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橫泾稻米收割時間約20天,圖為收割機開足馬力。 □記者 陸宇其 攝
蘇報訊(駐吳中區首席記者 陸宇其)昨天,2021橫泾開鐮活動季暨第五屆橫泾雲上開鐮節在太湖之濱拉開大幕。現場,橫泾街道攜手多家重點企業,聚焦在規模化種植水準提升、智慧農業體系打造、農産品品牌建設、金融助農等領域,進一步加快區域農業現代化發展步伐。
伴随着密集的鼓點,數台收割機開足馬力,在金色的稻田裡留下深深的車轍,承托起農民們豐收的希望。通過“統一品牌、統一管理、統一營銷”三統一模式,橫泾打造的“太湖橫泾”大米,已是蘇州及長三角知名品牌。“喝着太湖水長大,這是糯到心裡的高品質大米。”蘇州灣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橫泾稻米種植面積達6000餘畝,總産量預計可達500萬斤,收割時間約20天。下周起,綠色生态、天然健康的橫泾大米就能通過線上線下多管道登上市民的餐桌。
圍繞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活動中,橫泾街道與蘇州市農發集團、中國郵政吳中分公司和鮮豐生态農業公司簽訂一系列戰略合作協定。蘇州農發是市屬國資唯一提供涉農綜合性服務的企業集團,下設農村金融和現代農業闆塊,将在橫泾率先實作農業農村現代化程序中扛起國企擔當;作為大型央企的中國郵政将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及管道優勢,和橫泾在服務三農、促進鄉村振興等方面深化合作;鮮豐農業則将通過市場化運作,發展新項目、新産業、新業态,實作農業的集約化、規模化、全産業鍊營運,融合農文旅概念,促進區域農業高品質發展。
橫泾街道位于吳中區西南部,南瀕東太湖,北依堯峰山,擁有1.7萬畝耕地、3484畝山林和20公裡太湖岸線,盛産大米、“四大家魚”和太湖蟹、林果等,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立足優良的農業資源,近年來,橫泾通過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推進農業生産規模化、現代化、品牌化以及農業經營産業鍊化程序,并堅持“品質興農”路徑,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不斷深化與同程旅遊、綠天、鑫禾米業、怡家樂、食行生鮮等平台的合作,打造出特色農業産業名片。
“推動‘美麗環境’向‘美麗經濟’轉型,讓橫泾大米不斷探索農文旅融合下的新型農業農村産業發展之路。”橫泾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辦事處主任張明表示,未來橫泾将繼續夯實農業産業基礎,疊加稻米加工、休閑觀光、農事體驗等元素,通過鄉村田園景觀、農業生産活動和特色農業項目為吸引,豐富農旅融合發展内涵,努力形成獨具特色的鄉村度假目的地,譜寫“天堂蘇州 最美吳中”的橫泾篇章。
【來源:蘇州日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緻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