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州菜價仍較高,但批發商商販稱27日起已開始回落

廣州菜價仍較高,但批發商商販稱27日起已開始回落

“現在菜價漲成什麼樣呢?以前7塊錢能買兩斤菜心,現在就隻能買一斤,一斤還沒幾根呢!”廣州市民簡姨感歎,看到超市内“身價”猛漲的菜心,她隻好放棄,轉頭買了1.98元/斤的冬瓜。

近日,菜價飙升的消息引起市民關注,不少市民直呼“菜比肉貴”。廣州市場目前情況如何?10月28日,南都民調社會調查與公共輿情研究課題組走訪廣州市内的江南果蔬批發市場和8家超市、肉菜市場等,了解目前菜價變化。從走訪情況來看,廣州菜價仍保持高位狀态,不過不少批發商、市場商販反映,由于本地菜陸續上市,不少蔬菜價格從27日已開始有所下降。對此,部分市民表示降價不明顯。

廣州目前菜價仍較高,折扣蔬菜備受市民歡迎

實地走訪期間,不少廣州市民反映稱,近日蔬菜價格漲幅較大。家住天河崗頂的簡姨表示,以前一斤絲瓜4塊錢,現在漲到6塊多,油麥菜的價格也從3塊錢一斤升到6塊,翻了一倍。住在華景路附近的劉伯則反映,葉菜類漲價最厲害,平時幾塊錢一斤的青菜,最近一兩周紛紛漲到一斤10塊以上,這讓他“有點吃不消”。

廣州菜價仍較高,但批發商商販稱27日起已開始回落

華潤萬家越秀店内,蔬菜價格普遍較高。

為進一步了解目前菜價變化,課題組研究員實地走訪了廣州市内部分超市和肉菜市場,并從超市店員處了解到,相較去年同期,目前不少蔬菜價格均有一定的漲幅,多為七八元一斤,尤其是時令菜、本地菜,漲幅較大。菠菜、西蘭花等價格較高,最低價10元以上一斤,最高價可達到20元以上一斤,比如10月28日錢大媽華景路店的菠菜價格達25.3元/斤。

根據農業農村部監測,10月15日至22日,全國286家産銷地批發市場19種蔬菜平均價格為4.87元/公斤,其中菜花、茄子、菠菜、豆角和芹菜的價格環比漲幅較大,分别達到26.9%、20.3%、17.5%、16.8%和16.7%,同比分别上漲24.5%、41.2%、85.8%、20.8%、22.2%。照此計算,10月以來19種蔬菜平均價格已上漲27%。而廣東最大的果蔬批發市場江南市場監測資料顯示,價格上升幅度較大的蔬菜有蒲瓜、茄子、白菜心,本周交易均價分别為3.46元/公斤、2.81元/公斤、4.59元/公斤,環比分别上升60%、60%、56.8%。

廣州菜價仍較高,但批發商商販稱27日起已開始回落

對此,有市民向研究員透露其“買菜攻略”。家住天河棠下的林阿姨表示,她最近買菜都不會考慮貴的、價格漲得快的蔬菜,為了省錢,目前更多是在超市的蔬菜打折區買菜。沃爾瑪棠下店負責蔬菜區銷售的店員陳阿姨表示,超市要求菜品必須當天賣完,是以就設定了蔬菜打折區,每晚八點後菜品便會半價出售。最近菜價漲了,就有不少顧客會特意在晚上八點過後來打折區選購,比以往多了幾成人。另外,陳阿姨還發現,現在顧客多購買容易貯存的菜品,比如胡蘿蔔、冬瓜等,較少選擇不易存放的葉菜類。錢大媽華景路店的店員也告訴研究員,最近幾天,相對好存放或漲幅較低的蔬菜銷售量較大,如白蘿蔔、南瓜、菜心、生菜、大白菜等,而茄子、菠菜等價錢高的則銷量較低。

