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之谷》、《冰與火之歌》的靈感來源,科幻小說界的傳奇巨作

即使你沒看過這部小說,也一定聽說過它的大名。

《風之谷》、《冰與火之歌》的靈感來源,科幻小說界的傳奇巨作

作為經常出現在科幻小說top榜的常客,《沙丘》可謂如雷貫耳,這部問世于1965年的科幻小說,自出版以來長盛不衰,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讀者,其超前的想象力和恢弘的世界觀影響了後世無數的科幻作品。我們看過的很多影視作品裡都借鑒過《沙丘》的設定,如宮崎駿的《風之谷》裡的生态場景和物種設計、卡梅隆的《阿凡達》裡納威人對标弗雷曼人等等,甚至《冰與火之歌》的作者馬丁老爺子就公開說過,他的作品裡的一些靈感就來源于《沙丘》。

和業界的一片叫好相比,《沙丘》在普通讀者這裡反而遇冷了,豆瓣的評分不到八分,很多人給出最多的負面評價是,故事設定太複雜,看不下去,其次就是感覺故事沒什麼新意。作為一部寫于1965年的小說,在當時看來一些新穎的設定,經過這麼多年科技發展,文明進步,以現代人的視角來看确實缺乏新意。但是如果因為這些原因就否定《沙丘》的價值,實在是不夠公平。

《風之谷》、《冰與火之歌》的靈感來源,科幻小說界的傳奇巨作

在我看來《沙丘》作品除了貢獻宏大的世界觀和衆多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外,還是一部現代寓言的傳說故事,對于我們現在探讨的環保、戰争、權力和欲望,宗教和種族,自由意志和宿命論,科技進步的代價等等,都進行了深刻地反思。

整個故事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這是一場因為争奪能源而引起的冒險故事。

《風之谷》、《冰與火之歌》的靈感來源,科幻小說界的傳奇巨作

故事一開始,我們的主人公保羅就遇上了危機,忌憚厄崔迪家族的聲望的皇帝陛下,為了兵不血刃除掉厄崔迪家族,想出了一條毒計,就是把厄崔迪家族派去厄拉科斯星,厄拉科斯星也就是沙丘,這個星球盛産一種叫做美琅脂的香料,可以讓人永葆青春。這個設定相當于我們的石油。厄拉科斯星的香料就好像是燙手的山芋,引起了各方勢力的觊觎,尤其是厄崔迪家族的死對頭哈克南家族,對方為了除掉厄崔迪家族,在雷托公爵的身邊安插了間諜,并在關鍵時刻反水打了厄崔迪家族一個措手不及,我們的主人公保羅開始踏上了逃亡之旅,在弗雷曼人的幫助下,積蓄力量,飛速成長,等待時機複仇。

《風之谷》、《冰與火之歌》的靈感來源,科幻小說界的傳奇巨作

這個故事最有看點的是主人公保羅的成長過程,身為公爵之子,卻不幸遭遇父親被殺,家園被占,流離失所,面臨被追殺的困境。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就要背着沉重的負擔,負重前行。但是他命中注定是個不凡之人。在他獲得預知能力後,他一度無法接受異于常人的自己,他沖突痛苦,抗拒命運的安排,獨自承受内心的痛苦掙紮,最終成長起來,率領由弗雷曼人組成的敢死隊員,與皇帝的薩多卡軍團在厄拉科斯星上展開最後一戰,大獲全勝,登上帝國皇帝的寶座。

除了精彩的故事外,作者還探讨了關于環保等目前熱門的話題。據說,作者弗蘭克·赫伯特是在研究沙丘生态系統的過程中,迸發出創作一部科幻小說的靈感。沙丘的原型來自于地球,香料的概念又同石油如出一轍。我們為争奪資源而引發戰争,對應了《沙丘》中的争奪香料引發的戰争,可以說,這是一部隐喻頗多的作品,如果僅僅把它當成是一部科幻小說,就有點暴殄天物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