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如果麗江生活有味道,那一定藏在古城小巷裡納西阿媽的蜜餞罐子裡

“我的蜜餞賣了39年咯,阿妹~”

“沒有用電器,我都是燒柴火熬,買的原料也都是精挑細選……”

如果麗江的生活有味道,我想那一定是蜜餞,甜甜蜜蜜,細水長流。

在麗江,蜜餞一直以來都是喜宴、逢年過節時待客的傳統,因為重要,是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嘗試新方式精做它。但任何花樣新式的制法都抵不過傳統制作的原生老味道,始終更能打動人心。

如果麗江生活有味道,那一定藏在古城小巷裡納西阿媽的蜜餞罐子裡

藏在麗江忠義市場的阿麗媽,就堅守着自己的一門蜜餞老手藝,幾十年如一日,販賣着這份美好的“麗江味道”。

“蜜甜”不怕巷子深

上午十點的麗江忠義市場,熙熙攘攘,吆喝聲,說話聲……是這一天希望的開始,好一個人間煙火景象。從門口進去第三條巷子右拐,走到賣魚攤往古城方向直行二十米的地方,阿麗媽也開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如果麗江生活有味道,那一定藏在古城小巷裡納西阿媽的蜜餞罐子裡

胡蘿蔔、番茄、木瓜、梅子、冬瓜、香橼……将近十種色澤好看、晶瑩透亮的蜜餞整整齊齊裝盤擺在不大的攤位上,讓人看了就忍不住嘗一口。

如果麗江生活有味道,那一定藏在古城小巷裡納西阿媽的蜜餞罐子裡

這才剛出攤,就來了幾個老熟客。阿麗媽熱情地給顧客裝上一罐蜜餞,過了稱之後又送了兩勺,按了又按,壓實後才勉強蓋上了蓋。

如果麗江生活有味道,那一定藏在古城小巷裡納西阿媽的蜜餞罐子裡

“夠了麼,夠了!阿嬢,吃不完咯~”面對這樣的熱情,前來購買的熟客臉上笑開花,拉都拉不住。

一上午,已斷斷續續來了十幾個客人。也許是因為年頭久了,也許是應了那一句:“蜜甜”不怕巷子深。

39年,賣個良心和放心

和阿麗媽的服務一樣“熱”的,還有這做蜜餞39年來的初心。1982年,阿麗媽在江邊一個奶奶那裡學到了這門自制蜜餞手藝。

如果麗江生活有味道,那一定藏在古城小巷裡納西阿媽的蜜餞罐子裡

“當時覺得這麼好的味道應該被更多的人嘗到,還能順便靠手藝賺錢貼補家用,我就跑到麗江最早的農貿市場支起了攤。”阿麗媽回憶起當年的自己,腼腆地說。

讓阿麗媽沒想到的是,自己會在那個農貿市場一賣就是16年。幹一行,愛一行,阿麗媽後來把攤子搬到忠義市場,與蜜餞一起,一待又是23年。

如果麗江生活有味道,那一定藏在古城小巷裡納西阿媽的蜜餞罐子裡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也無論生活方式發生何種改變,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阿麗媽始終不變,她對生活的要求一如從前般簡單,靜靜守着自己跟前的方寸之地,販賣老顧客喜愛的麗江味道,也販賣着自己的快樂。

如今市場上的食物,琳琅滿目,花樣繁多,縱觀現在的蜜餞行情,慢工細活,抛去原材成本,其實也賺不到什麼錢,尤其是碰上阿麗媽這樣熱情到總是多贈送幾勺的人,就更難了。

如果麗江生活有味道,那一定藏在古城小巷裡納西阿媽的蜜餞罐子裡

這麼多年,那麼辛勞,有沒有想過不做了呢?阿麗媽說,一件事做久了就是習慣了。“不賺錢了,就賣個良心和放心嘛!大多數都是本地回頭客,不能讓人吃閉門羹。”阿麗媽爽快地應聲,順便又往我們嘴裡塞了一塊木瓜蜜餞,酸酸甜甜,好吃。

如果麗江生活有味道,那一定藏在古城小巷裡納西阿媽的蜜餞罐子裡

希望這份甜蜜走得更遠

如今的阿麗媽,已經70歲了,還能在攤前守多少年呢?

阿麗媽說:“我将手藝傳給了女兒,她也很樂意去學習,希望她可以帶着這份甜蜜走得更遠……”

如果麗江生活有味道,那一定藏在古城小巷裡納西阿媽的蜜餞罐子裡

她的蜜餞色澤豔麗、甜度剛好,最重要的是制法原生态無添加,嘗過的人總會忍不住再來一次。喜歡甜膩的就選胡蘿蔔、番茄等原果就自帶甜香的蜜餞,喜食酸甜,就選木瓜、梅子,喜歡口味稍淡一些,就選木瓜和梨子等。

阿麗媽的蜜餞選用的是精品白砂糖、玫瑰、橙皮和新鮮好蔬果,燒的是柴火、木炭,在大鐵鍋裡慢熬、細制……因為不添加任何化學物質,可密封放置三年也不會壞。

如果麗江生活有味道,那一定藏在古城小巷裡納西阿媽的蜜餞罐子裡

平時,每隔半月,阿麗媽就需要備貨,一次制作五六鍋,一鍋六十斤,算下來半月銷量三百餘斤,也是可觀。但現在馬上進入冬月,辦喜事的人一多,阿麗媽就得開始“加班”,有時半月内就碰上幾家人定宴席套餐,雖然有點忙不過來,但帶來的更多是開心。

“蜜餞甜,喜事更甜,甜甜蜜蜜,長長久久。”阿麗媽歡喜道。

除了蜜餞,阿麗媽還賣自制脆甜香的花生糖和來自老君山香味濃郁的好蜂蜜,沒有精美的包裝,卻味道純真,口感極佳。

如果麗江生活有味道,那一定藏在古城小巷裡納西阿媽的蜜餞罐子裡

在攤位一角,還挂有她自制的手工香包,簡約小巧,每一個都是阿麗媽的心意和祝福。

三四平米的地方,實實在在裝滿了阿麗媽對蜜餞的初心和熱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