的共鳴,令人感懷。

李淩超出生于一個飛行世家,1997年品學兼優的她不負衆望,以高分考入空軍某飛行學院,成為我國第七批女飛行員之一。李淩超的丈夫張紅崗也是一名飛行員,原本在同一個部隊,兩人“比翼齊飛”的生活十分浪漫。但2006年,張紅崗被調往千裡之外的另外一個部隊改裝某大型運輸機。當時,李淩超已經懷孕6個月,正需要人照顧。但為了國家的利益,李淩超毫無怨言地支援丈夫的工作。
雖然聚少離多,但矢志藍天的夫妻二人互相支援、共同進步。2008年10月,李淩超和張紅崗共同鑽研大飛機使用管理前沿理論,整理編寫的《機組資源管理研讨》期刊論文。2013年,李淩超接到改裝某大型運輸機的大任務,在張紅崗的幫助下,她僅用2年時間,帶領大隊人員完成通常需要5年完成的改裝任務。
2006年,李淩超和張紅崗的孩子出生了。由于在家時間少,夫妻二人特别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李淩超和張紅崗經常用部隊的英模事迹教育孩子,用部隊雷厲風行、吃苦耐勞的作風熏陶孩子,在他們耳濡目染下,孩子從小就知書達理,學習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
“全省文明家庭”李淩超家庭,作為空軍屈指可數的雙軍人、雙飛行員家庭,夫妻二人在工作上互相支援,在生活上互相關心,為廣大官兵樹立了榜樣。活動現場,李淩超講述小家庭的家國情懷,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在“戎耀一生軍人典範”——軍民融合慶“八一”活動現場,群衆代表和部隊官兵頻頻互動。95133部隊精心編排的音樂快闆《奔赴》,展現了大國之翼時刻聽從黨召喚,牢記宗旨跟黨行的堅定信念,訴說了機組成員在“九八”抗洪、汶川救災、馬航搜救等重大行動中,敢于領受任務、敢于承擔風險、敢于迎難而上的鬥志和銳氣。
“撤離北韓之時,我們來到犧牲戰友的墓碑前,向他們告别......”抗美援朝老幹部楊正立飽含激情地為大家講述了北韓戰場上的戰鬥經曆,當回憶起和戰友的生死别離時,在場觀衆都被楊老動情真摯的講述所感染,不禁潸然淚下。
活動現場,武漢警備區政治工作處主任蔡立波、江漢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張顯軍、江漢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黃志宏局長為榮獲“全省文明家庭”現役軍人李淩超以及“武漢楷模·最美退役軍人”王文啟、劉芳頒發了獎牌。軍地上司對6位烈屬、退役軍人老黨員、困難退役軍人代表發放了慰問金,将黨和政府的關心送到服務對象心中。
李淩超同志表示:“我所在的部隊常年擔負大量的作戰戰備和多樣化非軍事任務,先後參與執行汶川地震抗震救災、利比亞撤僑、馬航失聯客機搜尋等重大救援行動。人民軍隊将更加堅定維護核心、聽黨指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強大的國防和軍事力量保障國家和社會發展。”
此次活動以慶祝建黨一百周年為契機,在學習黨史中不忘初心、奮勇前行,同時宣傳優秀軍人典型,引導全社會崇尚軍人、關愛軍人,切實提高廣大現役官兵和退役軍人的幸福感、榮譽感和歸屬感。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下傳“極目新聞”用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