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魚,又稱王八和老鼈,也叫團魚和水魚,曆來被視為高檔水産品。甲魚不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更是喜宴酒席上必不可少的上等食材,尤其是甲魚裙邊的肉,富含豐富的膠原蛋白,另外還具有滋補功效。

早在40年前,當時我國鄉下的河溝池塘裡,甲魚的數量也是相當可觀,但在随後的幾十年裡,由于經濟發展和環境遭到破壞等原因,導緻我國野生甲魚數量驟減,這也導緻野生甲魚的價格逐年攀升,野生甲魚在江浙一帶,更是賣到了幾百、上千元的高價。
我國的野生甲魚數量非常少,但鄰國的印度恒河裡,卻擁有幾百萬隻的野生甲魚,這也是印度恒河裡能看得到的“寶藏”。當地人根據中國人喜歡吃甲魚,意圖将恒河甲魚出口中國,此舉即能緩解恒河甲魚泛濫後生态壓力,又能得到一筆巨額财富。但我國群衆卻不買賬,還說白送都不敢吃!這是為何?
<h1>先了解古老的印度恒河</h1>
恒河,中文又譯為殑伽河、強伽河、岡底斯河,為南亞大河,有兩個主幹,發源于喜馬拉雅山南麓和德幹高原,流經印度北阿坎德邦、北方邦、比哈爾邦、恰爾肯德邦、西孟加拉邦後,進入孟加拉國,改稱帕德瑪河,會合布拉馬普特拉河在孟加拉國境内的下遊賈木納河,最後注入孟加拉灣。
印度恒河全長約2510公裡,這個長度雖然在印度是屬于大河,但無論是與世界長河,還是亞洲大河相比都顯得有些短,是以恒河沒能進入世界和亞洲長河排行榜。恒河是印度北部的大河,自遠古以來一直是屬于印度教徒的聖河。
印度是屬于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經創造了人類曆史上著名的“恒河文明”。古老的印度恒河岸邊,昆巴美拉大會是一項傳統的宗教節日,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曆史。恒河這條古老的河流,印度人民尊稱為“聖河”和“印度的母親”。衆多的神話故事和宗教傳說構成了恒河兩岸獨特的風土人情。
<h1>恒河甲魚從何而來</h1>
前面講到野生甲魚是高檔水産品,按理說甲魚是不會泛濫,如果是在我國的自然河流裡,就算有數百萬隻甲魚,恐怕也早已被捕撈殆盡了。但栖息在恒河裡的甲魚,印度群眾不僅不捕撈,還經常投喂一些食物,這與當地人的信仰和文化有關。
印度“佛教”曆史文化悠久,在整個印度次大陸遍布無數美麗的廟宇、雄偉的教堂、宏大的清真寺、香火旺盛的佛教寺廟、猶太教堂和拜火教寺院。印度大多數群眾都将野生動物視為“神靈”,是以當地人幾乎不會把甲魚抓來食用,即便捕到也會放生到恒河裡,并且一有時間就會帶食物來喂養。
甲魚是屬于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在自然環境中是以捕獵魚蝦、貝類和水生昆蟲為食。成年的甲魚在淡水水域裡,幾乎沒有天敵的威脅,同時根據甲魚的生長習性來看,一隻成年甲魚一年能繁殖3~5次,每次産卵的數量約在3~18枚之間。由于印度各大教派信徒衆多無人食用,以及甲魚繁殖且沒有天敵的威脅等原因,這才導緻恒河甲魚越來越多。
去過印度恒河周邊旅遊的人都知道,恒河鲶魚的數量非常龐大,在恒河裡已成泛濫趨勢,但實際上恒河裡除了鲶魚,就數甲魚數量最多,且穩坐第二把交椅。據當地相關部門估計,恒河野生甲魚的數量不少于300萬隻,而這些甲魚大的有鍋蓋那麼大,重量從幾十斤至幾斤重不等。
<h1>恒河甲魚為何國人不敢吃?</h1>
我國人工甲魚養殖已有40年的曆史,在這期間,從捕撈野生甲魚的零星暫養,再到人工集約化養殖的發展曆程。2013年全國甲魚養殖産量到達頂峰,當年全國甲魚養殖産量高達33萬噸左右,人工養殖的甲魚價格下降到20-30元/斤,從此走向了普通百姓餐桌。是以,印度意圖将恒河甲魚出口中國,因為中國市場對甲魚的需求量較大。
雖然印度恒河野生甲魚數量龐大,但并不被我國群眾接受,不是因為恒河甲魚不好吃,而是不敢吃,其主要原因是恒河生态環境太複雜。恒河雖然在當地被稱為“母親河”,但河水水質卻非常混濁,在有居民居住的河邊,則在裡面洗衣、洗菜,甚至還有人清洗大小便桶等。
然而更糟糕的是印度,對愛護環境和講究衛生的觀念很淡泊,生活污水也都直接排入恒河。不僅如此,印度大街小巷裡有随處可見的牛,據不完全統計印度全國擁有大約3億頭牛,而大部分牛就常年栖息在恒河岸邊,拉屎撒尿全都流進了恒河,這也是恒河水質污染的一個重要原因。
雖然根據上述情況,導緻恒河甲魚不被我國群眾接受,但實際上最讓國人接受不了的是當地“水葬”風俗。水葬通常是要将屍體先火葬然後水葬,但一些屍體并沒有完全燒成灰,然後再往恒河水葬,而也有少部分人直接将屍體送往恒河岸邊水葬。
尤其是在上世紀80年代,由于木材短缺造成火葬用的木材價格水漲船高,很多沒有完全燒盡的遺體被直接丢入恒河,是以當時經常能看到恒河水中漂浮着屍體,而這些漂浮的屍體,自然也成了肉食性魚類的食物,其中就包括甲魚和鲶魚。
<h1>最後</h1>
雖然時間一直在變化,但栖息在恒河裡的甲魚,和往常一樣按部就班地生活着。甲魚雖然給恒河漁業生态造成了壓力,但印度信徒們還是會往恒河裡,投喂大量的食物來喂養,因為在他們心目中,即便是恒河水質再髒,也不及人世間的混濁。
對于印度一些資本家來說,恒河甲魚就是一筆巨大的“寶藏”,隻要能能出口到中國,就能換回真金白銀,但由于文化的差異和飲食習慣等因素,即便這些甲魚免費送,我想絕大多數中國群衆也不敢吃!因為誰知道這些甲魚吃什麼長大的呢!
印度恒河水葬你了解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