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意大利那不勒斯。
這一天,珠寶商人馬可換上休閑西裝,站在“那不勒斯—龐培古城高速公路”路口的珊瑚貝雕展廳前,正準備迎接一批美國遊客。自去年上半年以來,第一次有海外遊客來到那不勒斯,馬可内心有些不平靜。
但讓馬可更不平靜的,還不是這批美國遊客。他格外牽挂的是萬裡之外的中國: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馬上要開了,但因為沒有訂到合适的機票,他最終決定放棄行程。
“困難再大也一定要來中國”
第三屆進博會期間,一則新聞多次登上媒體頭條:意大利那不勒斯貝雕界幾大古老家族之一盧索家族(Russo Cammei)的第四代繼承人馬可和他的老搭檔齊洛,從那不勒斯出發,取道倫敦,輾轉來到上海,又經曆了14天集中健康隔離觀察,終于如願抵滬。
“困難再大也一定要來中國。”馬可和齊洛異口同聲。因為疫情,第三屆進博會入場人數受到一定影響,但是6天裡,他倆的展台一直被圍得水洩不通,媒體和觀衆争相與兩位“珠寶屆的馬可·波羅”見面、交流。許多合作商也慕名而來,約定了後續的生意計劃。

那不勒斯珠寶工匠奇洛在第三屆進博會上,專為慶祝中意建交50周年設計了貝雕作品。(資料照片 海沙爾攝)
第三屆進博會結束後,趁熱打鐵,他們又去了深圳、海口以及三亞,把最得意的貝雕産品,在這些城市進一步擴大影響。
2020年聖誕節前,帶着難忘的進博回憶,兩人傳回意大利。“足足兩個月的中國經曆,讓我們進一步确認了這個東方市場的價值。”馬可說。
全體家族成員滿懷期待,無奈止步于航班
到了2021年,馬可和他的家族企業開始早早規劃參加第四屆進博會。馬可提前向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申請了兩個展位,打算帶上兩位貝雕大師——老搭檔齊洛和齊洛的哥哥,全方位向中國觀衆展示貝雕藝術這一意大利南部珍貴的文化遺産。
家族企業的所有成員也早早把今年的11月、12月定為“中國時間”。大夥兒一緻決定放棄8月份的休假,加班加點趕工,為的是盡早給第四屆進博會發貨;相反的是,馬可和齊洛卻被允許休息兩周,和小家庭一起度假。因為大夥兒都覺得後面兩個月,馬可和齊洛将肩負全家希望,遠離家鄉和至親。
然而,擺在他們面前的困難,卻遠遠比去年秋天多很多:“轉機超過兩次不允許”“最新的疫情隔離政策是‘14+7’……”消息一個接一個傳來,即便如此,馬可還是沒有放棄。
“這仿佛是電腦遊戲通關,但我不會輕言退縮。”10月初,他們在獲得進博會邀請函後,立刻做好了去羅馬簽證的準備。但同時,他們發現全歐洲已經沒有合适的航班可以飛往上海,一張從哥本哈根轉機的經濟艙機票價格已經高達7000歐元,這是中小企業無法負擔的。
“我和我的家族真的是克服了重重困難,連行李都已經準備好了,卻無法登上飛往上海的航班,太令人遺憾了。”馬可說。
展品将如期到達,進博會後還将在市中心延展
所幸的是,由于提前做了兩手準備,盧索家族飽含心血的400多件貝雕首飾,已經早早從那不勒斯寄出,就在這幾天會如期抵達。這些貨品為全手工生産,連上面的金屬件都是由馬可父親帶領的配件小組手工完成,包含拉管、切割、包裹、打磨全道工序。
盧索家族的工匠們正在那不勒斯的貝雕工場裡,加緊趕制運往第四屆進博會的貝雕作品。(采訪對象提供)
盧索家族的合作方、第四屆進博會組展商維缇琺VETIVER珠寶合夥人龔利鋒告訴記者,這些貨品将在第四屆進博會期間,在6.2館珠寶館“卓越意大利珠寶”展廳的Russo Cammei展台登場。同時,11月6日至8日的每天下午,展台還将安排視訊連線,讓馬可和齊洛“身臨其境”,從遙遠的那不勒斯參加盛會。屆時,觀衆不僅可以跟兩位老朋友線上打招呼,還能看那不勒斯工匠在貝雕工場裡的忙碌身影。
另據悉,第四屆進博會上,意大利對外貿易委員會ITA也召集了16家珠寶商繼續參展。展會結束之後,維缇琺珠寶還聯系了外高橋保稅區對所有進博展品做保稅展示,包括盧索家族400多件貝雕首飾在内的數千件意大利珠寶将在地處衡山路的維缇琺珠寶展廳裡延展,進博會的餘熱會繼續在上海的冬天延續。
欄目主編:吳衛群 文字編輯:吳衛群
來源:作者:吳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