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來源:
“唐伯虎點秋香的故事”在民間流傳甚廣,那麼此故事從何而來?秋香在曆史上确有其人嗎?原來,唐伯虎點秋香故事的雛形最早出現在明代的筆記體小說中。明代小說家王同軌在他的《耳談》中叙述了另一個蘇州才子陳元超的故事,與“唐伯虎點秋香”—模一樣:元,少年倜傥不羁,嘗與客登虎丘,見官家從婢姣好姿媚,笑而顧己,悅之。令人迹至其家,微服作落魄,求傭書焉,留侍二子。自是二子文日奇,父師大晾,不知出元也。已而以娶求歸,二子不從,曰:“室中惟汝所擇。”曰:“必不得已,秋香可。”即前遇婢也。二子白父母,嫁之。元既娶,婢日:“君非虎丘遇者平?”曰:“然!”曰:“君既貴公子,何自賤若此?”曰:“汝昔笑顧我,不能忘情耳!"
這個故事到了明末馮夢龍手上,就變成了《警世通言》中的《唐解元一笑姻緣》。而在戲曲中的唐伯虎的故事,最早有明末孟稱舜的雜劇《花前一笑》,後來人們覺得“一笑”太不過瘾,又從“一笑”發展到“三笑”,出現了王百谷的《三笑緣》彈詞、卓人月的《唐伯虎幹金花舫緣》雜劇。乾隆、嘉慶以後,各地的評彈藝人口中常唱的彈詞有《三笑姻緣》、《三笑新編》、《三笑八美圖》、《笑中緣》等等。到了清朝末年,民間開始流傳彈詞及戲曲唱本《九美圖》,開始就有了唐伯虎娶9個貌美如花老婆,妻妾成群的說法。
故事的女主角秋香也确有其人。唐伯虎那個年代确實有一個叫秋香的女子有點名氣,不過她并非是大戶人家的婢女,而是當時南都金陵風月場中的名
一
妓
。秋香本名林奴兒,字金蘭,号秋香。她琴、棋、詩、畫樣樣
精
通,當時被譽為“吳中女才子”。秋香早年被迫堕入青
樓,從良嫁人後還有些老主顧來找她,她不僅拒絕了,而且還在扇子上畫了一幅畫叫《新柳圖》,題詩曰:
昔日章台舞細
腰,
任君攀折嫩枝條。
如今寫入丹青裡,
不許東風再動搖。
據明代《畫史》中記載:“秋香學畫于史廷直、王元父二人,筆最清潤。”在《金陵瑣事》中,還記載了秋香曾經向唐伯虎的繪畫老師沈周學過畫畫。沈周是明代相當著名的大畫家,曾為秋香畫過—幅丹青畫,寫過—首詞。
秋香雖與唐伯虎生活在同一個時代,但據考證,秋香生于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比唐伯虎足足大了20歲,唐伯虎16歲出道時,就根本不可能與金陵秦淮河畔的秋香相遇而産生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