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作畫蒼莽難,荒率更難,大巧若拙,能到荒率地步,才是畫家真本領一、稚拙美在中國人物畫中的展現二、稚拙美在中國山水畫中的展現三、稚拙美在中國花鳥畫中的展現

作者:美術研究

摘要:藝術中的“稚拙美”是一種成熟的繪畫語言,在中國曆代傳世作品中多有展現。許多畫家在人物、山水、花鳥畫的不同題材裡,針對不同的物象,都表現了出共同的稚拙美特征,它以中國藝術特有的生命精神,呈現出純樸、自然的面貌,與媚俗、造作相對,不以巧工,而以樸拙、真情示人。本文選取了部分具有“稚拙美”特征的中國畫作品進行圖式解釋,進而進一步論述稚拙美所衍生出的簡淡高古、甯拙毋巧、平淡天真、古樸奇逸、單純稚趣等風格特征。

關鍵詞:稚拙美;中國畫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一、稚拙美在中國人物畫中的展現</h1>

在人物畫中展現稚拙特征的風格主要有高古、古拙、古樸、古雅等幾種樣式。這些審美特征通過構圖、人物造型、線條質感及設色得以展現。

作畫蒼莽難,荒率更難,大巧若拙,能到荒率地步,才是畫家真本領一、稚拙美在中國人物畫中的展現二、稚拙美在中國山水畫中的展現三、稚拙美在中國花鳥畫中的展現

(一)簡淡高古

邵梅臣說:“簡淡高古,畫家極難事。”高古是中國畫的崇高境界之一,如山之峰颠,罕有人能及。人物畫中能展現高古的代表有戰國時期的人物龍鳳帛畫、人物禦龍帛畫,以及東晉顧恺之的作品,這種“高古遊絲描”以連綿不斷、悠緩自然的形式展現出節奏與韻律感,線的力度略有控制,時而呈現出微妙的起伏,給人以“暢而不暢”的質感。除了線條上的展現外,陳洪绶的人物造型也被稱為“高古奇駭”。他從古代器物、漢代石刻造像、民間藝術中吸取營養,創造了頭大身短的人物形象,有的像古代陶器,矮而敦厚,多表現為羅漢、僧人;有的像細長的花瓶,有修長挺拔之感,以仕女像為主;兒童則誇張成“大頭娃娃”,顯得天真稚趣。這種不求形似而求傳神的誇張手法,展現了天然、高古之趣。

作畫蒼莽難,荒率更難,大巧若拙,能到荒率地步,才是畫家真本領一、稚拙美在中國人物畫中的展現二、稚拙美在中國山水畫中的展現三、稚拙美在中國花鳥畫中的展現

(二)古雅素淨

古,前面已經闡述。雅,一指高尚、文明;二指質樸、簡素。“古到極點,也就新到極點,也就高到極點,雅到極點……後人是以把‘高古’‘古雅’二字連用,高必古、古必雅。”陳洪绶作品中有很多人物形象與器皿外形相呼應,從造型到顔色很像周秦時期的青銅器,有的器皿通過着青綠色,以水沖之,表現出銅鏽般的質感。人物設色淡雅,器皿和道具設重色,以濃襯雅,使畫面增強了古樸感和厚重感,人物造型的敦厚與器皿設色的古雅,使作品題材與内在精神達到完美的統一。

作畫蒼莽難,荒率更難,大巧若拙,能到荒率地步,才是畫家真本領一、稚拙美在中國人物畫中的展現二、稚拙美在中國山水畫中的展現三、稚拙美在中國花鳥畫中的展現

(三)甯拙勿巧

莊子《知北遊》中說,美和醜的本質都是“氣”,二者是可以轉化的。劉熙載《藝概·書概》中說:“怪石以醜為美,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後世發展成了中國美學史上“甯拙勿巧,甯醜勿媚”的命題。典型代表就是陳洪绶,他在跨越了圓熟與工巧之後仍然葆有生且拙的氣質,并将拙的特征發揮到了極緻,達到古和奇的地步。美術評論家們普遍認同他的繪畫風格為“古拙”“高古奇駭”。翁同龢有詩雲:“我于近人畫,頗愛陳章侯……愈拙愈簡古。”陳洪绶下筆沉着、穩健,不急速的滑過,筆的提、按緩而不滞,運筆時且行且頓,筆斷意連,賦有古拙的意味。構圖上常采用晉、唐人物隻畫簡單的家具或物品,而背景留白的方式。這種畫法常用較少的實體來控制較大的面積,用簡單的幾何圖形,不避橫平豎直或斜角的生楞安排,以取勢為主,在簡潔中大膽經營,達到古拙的效果。此外,金農的自畫像也常通過線性語言表達出古拙的氣息,顯得憨厚質樸。