天氣變化和蔬菜種植周期延長等原因影響供應

菜價為何大幅上漲?江南市場蔬菜批發商李先生告訴研究員,江南市場的進貨點主要是雲南、山東、河南、江西及湖南等地,尤其是雲南,但前段時間雲南、江西等地發生水災,加上進入初冬,溫度突降,不少蔬菜被凍壞的同時,一些蔬菜的生長周期也延長,原本一個月能長好的蔬菜,現在需要40-50天,産量大幅減少,也就導緻菜價上漲。

以白蘿蔔為例,江南市場的白蘿蔔進貨地主要是雲南,年初白蘿蔔無人問津,許多雲南菜農于是棄種,加上前段時間雲南下雨,産量受到影響;此外,受到疫情防控的影響,局部地區蔬菜運輸管道不暢,運輸時間和運輸成本增加,導緻供應量急速下降。而廣東前段時間因台風來臨氣溫下降,好多市民開始打邊爐、焖羊肉,需要大量用到白蘿蔔,就導緻供不應求,白蘿蔔價格飙升。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成本調查中心主任黃漢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指出,近期部分區域菜價較快上漲,是多個短期因素導緻。一方面是目前蔬菜正處于秋冬青黃不接之際,頻繁的極端天氣也造成部分地區的蔬菜減産減量;另一方面則是今年以來國内化肥、農藥種子等價格上漲,蔬菜種植成本增加,疊加汽柴油等運輸費用增加,共同推高蔬菜價格。

廣州菜價仍較高,但批發商商販稱27日起已開始回落

江南市場内,不少批發商稱菜價已回落。

本地菜陸續上市,廣州商販稱菜價27日起已開始回落

不過,李先生向研究員透露,近期天氣轉好,并且本地菜也已經上市,很大程度上可緩解供應短缺的情況,這幾天批發價也跟着下調。例如,10天前油麥菜34斤135元,現在已降至110元;莴筍批發價最貴時是100公斤560元,目前價格降為460元;白蘿蔔目前的價格是27公斤在90至120元之間,比最貴時降了210到380元不等。

寺右肉菜市場和東川新街市的一些商販也表示,從27日開始,不少蔬菜的價格已經有所下降,如通菜由26日的7元/斤下降到28日的6元/斤,菠菜也由26日的18塊多一斤下降到16元/斤,青瓜則由10元/斤降至7元/斤,西蘭花28日的價格則由16元/斤降至12元左右,不過整體降幅較小。商販均表示,這幾天本地菜陸續上市,如芥藍、油麥菜、菜心、西蘭花等,是以目前菜價整體有所下降。問及多位市民是否有感受到蔬菜降價,簡姨、劉伯、林阿姨均表示沒有感受到,“降得不明顯啊,希望快點回到三四塊錢一斤菜心的時候,”簡姨感歎。對此,江南市場的行情分析指出,廣州已入秋,随着時間推移,氣溫将進一步下降,預計近期内菜價依然保持高位。

廣州菜價仍較高,但批發商商販稱27日起已開始回落

天河區鐵路肉菜市場内,菜價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大。

“菜籃子”如何保障?10月 28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珏婷在釋出會上表示,商務部将積極開展保供穩價工作,每日跟蹤蔬菜、肉類、糧油等生活必需品市場運作情況,密切關注全國及疫情散發地區的市場供求、價格變化,在強化監測預警的基礎上,布署地方做好今冬明春生活必需品市場保供穩價,建立健全聯保聯供機制,适時投放政府儲備,督促商貿流通企業加強産銷銜接,增加重點時段備貨數量,及時解決可能出現的問題。

社會調查與公共輿情研究課題

消費生活監測榜第101期

項目出品:南都民調中心

項目監制:謝斌 張純

項目主持:謝小清

項目執行:南都研究員 謝小清 塗長芳 麥潔瑩

實習生 翁婉婷 溫依庭 向子欣 陳子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