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50年代在創作山水畫的傅抱石

傅抱石(1904年-1965年)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餘。

曾任南京師範學院教授、江蘇國畫院院長等職。

擅畫山水。創“抱石皴”。

晚年多作大幅,氣魄雄健,具有強烈的時代感。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20世紀中國畫大師、金石家和美術史論家。

他開創的新金陵畫派。評其畫山水“恣肆放,渾茫浩瀚”,評其人物“文理密察,爐火純青”。

郭沫若說:“我國畫界向有南北二石,北石即齊白石,南石即傅抱石”。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韶山》

《韶山詩意》

傅抱石出身于傘匠家庭,他11歲便開始在瓷器店做學徒。

自學了書畫、篆刻,并在17歲時以第一名的成績免試升入省立第一師範讀書。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江山如此多嬌》

新中國成立十周年,人民大會堂落成。

特請傅抱石和關山月先生合作,以毛澤東詞《沁園春·雪》為主題,合作大幅畫《江山如此多嬌》。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蘇武牧羊》

漢朝将領迎接蘇武歸國一幕

蘇轼牧羊作于抗戰晚期,畫家借蘇武的故事表達了威武不屈的民族氣節和抗戰必勝的信心,其意深遠。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青山高幾重》

1947年 《青山高幾重》

他的作品,構思精熟、意境深邃,魄力雄邁,筆墨酣暢淋漓。

他吸取古代各家山水技法的精粹,形成自己獨特風格。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芙蓉國裡盡朝輝》

1964年作 《芙蓉國裡盡朝晖》

郭沫若曾為題簽并手書序言:

“抱石作畫别具風格,人物善能傳神,山水别開生面,蓋于舊法基礎之上攝取新法,而能脫出窠臼,展現自然”。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琵琶行》

《琵琶行》是傅抱石人物畫、詩意畫全盛時期的傑出代表作,其創作題材來自中唐詩人白居易脍炙人口的名篇《琵琶行》。

詩寫白居易貶官到江州,夜送客至江上忽聽到琵琶曲聲。

琵琶女的音樂和遭遇與詩人的際遇互相映襯,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表現得淋漓盡緻。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麗人行》局部

《麗人行》(局部)

女子們的春光無限,溫柔無垠,慈愛無邊,盡數融合傅抱石的一衆仕女圖中。

傅抱石畫仕女,卻從未說過女性是弱者之類貶低輕視的話。

他極為尊重女性,在培養自己女兒時,一直要求她不能屈居人下,要有品有格、自強不息地去活。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山水》

山水(國畫) 1960年

他繼承宋畫的宏偉章法,取法元人的水墨逸趣,暢寫冊水之神情。

而他的畫法也一變傳統的各種皴法,用散鋒亂筆表現山石的結構,形成了獨特的“抱石皴”。

這種皴法以氣取勢,磅礴多姿,自然天成,也是傅抱石“打破筆墨限制的第一法門”。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雨山圖》

雨山圖

傅抱石的山水畫和傳統的山水不同,他注意到自然界不同季節不同氣候的變化,光景的差別,十分鮮明。

畫大海和瀑布,在渲染之外,有時用幹皴來表現波濤起伏和激流澎湃之勢。

畫山石,勾、皴之外還加重濕染來表現出山勢的郁蒼。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大滌草堂》

《大滌草堂圖》原是石濤寫信請八大山人畫的題目,抱石根據石濤信中内容,先後作了兩幅。

1942年所作頗有奇趣,畫面主體幾棵大樹,大筆潑墨,墨色交融;株頂雖斷而枝葉繁茂,很少用線,全以墨色變化表現之。

左方草堂,其中細筆勾寫憑欄仰面而立的石濤小像,創造出悲天憫人、深沉放達的“滌”境。徐悲鴻為此畫題“元氣淋漓,真宰上訴”。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進入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他經曆了幾次長途旅行寫生,尋找到發揮他藝術個性的新的契合點,使他的山水畫藝術再一次煥發光華,登上了新的高峰,并确立了他作為20世紀山水畫大師的曆史地位。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送瘟神》

《送瘟神詩意圖》

傅抱石的山水源于長期對真山真水的體察,他的畫意蘊深邃,章法新穎,善用濃墨,渲染等法,把水、墨、彩融合一體,達到氣勢磅礴的效果。

在傳統技法基礎上,推陳出新,獨樹一幟,對解放後的山水畫,起了繼往開來的作用。其人物畫,線條勁健,深得傳神之妙。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富春曉色》

《富春曉色》(1963)

傅抱石一生繪畫藝術創作中,唯一離不開的就是酒,創作《江山如此多嬌》時,就有寫信向周總理索要酒的趣聞,

據說畫完這幅畫,他共喝了40瓶茅台酒。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劉主席故居》

《劉主席故居》(1960)

在日本期間研究日本繪畫,在繼承傳統的同時,融會日本畫技法。

受蜀中山水氣象磅礴的啟發,進行藝術變革,以皮紙破筆繪山水,創獨特皴法-----抱石皴。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二湘》

《二湘圖》

他的人物畫受顧恺之,陳老蓮的影響較大,但又能蛻變運用,自成一格。

他筆下的人物形象大多以古代文學名著為創作題材,用筆洗練,注重氣韻,達到了出神入化的效果。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毛澤東答友人詩意圖》(1964)

傅抱石先生人物畫的線條極為凝練,勾勒中強調速度、壓力和面積三要素的變化,不同于傳統沿襲畫譜的畫法。

他還把山水畫的技法融合到自己的人物畫之中,一改清代以來的人物畫畫風,顯示出獨特的個性。

傅抱石是開宗立派的一代藝術大師。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延安塔》

傅抱石善于發現蘊藉在大自然深處流動的詩意,并和古人的詩意進行融合。

此作品将詩中的景象和作者對延安的直覺印象綜合而成,取意新穎,避免了描繪革命聖地題材形式化流弊。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雲中君》

傅抱石于1965年5月29日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病逝于南京寓中,享年61歲。據說與畫畫時長期嗜酒有關。

寫山河新貌、繪時代精神——傅抱石繪畫藝術賞析

傅關繪《江山如此多嬌》現場

參考資料:《傅抱石》、《水墨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