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災與治蝗# 蝗災,在中國曆史上曾出現過無數次,老百姓深受其害。無論是史書,文學作品中卻不泛對蝗災的描述,如著名淮劇巜趙五娘》就有一段對蝗災的描述:"飛出的蝗蟲燕子大,全是紅頭綠翅膀,小夥子頭上啃草帽,大姑娘身上啃衣裳……"。古時候為什麼蝗災頻繁出現呢?這也是與封建士大夫的愚腐有關,有了蝗災,認為是天意,觸犯了上天,是以派蝗蟲懲戒人間。因為"蝗"與皇是同音,是以,沒有人敢提出滅蝗,"滅蝗”,"滅皇”,豈不是冒犯皇上。那可不是鬧着玩的,要掉腦袋的,是以誰也不敢提,這樣也就導緻蝗災越來越重,莊稼顆粒無收。
漢文帝執政期間,又遇到一次蝗災,漢文帝可是難得一見的明君,他豈能讓老百姓受苦吃不上飯,立即派賈誼負責滅蝗任務。賈誼不負聖命,與當地百姓一道,挖壕溝,在溝内鋪上柴火,晚上點燃。蝗群見到火,拼命的撲向壕溝,自取滅亡。
唐太宗李世民不僅積極滅蝗,還開了食蝗的先河。當年,太宗視察蝗災,在城樓上都有許多蝗蟲亂飛,有的甚至撞在他的臉上。盛怒之下,抓住一隻蝗蟲說道:"你食我百姓莊稼,竟欺到聯的頭上,是可忍,就孰不可忍,今天就生吞了你!"真的把蝗蟲扔進嘴裡生吞下去,衆大臣愕然。此事傳到民間,百姓聽說皇上都敢吃蝗蟲,試着拿被火燒死己熟得差不多的蝗蟲嘗嘗,味道不錯。大家就進一步加工,放點鹽烤着吃,放點油煎着吃。還進獻給皇上嘗嘗,皇上嘗了以後大笑說:"還是百姓有主意,确實味道不錯,比生的好吃多了,不僅滅了蝗災,還可果腹,一舉兩得,妙哉,妙哉!“
自唐太宗以來,再也沒有哪位君主把滅蝗蟲當作大逆不道之事問罪,反而越來越注重滅蝗災,曆史上曾有許多滅蝗災的故事傳下來。
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更加注重滅蝗工作,成立了專門研究所。著名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邱式邦,馬世俊等科學家把一生心血傾注在滅蝗,治蝗工作中,為中國農牧業保駕護航,應該被人們永遠銘記!#頭條曆史# #曆史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