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麥浚龍執導的第二部電影《風林火山》在廣東惠州開拍,由于前作《僵屍》備受肯定,麥浚龍成為了年輕一代公認的“最會拍電影的歌手”。
《風林火山》集結了超強大陣容:古天樂、金城武、梁家輝、劉青雲、高圓圓五大主演,電影于2018年3月27日宣布殺青,當時有記者問麥浚龍何時上映,他回答稱預計2019年,結果拖到現在,不但沒有上映的消息傳出,反而傳來了影片超支、麥浚龍片場脾氣大不願意與演員溝通,任賢齊發火,金城武拒絕補拍等傳聞。

目前《風林火山》總投資額已經超過4億元,影片從2019年至今“神隐”超過598天,據稱上映日期已延後至2021年。
從市場情況看,《風林火山》的前景并不樂觀,主要原因還是在票房上:目前國内電影的片方在整個分賬體系中可以分得的賬目是總票房的三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說,一部國産電影需要3倍票房才可以回本。《風林火山》的總成本是4億,那麼這部影片的票房在12億之下基本上都屬于虧錢,在12億之上才可以賺錢。對于不走尋常路的《風林火山》來說,能不能達到這個票房目标,依然是個未知數。
但對于麥浚龍來說,他傳承香港電影精髓以及革新電影表現手法的初衷依舊值得肯定。2018年3月,麥浚龍作為青年導演代表出席第22屆香港國際影視展“與年輕電影人對談”活動,被問及拍電影是否為了拿獎,“這樣的想法太傲慢了。”由此可見,對于電影,他是懷着一腔熱血與初衷的。
<h1 class="pgc-h-arrow-right">劇本籌備5年,</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開拍前跟演員開會超過30次</h1>
日前,港媒報道麥浚龍在拍攝現場極少與演員直接溝通,此舉已引起部分演員不滿,梁家輝與金城武都為了拍攝上的問題跟他産生分歧,金城武更是不願意回香港補戲,
對于演員與導演鬧不和的傳言,監制禤嘉珍說:“導演是好有才華,要求又好高,又追求完美,好多時候對拍攝會很堅持,是以自然會同演員有分歧,麥浚龍始終拍片不是太多,經驗不夠,是需要去累積經驗的。”
但在缺乏溝通這個事情上,筆者是持保留态度的,在當時麥浚龍的對談現場,他說自己為了一個角色,會跟演員開10次、甚至30次會議,直到把電影中的角色變成活生生的“人”,他才覺得滿意。“拍電影不隻是營造場景,而是在建立每一個角色。比如這個主角50歲了,那麼他的經曆,他人生中有哪些細節?我都想讓演員知道得更多。比如他喜歡買煙、吸煙,那他來自什麼地方?為什麼有這些習慣?”
梁家輝在片中飾演一位為警隊服務的心理專家,梁家輝這樣評價麥浚龍:“麥浚龍對人物的掌控力驚人,在現場就會告訴每個人關于各個人物的前世今生、前因後果,(我飾演的角色)背後有着非常沉重的故事,與高圓圓在片中是亦師亦友亦敵的微妙關系。”劉青雲還爆料了這樣一個細節:“通常翻車戲不用真的拍的,他要真的拍,車翻,我人在裡面。”
如此看來,直接說麥浚龍不願意溝通未免有失偏頗了,每一個細節都精益求精的他,單單為了這個劇本就準備了5年,他甚至會把一個角色的前世今生跟演員去分享,哪怕這些内容在電影中不會呈現,他也是不厭其煩。是以,怎麼會不願意溝通呢?
