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俯拾集(随筆)

俯拾集(随筆)

蘇斌原創

在湯陰的幾天裡,住在小院裡,小院裡有一架淩霄,花早已敗了,但那纏繞騰挪的藤蔓,那被秋風吹黃了的枝葉,依然生命力頑強;還有闊葉的龜背竹,金黃色扇形葉片的銀杏,被壓彎了腰而下垂紅豔豔的石榴,甚或綠盈盈的檸檬,都叫人心生愛憐。有一方小院,可以曬太陽,可以聚人氣,因為接地氣,是以可以安放心靈。我何時能有這樣一方小院呢……

俯拾集(随筆)
俯拾集(随筆)
俯拾集(随筆)
俯拾集(随筆)
俯拾集(随筆)

乘高鐵從北京回濮陽,一出北京往南,就看到西邊的太行山,趕快拍了幾張照片。去不了山裡——拍幾幅照片過過瘾吧。

俯拾集(随筆)

戰國初魏國丞相向魏文候說識人五法:1、居視其所親:看一個人平常都與誰在一起;2、富視其所與:看一個人如何支配自己的财富;3、達視其所舉:一個人處于顯赫之時,就要看他如何選拔部屬;4、窘其所不為:當一個人處于困境時,就要看其操守如何;5、貧視其所不取:人在貧困潦倒之際是否不取不義之财。

什麼叫“努責現象”:上了年紀不要亂搬、擡重東西。努責現象就是運動時用力憋氣會導緻胸腔內壓增高,血壓突然上升,靜脈回流減少,心髒輸出不足所産生的現象!中老年人要量力而行!個人保健防護很重要。

十來天沒看到小孫子了,傳來照片,卻是一臉委屈、欲哭的模樣,令人愛憐、心疼——原來去注射脊髓灰質炎疫苗了,是不是打了一針,疼了一下,小嘴就撅了起來,眉也皺了起來——來到人世不足百天,就開始品嘗人間的酸甜苦辣痛,也好——涉世越早越好。這也算是一次重要的人生體驗吧……

俯拾集(随筆)
俯拾集(随筆)

參加工作離開湯陰已經43年,雖然期間不止一次回來,但畢竟行色匆匆,更沒有晚間到街上走一走。這晚是個好天氣,就走那麼一遭,領略一下湯陰的夜景。湯陰變化之大,有點叫人認不出來的感覺。好在有振東陪同,我們一路走來——走過了甜水井街,走過了嶽廟街,嶽廟街最早是砂石路面,後來改造成瀝青路面,如今又翻修成石條鋪設路面,但為了追求古石頭路面的效果,鑿得凸凹不平,反而适得其反,尤其是騎自行車,颠簸得人受不了,後來又進行了鏟平,才稍微好點。到達嶽飛廟西門,燈光輝映下給人巍峨高大的形象。繞過嶽飛廟東行,就是我當年求學的“文化街國小”,如今并入了嶽飛廟。這條文化街是至今還未改造的老街,兩邊的民房一如既往,低矮破舊,路面破損嚴重,走到我當年就讀的湯陰縣一中,早已變了模樣,高大的門樓不見了,新蓋的樓房平庸得很,門口挂着“湯陰縣嶽飛國小”的牌子,有點不倫不類。過了國小門口,就是我們家住了十幾二十年的“文化街北六巷”小院,就這裡還有些當年的痕迹,再往前到達“禮堂街”,然後在東十字路口左轉走上當年的主街道,經過電影院(振東指給我看,才知道是老電影院舊址,但已建了新樓盤),老縣委院,戲院舊址等等,大都早已物是人非,其實物人皆非也!

俯拾集(随筆)
俯拾集(随筆)
俯拾集(随筆)
俯拾集(随筆)
俯拾集(随筆)
俯拾集(随筆)
俯拾集(随筆)
俯拾集(随筆)

看到一位朋友的微信,說到赫爾岑的《往事與随想》。我那本是20年前買的,至今沒有看完。早年看不太懂,因為需要對俄羅斯曆史、甚至歐洲曆史和當時赫爾岑所生活的時代有所了解才行。其中的日記、書信可慢慢讀來,慢慢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