作畫蒼莽難,荒率更難,大巧若拙,能到荒率地步,才是畫家真本領一、稚拙美在中國人物畫中的展現二、稚拙美在中國山水畫中的展現三、稚拙美在中國花鳥畫中的展現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二、稚拙美在中國山水畫中的展現</h1>

中國山水畫講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在山水畫中展現稚拙特征的風格主要有平淡天真、守拙、古拙等幾種樣式。

(一)平淡天真

董其昌的藝術思想以淡為宗,而其淡的思想又來源于莊學和禅學。“淡由玄出,淡是由有限通往無限的連接配接點。順乎萬物自然之性,而不加以人工矯飾之力,此之謂淡。”董源的水墨“用筆圓曲柔渾、用墨清潤淡雅。多披麻、雨點皴法,多畫平遠山勢,山頂多作礬頭,山下多碎石或平沙淺渚,具蒼茫之氣。總的感覺:淡墨輕岚,溫雅柔潤,平淡天真,缥缈輕逸,而不外露剛拔之氣。”以淡表現自然的山水畫家還有沈周、巨然、米芾、趙令穰等。

(二)守拙田園

作畫蒼莽難,荒率更難,大巧若拙,能到荒率地步,才是畫家真本領一、稚拙美在中國人物畫中的展現二、稚拙美在中國山水畫中的展現三、稚拙美在中國花鳥畫中的展現

陶淵明《歸園田居》:“少無适俗韻,性本愛丘山……守拙歸園田。”文人士大夫皆有“林泉之志”,向往甯靜、淡泊的自然美景和閑适的生活方式。沈周《魏園雅集圖》《東莊圖》系列作品都是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其有題畫詩雲:畫不是用丹青之工、芙蓉之巧來表現,而是以明淨、濕潤的水墨以及勁健外拓的筆法來展現的。一個藝術家的作品氣息是由作品中每一個局部語言融合而成的,任何形而上的思想品質都必須落到實處,例如,沈周在處理房屋、塔、點、景、人物的造型時表現出孩童般的天真、稚拙之趣,圖1《草庵圖》中的塔,最下層的底座并不平整,成向右傾斜的平行四邊形,緊接着的一層連體積感也沒有,僅以長方形來表現,整體造型上有東倒西歪之感,顯得稚趣橫生,用筆樸拙,線條不求均勻、光滑,粗細長短不一,線與線之間留有空隙,輕松、自然。錢選多描繪家鄉山水,用筆質樸而意境脫俗。圖2《山居圖》是其隐居生活的寫照,用筆古拙,設色清雅,山石多呈塊狀,棱角分明,樹則用符号式的小碎點點出樹形,稚拙之态躍然紙上。

作畫蒼莽難,荒率更難,大巧若拙,能到荒率地步,才是畫家真本領一、稚拙美在中國人物畫中的展現二、稚拙美在中國山水畫中的展現三、稚拙美在中國花鳥畫中的展現

(三)古拙蒼茫

清盛大士《溪山卧遊錄》說:“作畫蒼莽難,荒率更難,惟荒率乃益見蒼莽,所謂荒率者,非專以枯淡取勝也,勾勒皴擦皆随手變化,而不見痕迹,大巧若拙,能到荒率地步,才是畫家真本領。”董其昌說,山水畫中,無枯木,則不能出蒼古之态。中國畫家重枯木,是看重古拙蒼莽中所藏有的活力和風韻。蘇轼就有以怪木表現古拙之氣的作品《枯木怪石圖》,畫枯萎的樹,又醜又硬的怪石,表現的是大巧若拙的人生智慧,在醜中求美,在荒誕中求平常,在枯朽中追求生命的意義。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9">三、稚拙美在中國花鳥畫中的展現</h1>

