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伏虎山頭卧虎龍

若青虎撲卧的伏虎小山,頭頂1800年的關公卓刀之清泉,背負着數位辛亥革命等之先烈。九位烈士墓園環繞在翠綠山間,依次是劉公、藍天蔚、郝夢齡(抗日英烈)、蔡濟民、劉靜菴、李漢俊(中共一大代表)、張森(北伐将領)、吳兆麟、孫武。

伏虎山頭卧虎龍

伏虎山烈士陵園

劉公(1881-1920),襄陽東津鎮人。1910年與孫武籌備起義,被推為共進社總理。武昌起義後,任湖北軍政府總監察。後鎮守襄陽。1920年病逝于上海。1928年被公葬于武昌卓刀泉後的伏虎山。

伏虎山頭卧虎龍

劉公及墓

藍天蔚(1878-1921),武漢黃陂人。早年留學日本,歸國後任第2混成協協統,駐紮奉天北大營。武昌起義時,在東北呼應。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時,孫中山委藍天蔚為參謀總長,後又任命為關外大都督,北伐軍總司令。 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宣布退位。1920年孫中山組建護法軍政府,任命藍天蔚為鄂西聯軍總司令。1921年被孫傳芳擊敗被俘,自殺身亡。

伏虎山頭卧虎龍

藍天蔚及墓

郝夢齡(1898-1937),河北藁城人。國民革命軍第九軍軍長,1937年參加忻口會戰,身先士卒,英勇犧牲。靈柩由太原護送到武昌,舉行公祭,追授上将。

伏虎山頭卧虎龍

郝夢齡及墓

蔡濟民(1887-1919),武漢黃陂人。1911年率第二十九标參與武昌起義,起義成功後參與建立鄂軍都督府,任各部總稽查長。1917年被孫中山任命為護法軍政府鄂軍總司令,後任鄂西靖國軍總司令。1919年為川軍所殺。黎元洪總統追授其陸軍上将。

伏虎山頭卧虎龍

蔡濟民及墓

劉靜菴(1875-1911),湖北潛江人。1903年參入湖北新軍,1906年加入同盟會,計劃在武漢發難,因叛徒岀賣被捕。獄中受酷刑,于武昌起義前病逝。

伏虎山頭卧虎龍

劉靜菴及墓

李漢俊(1890-1927),湖北潛江人。早年留日,接受馬克思主義,回國後積極宣傳馬克思主義,1920年與陳獨秀在上海發起組建共産主義小組,并赴武漢幫助籌備武漢共産主義小組。1921年在其兄李書誠較高價的電梯大廈岀席中國共産黨第一次代表大會。1922年與陳獨秀等發生分歧,回武漢專事教學。1927年被武漢衛戍區司令胡宗铎逮捕殺害。李漢俊墓地與卓刀泉的大雄寶殿僅一牆之隔。

伏虎山頭卧虎龍

李漢俊及墓

張森(1887-1928),湖北麻城人。參加過辛亥革命、護法運動、第一次和第二次北伐,官至國民革命軍六十六師中将師長。1928年病逝。

伏虎山頭卧虎龍

張森墓(沒找到他的照片)

吳兆麟(1882-1942),湖北鄂州人。武昌起義前夕,正當值武昌楚望台軍械庫,士兵推其為臨時總指揮,即指揮起義部隊進攻湖廣督署,占領武昌。後任鄂軍政府參謀部部長。不久,退岀政治,緻力于社會事業,曾捐資修建武昌首義公園等。晚年信佛,1942年病逝。

伏虎山頭卧虎龍

吳兆麟及墓

孫武(1880-1939),武漢漢陽人。1911年9月被共進會推為主席,籌謀武昌起義。10月9日在俄租界寶善裡試驗炸彈時,被劉公之弟劉同吸煙的煙灰點爆負傷,轉移它處。劉同随即被租界巡捕捕獲,供岀革命黨人劉複基、彭楚藩、楊洪勝,緻被捕犧牲。武昌起義提前于10月10日倉促舉行。起義後孫武任鄂軍政府軍務部長。孫武一直以武昌起義功臣自居,希望謀得南京臨時政府陸軍次長一職,為黃興所拒。遂轉爾擁護黎元洪、袁世凱。二次革命後被迫辭職。1915年袁世凱稱帝,孫武公然支援。袁死後,孫武即長期隐居,不問政治。1939年病逝于北京,1981年遷墓于武昌伏虎山。

伏虎山頭卧虎龍

孫武及墓

伏虎山頭卧虎龍

幽靜的伏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