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詞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史稱盧溝橋事變。自此,日軍拉開全面侵華的序幕。

很快,戰火燃燒到整個中國。中國南方最重要城市廣州也難逃被轟炸的厄運。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1937年9月22日,日機輪番轟炸廣州,西山區西村四約被日軍飛機轟炸後的災場。

轟炸過後一片狼藉。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海珠橋附近的船艇遭日軍轟炸,圖為或沉或毀的部分船艇。

再去海珠橋,是否能想起先輩為我們承受了這份沉重的曆史傷痛呢?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淪陷後的廣州屍橫遍野。

日軍的殘暴,戰争的無情,這張圖就能诠釋得淋漓盡緻了。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1937年11月24日,防護團救衛隊在廣州河南災區施行緊急救護的情形。

遍地橫屍,從何救起呢?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1938年6月6日,日軍轟炸了惠福區惠愛西路,圖為災區現場一角的死難群眾。

這是我們先輩同胞,曆史仇恨,永遠不能忘。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敵機轟炸下的母與子。

這位母親可能已經遇難,小孩的眼神一直在母親身上,不曾離開半分。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在荔枝灣淩園避難時被炸死的小孩。

這麼小的遇難者,也曾是家裡的開心果,是民族的希望啊。小孩身上的紙,應該是寫的名字或者遇難地一類的資訊。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沙河巷戰後被俘的中國士兵。

看這位戰士的表情,盡管被俘躺在地上,但是他的神情不曾屈服。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廣州是全國受日機轟炸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圖為當時廣州最新馬路全圖上所标注的被炸點。

圖上密集的紫色的點,每一處都是曆史的傷痕。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廣州淪陷前後人口變化圖。

人口斷崖式下降,這些下降的不是資料,是活生生的生命,是我們的先輩。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廣州淪陷後,大批難民湧入香港避難。

暫時避開了戰争,可接下來的生活是什麼樣的呢?何去何從,他們心裡都沒有定論。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人群中這位婦女的笑容格外引人注目,可能是對劫後餘生感到慶幸吧,希望她确實得到了安甯和幸福。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逃難過程中的一對母子。

母親和孩子都是一臉愁容,甚至是痛苦。手裡拿的,可能是僅存的家當。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香港,廣州難民貧病交迫,亟待救濟。

暫時逃離了戰亂,緊接而來的就是生存難題。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淪陷後的廣州物資緊缺,圖為市民在搶購商品。

沒能逃出去的是大多數人,他們要面臨更大的生存危機--物資緊缺。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廣州難民在領大米

不知道發救濟糧的是什麼機構。看到這個情景,深感和平安甯的重要性。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日軍占領下的愛群大酒店。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日軍占領廣東省政府,并在門口插上太陽旗。

這是民族的恥辱,曆史的血痕。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日軍占領廣州期間,廣州一家漢奸開設的理發店公然打出“皇軍大歡迎”的字樣,兩名女子站在門口攬客

任何時期都不缺曆史英雄,也不缺這樣的漢奸。面對民族大義和國家存亡,每一個人都要站起來保家衛國,而不是這樣賣國求榮。圖中女子一臉風塵,正在等待日軍的光臨。

圖上曆史-泣血歲月,日軍鐵蹄下的廣州

有關人員對抗戰時期廣州的流動難民進行戶籍登記。

圖中應該是日軍,登記戶籍,可以更深入對群眾的控制和掠奪。

珍惜今天和平安甯的生活吧,戰争之中,沒有一個人能獨善其身。同時,也希望同胞們不要忘了曆史的血痕,不要忘了民族的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