花草魚蟲皆有生命,這生命來自藝術家與自然物象的“對話”。在花鳥畫中展現稚拙特征的風格主要有古樸、率真、童趣等幾種樣式。

作畫蒼莽難,荒率更難,大巧若拙,能到荒率地步,才是畫家真本領一、稚拙美在中國人物畫中的展現二、稚拙美在中國山水畫中的展現三、稚拙美在中國花鳥畫中的展現

(一)古樸奇逸

古拙更強調一種生拙之氣,而古樸則展現出樸素的精神面貌。莊子:“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争美。”在中國美學史上,崇尚“初發芙蓉”的美,亦即自然、樸素、内在的美。秦祖永《桐陰論畫》雲:“冬心翁古樸奇逸之趣,純從漢魏金石中得來。”金農作品古樸、稚拙的風格傳達出初發芙蓉的美學内涵,展現在用線和造型上,看似沒有法規、條框的用筆用線,更顯自然舒展,富有生機。陳洪绶的古樸在造型上,不是通過外形的張揚舒展而是重在内形的圓潤飽滿。吳昌碩的古樸在用筆和用色上,潘天壽評吳昌碩說:“以金石治印方面的質樸古厚的意趣,引入到繪畫用色方面來,自然不落于清新平薄,更不落于粉脂俗豔。”

(二)純樸率真

花鳥畫中展現純樸率真氣質的典型代表是齊白石,他通過運用熱烈明快的高純度色彩,墨與色的強烈對比,渾厚質樸的造型和用筆,形成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視覺效果,表現了内在生命的純樸和天真浪漫的童心。他将民間的寓意引入畫中,比如:畫荔枝題“大利”,畫蝙蝠題“有福都來”,畫烏龜題“長壽”,并且大膽引用民間色彩觀念,創造了“紅花墨葉”的藝術形式,以墨為主樹立形體的主幹,對花朵、果實、鳥蟲往往施以明亮飽和的高純度色彩,将文人的寫意花鳥畫和民間泥玩具的彩繪構成了新的組合。此外,齊白石的構圖簡潔大方,不以表現真實空間的大小為準則,而是從内心出發表現自身的主觀感受,強調物象的本質特征以及彼此之間的内在關系。如圖3,蜻蜒兩翼的長度與盛開後荷花的半徑差不多,這種比例關系在現實中是不合理的,但在畫面上又合情合理。在畫牽牛花時,花皆作側面觀,花苞皆直如紅燭,這種次序性給人更強烈的視覺感受。這都表現出純樸率真的風格特征。

作畫蒼莽難,荒率更難,大巧若拙,能到荒率地步,才是畫家真本領一、稚拙美在中國人物畫中的展現二、稚拙美在中國山水畫中的展現三、稚拙美在中國花鳥畫中的展現

(三)單純稚趣

稚趣也就是童趣,指天真自然,無拘無束的孩童之趣。李贽認為“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齊白石就像老子所說的“白首童心”,他的藝術來自内心的童真,在藝術表現上自然、樸拙,無雕飾,是誠于内形于外的自然表露。例如圖4的竹雞,在塑造形象上,眼睛用焦墨勾出輪廓,眼球僅以黑點表現,白多黑少,顯得較呆滞,動态上彷佛縮着脖子,前面那隻竹雞的一隻腳好像沒站穩,張嘴叫出聲來,細節刻畫生動入微。

綜上所述,“稚拙”作為一種繪畫語言,就其展現的文化内涵、藝術特征以及發生發展狀況來做一番梳理和研究是有一定價值和意義的,“稚拙美”作為一種美學品質在美術史上應享有一定的地位。作者:程平 歐來榮#文化#

作畫蒼莽難,荒率更難,大巧若拙,能到荒率地步,才是畫家真本領一、稚拙美在中國人物畫中的展現二、稚拙美在中國山水畫中的展現三、稚拙美在中國花鳥畫中的展現

參考文獻:

[1]陳傳席.《中國繪畫美學史》[J].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0.325.

[2]徐複觀.《中國藝術精神》[J].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