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蟲谷》已經播出到11集,而超前點播可以再提前看三集,一共是14集!《雲南蟲谷》在這幾周的時間裡,口碑一路暴跌,無外乎就是劇情品質下降導緻的。

這次我們不聊作品品質,來看看劇中出現的蟲蟲和獸獸,雖然大家也清楚,這些怪物在現實中不可能存在,但作者天下霸唱不可能是憑空撰寫,必然是根據現實中的生物改編而來的。
其實這些出現在《雲南蟲谷》中的生物,可都是能找到原型的!很多人都見過。
水彘蜂
水彘蜂在《雲南蟲谷》中的表現是相當的瘆人,特别是密集恐懼症的觀衆表示很“淦”,其實水彘蜂就是“螞蟥”,在雲南被叫做水彘蜂。
螞蟥(水蛭)大部分人都了解了吧,就是水裡的吸血蟲,小時候經常去河邊玩耍,河裡就有很多。螞蟥繁殖能力很強,蟲卵是遇到水就能活,并且迅速的膨脹孵化。
但現實中的螞蟥可不會蟲谷中的可以飛起來,胡八一還“科學”的解釋了,它們是“借住”了水流,但螞蟥表示:這就是瞎說。螞蟥的營養價值是很高的,對于不少動物,特别是蛇和蟒之類是特别喜歡吃。
而且螞蟥也上了中國人的食譜,因為螞蟥具有藥用價值,(具有破血通經,逐瘀消症的功效。用于血瘀經閉,瘾瘕痞塊,中風偏癱,跌撲損傷),不少地方都在人工養殖。
青鱗巨蟒
電視劇《雲南蟲谷》中有一個被吐槽的地方,就是水彘蜂出來後,應該是先出來青鱗巨蟒才對,但劇中青鱗巨蟒并沒有出現。
介紹水彘蜂時就說過,水蛇和蟒蛇就很喜歡吃這群營養豐厚的小蟲蟲,青鱗巨蟒無論是在書中還是現實中都是如此。
在現實中青鱗巨蟒也是存在的,但沒有書中那麼誇張,就是普通的大水蟒罷了,而蟒蛇一般分布在南方叢林裡,北方很難見到。并且随着城市化建設,加上大家都住進了城裡,能見到巨蟒的機會就更少了。
刀齒蝰魚
刀齒蝰魚被觀衆稱呼為食人魚,也是進入蟲谷時所遇到的第三個怪物!同樣刀齒蝰魚也是被強化過的物種,即便是現實中的食人魚,也做不到能在軍工鏟上咬出牙印的程度。
刀齒蝰魚的原型就是蝰魚,是海水魚,分布在全世界各地,但生活區域卻在深海。形象是相當的瘆人,頭上的發光器,也不是用來誘捕獵物的,而是用來求偶的。白天待在1524米的深處(泰山高度1545米,),晚上到609.6米的深度覓食。
可以說大家想見到蝰魚除了通過影像資料,那就得潛入到深海,平常的人是見不到了。
雕鹄
雕鹄的原型就是雕鹄,是一種大型的猛禽,生活在山川,叢林裡,它們不喜歡人類,是以常常生活在遠離人類的地方,曾經雕鹄也因為數量稀少,被列入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在2016年時,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霍氏不死蟲
霍氏不死蟲是在被飼養用來守墓的蟲子,外殼堅硬,還能遠端攻擊,可以說相當的賴皮。
實際上霍氏不死蟲原型蜮蜋長蟲還真就是這麼猛,蜮蜋長蟲的生活時代是幾億年前的寒武紀,是無脊椎動物的起源之地。蜮蜋長蟲憑借着堅硬的外殼在自然界是無敵的存在,除非有動物能一口吞下它,并用胃液的胃酸消化,恐怕連殼都破不了,就算真破了殼,隻要留下一點神經網還能繼續生存。
實際上像霍氏不死蟲這種強大的蟲子,放到幾億年前,也許就是常見的個體。
以上五種恐怖的生物,在《雲南蟲谷》很是恐怖,在現實中也有原型,但除水彘蜂之外,要麼遠離人類的生存環境,要麼就已經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