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聽見了嗎?名單已經外洩。”
對于一個間諜來說,這句話所帶來的恐懼,幾乎與敵人拿着槍指着他的頭無異。
早在20世紀的時候,因為戰亂的關系,各派别之間自然而然地衍生了一種特殊工種,那就是間諜。誰都想要快速滲透敵人的内部階層,進而擷取專業機密将他們一網打盡。
而周總理手底下就有這麼一名頂級間諜,連當時的特工之王李克農都無法調動,這人到底是誰?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頂級間諜</h1>
他就是閻寶航,出生于1895年是遼甯海城,在他23歲的時候,從奉天師範學院畢業之後和同學開設了一個貧困學校,也是因為此,閻寶航認識了張學良還有郭松齡等人。
在此後的一段時間,閻寶航一直和張學良保持着斷斷續續的聯系,傳言中,我們周總理就是他入黨的介紹人之一,進入組織之後,閻寶航就成為了當時情報人員中的一名。
但是閻寶航也不同于其他的特務,他是直接聽命于周總理的特殊情報員,也是因為這個關系,真正知道他真實身份的人除了周總理就隻有幾個接頭人了,他的對外身份一直是國民黨派。
在1941年6月的一天,重慶市内某處的晚上顯得異常熱鬧,國民黨高官和德國駐守的領事館正在舉行一場交流會,正廳中央杯盞觥籌,到處都洋溢着歡聲笑語,與門外剛被轟炸過的街頭,仿佛兩個世界。
閻寶航就站在門外的一處陰影中,看着門内外的鮮明對比,閻寶航深深地歎了一口氣,嘴角換上适當的笑容,自信大方地往裡面走去,他這次的目标,正在這大廳之中。
蔣介石此時已經是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場地中央的兩人也都是最近正得蔣介石歡心的大臣,閻寶航很自然地走過去,他也是蔣介石身邊的紅人之一,此舉也算是非常正常的舉動,
幾番寒暄之後,閻寶航狀似無意地提起了最近的抗戰,幾人瞬間來了興趣,慢慢地就說到了德國最近會進攻蘇聯的問題,閻寶航輕輕點頭,并沒多說什麼。
在宴會結束之後,閻寶航就秘密找到了自己的接頭人,周恩來得知消息之後便秘密來到閻寶航的住處。閻寶航先是透露了這次自己聽到的消息,又接着告知了那兩位将領的身份和自己的分析。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戰果累累</h1>
情報這種東西有真有假,而且此事事關重大,有時候也很有可能隻是敵人放出來的煙霧彈而已,周恩來不得不謹慎,但是有了閻寶航的分析,加上周恩來的經驗判斷,他還是決定将這個消息告知中央。
其實當時的蘇聯,經收到過不少這樣類似的情報,但是都是假消息,往往在他們費心費力地準備一番之後,卻什麼動靜都沒有,但是這一次的消息是從中共傳過來的,蘇聯不得不再次重視起來。
果然,在一陣還緊張部署之後,德軍果然開始了進攻,但是還在我們的提醒到位,蘇聯應對也還算是及時,在雙方交戰之後,蘇聯特地緻電我們國家表達了感謝,而閻寶航也獲得了高度贊揚。
而閻寶航為我國提供的助力,還遠遠不止這些,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在一次日本關東軍的戰術布戰中,正是有了閻寶航在遠方為我們作陣,我們才能清楚地方的部署,進而大舉進攻。
而那一次日軍怎麼也沒有想到,會是他們的情報網出了問題,明明是實力最強橫的關東軍,在我國軍人的強烈攻擊下,竟然也隻支援了一個星期左右就全面崩潰了。
也是在1941年的時候,蔣介石的兩個頂尖情報人員截獲到了一份日本的情報,根據其中的意思所言,大概就是準備偷襲珍珠港的行動,是,不疑有他,蔣介石立馬就将這份情報透露給了羅斯福。
但是不料,羅斯福其實早就收到了一封一模一樣的情報,不過是當時的蘇聯遞過來的,而這封情報的源頭,正是閻寶航。閻寶航的能力大家有目共睹,但是相對的他身上背負的危險也更高。
三番五次的出師不利,各方都開始在大力排查自家隐藏的卧底,一旦被發現,那面臨的必然是慘無人道的折磨,間諜這一行過的就是刀尖上舔血的日子。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1">機會與危險并存</h1>
其實在此期間,戴笠也并不是沒有懷疑過閻寶航,但是閻寶航實在是僞裝得太好了,對于當時的蔣介石來說,同樣是心腹的存在,如果戴笠逼的太緊,反而會有“嫉妒”人家的嫌疑。
在閻寶航的工作之餘,他最大的生活中心,就是放在了自己的兒女身上,除開嚴格的知識教育之外,更要教會他們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後來甚至還是把他們送到了延安。
幾個孩子到了延安之後,也是步了父親的後塵擔任了情報員,許多老一輩的努力,其實無非就是希望子孫能夠過得輕松一些,但是情報員這條路,顯然不是什麼輕松的道路。
但是好在這幾個孩子也非常争氣,憑借自己出色的表現最終成為各個地方的核心情報人員。後來因為閻寶航被越來越多的人盯上,行動大大受限,軍統更是直接把他列入了黑名單。
但饒是如此,閻寶航還是憑借着自己的優秀的探測情報能力,為我國取得不少重要資訊。國家最後的勝利有着太多人默默無聞的付出,閻寶航就是其中之一,可當年僞裝的有多好,現在帶來的麻煩就有多大。
因為閻寶航的身份特殊,能夠直接調動的人隻有周總理,連李克農都沒有調動權利,中共中央更是沒有任何關于他的檔案,對于國家來說,這人好似一直都是國民黨的人。
直到1962年的時候,他為國家做事的實際才慢慢被報道出來,但是大家都不願意相信,懷疑的聲音越來越大,好在最後周恩來聽到風聲,站出來為閻寶航證明。
人們這才知道,原來閻寶航就是那位被稱為紅色碟王的“閻正”,而他的本名,不是人家沒在黨内留檔案,而是根本不敢留檔案,至此,閻寶航的身份才終于被揭開。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結語</h1>
在1968年的時候,閻寶航去世,享年73歲,一代碟王的傳奇人生就此落幕。
其實像閻寶航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有些被銘記在曆史上,有的則被直接沖到曆史洪流中,等待我們一一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