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翟新群報道 “拎着”生産裝置租住興城經濟開發區為自己量身定制的廠房後,施達(遼甯)肥料制造有限公司立刻就投産了。如今,一年多時間過去了,公司已完成銷售收入逾億元。回想當初,公司董事長羅軍由衷地說:“要不是開發區的定制廠房解決了我的資金啟動難題,企業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建起來。”
技術新、市場旺的施達(遼甯)肥料制造有限公司創辦之初,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啟動資金缺乏,企業無可抵押資産難融資。一些地方提供的标準化廠房不符合企業工藝流程,使用價值不大。2019年,興城經濟開發區了解情況後,決定為其量身定制廠房,企業可以先租後買,助力項目高效落地投産。開發區收回原亞鷹公司二期閑置的近6公頃地塊及廠房,按照施達公司的設計,改造建設了近6000平方米廠房。目前,通過這種方式,這一地塊已經全面盤活,落戶了4家新引進企業。
“開發區此舉還幫助我們規避了投資初期工程建設中遇到的各類審批等難題。”目前,實作了多赢的施達公司模式在興城經濟開發區全面開花。
兩年來,興城經濟開發區盤活了占地55公頃的閑置廠房,為佳華新能源等20多家企業一企一策量身改建了9萬平方米廠房,采取宜租則租、宜售則售、租售并舉的方式,快速引進總額逾10億元的投資。其中,像施達公司這樣迅速成長為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新科技企業有6家。
市場機遇稍縱即逝,興城經濟開發區的量身定制廠房模式,也吸引了一些内部工程建設審批流程繁複的大型企業的項目投資。下個月,開發區為一生産高鐵配件的央企量身建設的10萬平方米廠房就要開工。這個項目比起企業自己立項投資建設廠房,節約至少一年時間,全面達産後将實作年産值10億餘元。
兩年來,興城經濟開發區投資約2億元為企業量身定制廠房,均由開發區市場化營運改革中成立的興城發展投資集團公司完成,基本實作了當年開工當年建竣。今年,興城經濟開發區預計為企業量身定制15萬平方米廠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