<h1 class="pgc-h-arrow-right">不追求獎項,</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隻想拍自己想創作的東西</h1>
《風林火山》是一部不走尋常路的香港警匪片,在惠州一家鋼鐵廠内,美術組按照1:1的真實比例,曆時三個月的時間,完美還原了香港銅鑼灣實景,最後呈現給大家的場景是從銅鑼灣地鐵出站口,到城市有軌電車,再到著名的崇光百貨商場,整個場景都被人造白雪覆寫,讓人不禁錯覺自己真的來到了一個下雪的香港。
不一樣的場景,不一樣的劇照,不一樣的人物設定。金城武在片中飾演的是一個大财團的繼承人,希望清洗家族不光彩的黑曆史,古天樂在片中飾演的是一名殺手,有着複雜的過往經曆。由此可見,麥浚龍偏愛的都是有沖突情緒的的人物,這也會讓故事更加立體。
而至今為止,影片露出的所有物料都是黑白色調,充滿麥浚龍慣有的冷峻色彩。回顧其處女作《僵屍》,雖然是彩色鏡頭,但是大量的特寫鏡頭依然采用了黑白色調,如今他把這種色調放在了警匪片中,正好可以将正反派對決時那種劍拔弩張的氣氛真實地呈現出來。麥浚龍也告訴大家,最後成片會是彩色的,并非完全黑白。
雲集大卡司,又是港産片中最有代表的警匪片,麥浚龍的《風林火山》從開拍起就被視為奪獎大熱。但他對此并不以為意。“在香港,小制作拿獎的機會比較小。那麼,在拍電影之前我會想,我拍電影的目的,到底是為了拿獎還是為了激動人心呢?我選擇後者。”他說:“觀衆不一定喜歡看得獎電影,沒有得獎的也不一定很差,不同類型電影的要求不一樣”,如果拍電影把獲獎放在考慮的首位,那麼在麥浚龍看來,這樣的“想法太傲慢”。
可以肯定的是,《風林火山》依然是麥浚龍的“個性作品”,他說自己不會為了迎合獎項而去改變什麼。“拍戲就是要創作自己喜歡的東西,自己想要分享的内容,不必去追求每個人都喜歡,也不要把獎項當成原動力,不應該多想什麼。”
<h1 class="pgc-h-arrow-right">成本已超4億元</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票房需12億元才能回本</h1>
麥浚龍堅持固有想法的初衷是值得肯定的,但目前影片的總投資成本已超過4億,這在合拍片中是少有的大投資了。
監制禤嘉珍這樣回應:“這部戲後期還在繼續做,沒有停過,但是太繁複,需要時間去完成,資金沒問題。這部電影确實超支,現在總成本約4億,導演要求好高,每樣東西都看得好細,是以後期需要多點時間去做,這部戲最快都要明年才可以同大家見面。”
橫亘在《風林火山》面前的是未知的市場前景。參考同類型電影,《寒戰2》累積票房6.7億元,《掃毒2》13億元,《使徒行者2》7億元,《追龍》5.7億元,《拆彈專家》4億元,占據國慶節黃金檔期的《無雙》也隻是12億元……由此可見,港産警匪片票房能超越7億元已經是相當不容易。
在目前成本已超過4億元的情況下,放在中國電影市場的分賬體系下看,則必須三倍于成本,也就是12億元票房以上,才能回本。
這三分之一是怎麼來的呢?首先一張電影票賣出去,相關稅費和專項基金是要被直接劃掉的,剩下的叫做可分賬票房,而對于可分賬票房部分,按照目前的市場行情,有57%是分給院線的,剩下的部分的錢還需要分給發行方,再剩下的才會給片方。
是以,12億元對于“另類”的《風林火山》來說,會不會是個遙不可及的天文數字呢?一切唯有上映才能揭曉。
<h1 class="pgc-h-arrow-right">麥浚龍對香港本土電影的颠覆與傳承,</h1>
<h1 class="pgc-h-arrow-right">無論如何值得肯定</h1>
大家對于麥浚龍導演的作品有着超級高的期待,大部分是源于前作《僵屍》。2013年,《僵屍》在香港上映,上映前外界的期待并不高,主演是号召力不複當年甚至說有點過氣的老前輩,主題又是早已不景氣的僵屍片,但最後的效果卻出乎意料。
作為一個新潮的80後,我們從《僵屍》中看到的是他那懷舊的心。影像、聲音、剪輯中所流露的那份對港片的情懷不是刻意表現的,而是源于内心流露,電影中錢小豪曾經的風光與如今的落魄形成鮮明對比,現實與懷舊的差異令一切似假還真,這份情懷和創意就連大制作也難以匹敵。
而這一次創作《風林火山》,他也不隻是想複制原來的傳統警匪片,他要借助電影更大程度地去展示香港、解構香港,并逆轉此類題材的傳統表現角度。“我創作了一個很冷的世界,因為天氣、日光和黑夜都會影響人物的狀态、想法和世界觀。從這一點出發,我把《風林火山》的世界觀慢慢建立起來。”
「風、林、山、火」四字來自《孫子兵法》:「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略如火,不動如山。」說的是軍隊沖鋒打仗,需要做對的四件事。《風林火山》則把古代故事搬到了現代社會裡,說的是警與賊,正道與邪道之間的沖突。
過去這些年,總是不斷聽到有人發出“港片已死”之類的感歎,但與此同時,我們在《拆彈專家》、《無雙》、《寒戰》等作品中又無數次看到香港電影超級頑強的生命韌性。這些電影裡的香港雖已不再是當年英雄片裡的熱血江湖,也不是當年古惑仔電影裡的青春歲月,但依舊充滿了獨特魅力。就這一點而言,承載着警匪片革新希望的《風林火山》依然值得期待。
希望一切的困難都成為過去,2021年,我們順利相約《風林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