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鳥類中的“邋遢王”,顔值極高卻臭不可聞,還被稱作“棺材鳥”

下圖中的這種鳥在我國很常見,它看上去很漂亮,頭上有扇狀羽冠,頭頸部有桔紅色和棕色的羽毛,翅膀和尾羽為黑白相間的顔色,顔值要比大部分常見鳥類都更漂亮。唐代的賈島有詩贊它說:

星點花冠道士衣,紫陽宮女化身飛;

能傳上界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歸。

鳥類中的“邋遢王”,顔值極高卻臭不可聞,還被稱作“棺材鳥”

很多朋友看到這種鳥都很喜歡,知道它的學名的卻不多,全國各地對這種鳥的叫法無法八門,列個單子的話至少能列出幾十個,如:花蒲扇、一把扇、扇子面、雞冠鳥、山和尚、叨木冠子、胡哱哱、兩頭牤、花蛾蛾、咕咕刷、咕咕翅、蔔蔔翅、臊搭茅子、啄米冠、包包翅、屎崩崩、臭八咕、陽雀媽媽、稀糊糊、糊波波、崩崩呲、鑿嗒木子、花布手巾、臭烘烘、洋鎬頭、臭斑毛、臭咕咕、臊咕咕、屎咕咕、牽巴巴、波波沙、羊屎鸪子、托魂雀子、棺材鳥、臭油壺、牛屎拍、泥鑽子……

鳥類中的“邋遢王”,顔值極高卻臭不可聞,還被稱作“棺材鳥”
鳥類中的“邋遢王”,顔值極高卻臭不可聞,還被稱作“棺材鳥”

上面羅列的是不是也有您所在地區對它的俗稱叫法呢?而從它的叫法中也能看出,既有從它的樣貌的産生的叫法,如花蒲扇、花布手巾、洋鎬頭等;也有從它的特征産生的叫法,如臭咕咕、泥鑽子等。實際上這種鳥的學名叫戴勝,我國書面用語自古就是這樣稱呼它,上面賈島的寫這種鳥的詩名就叫《戴勝》,之是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這種鳥頭上的羽冠和人們戴着頭上的“華勝(又叫彩勝)”很相似。

鳥類中的“邋遢王”,顔值極高卻臭不可聞,還被稱作“棺材鳥”

戴勝鳥還是以色列的國鳥,以色列人認為它是美麗、祥和、快樂的象征。那麼為什麼它在我國的俗稱裡面也有很多諸如臭斑毛、臭八咕、臊咕咕、屎崩崩等不雅還有味道的稱呼呢?這是因為人們發現了這種鳥身上的氣味很臭。于是就有了這樣一種現象:凡是遠距離欣賞過這種鳥的人,都會很喜歡這種鳥,因為它顔值很高;凡是近距離接觸過這種鳥的人,大都很讨厭這種鳥,因為它太臭了。誰能想到顔值如此之高的鳥,實際上卻臭不可聞呢?

鳥類中的“邋遢王”,顔值極高卻臭不可聞,還被稱作“棺材鳥”

很多小時候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有捕捉這種鳥的經曆,這種鳥的窩通常會建在破房子、木頭、橋洞等的破洞中,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容易掏到的,但掏過一次之後就不會再想掏第二次了,因為這種鳥實在太臭了,而且掏的時候還會被它泚一手鳥屎,十分惡心!

鳥類中的“邋遢王”,顔值極高卻臭不可聞,還被稱作“棺材鳥”

之是以如此,是因為這種鳥非常邋遢,而且還有臭腺,它選擇不透氣的孔洞中育雛,小鳥的鳥屎拉在裡面後從來不會清理,這使得它的鳥窩非常臭,堪稱是鳥類中的“邋遢王”;不僅如此,這種鳥的屁股後面還有個臭腺,裡面可以産生奇臭無比的粘液,是以它也是鳥類中的“臭王”,如果感覺到了危險,就會噴出臭液,如同臭鼬靠放屁禦敵一樣,有人掏它的鳥窩的時候,被它噴到手上的也是它的臭液。

鳥類中的“邋遢王”,顔值極高卻臭不可聞,還被稱作“棺材鳥”

這種鳥在有的地方還被叫做“棺材鳥”或“托魂雀子”等,是因為這種鳥有時也會出現在有墳墓的地方,有時它會順着其它動物掏出的一些洞穴進入墳墓中,有時也會在洞穴中築巢育雛等,是以才有了上面兩種之類的名字。

鳥類中的“邋遢王”,顔值極高卻臭不可聞,還被稱作“棺材鳥”
鳥類中的“邋遢王”,顔值極高卻臭不可聞,還被稱作“棺材鳥”

在生物學上,戴勝鳥在鳥綱中獨立一目,即戴勝目,現存8個亞種,這種鳥其實廣泛分布于亞歐大陸和非洲北部,在我國的數量非常多,平時常有很多朋友把它認作是啄木鳥,因為體型和羽毛顔色都比較相似,但實際上兩者并不相同,不單是有無羽冠的差别,被認為最容易導緻兩者混淆的嘴巴其實也是不同的,啄木鳥的嘴巴是直的,看上去也很粗壯,戴勝鳥的嘴巴卻是彎曲的,起止兩端有一定的弧度,雖然很長,但是很細,而且戴勝鳥并不會像啄木鳥那樣敲破樹皮啄食裡面的蟲子,它最常用的捕食方法是将長長的嘴巴伸到地面上的小洞裡捉吃蟲子,是以也被叫做“泥鑽子”,這也是它進化出長長的嘴巴的原因。

鳥類中的“邋遢王”,顔值極高卻臭不可聞,還被稱作“棺材鳥”

啄木鳥

鳥類中的“邋遢王”,顔值極高卻臭不可聞,還被稱作“棺材鳥”

戴勝

您喜歡這種鳥嗎?您那裡怎麼稱呼它呢?

參考資料:

《潇湘晨報》2月23日文章《秘境銅壁關自然保護區|被誤認為啄木鳥的鳥界“奇葩”——戴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