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百年貴族:蘇州貝家,傳承20代富貴不減,族人非名門不娶蘇州貝氏的起源,以草藥生意發家清末民初貝氏後人的代表——貝理泰、貝潤生貝聿銘也是貝氏家族的後人貝氏家族綿延百年,注重教育乃是立家之本結語

中國百年貴族:蘇州貝家,傳承20代富貴不減,族人非名門不娶蘇州貝氏的起源,以草藥生意發家清末民初貝氏後人的代表——貝理泰、貝潤生貝聿銘也是貝氏家族的後人貝氏家族綿延百年,注重教育乃是立家之本結語

華人建築大師貝聿(yù)銘

自我國數千年的曆史上,有不計其數的名門望族綿延不息,最著名的當屬孔子所在的孔氏家族,還有一些傳承千年的世家大族也在曆史上留下了濃厚的筆墨,如王羲之所在的琅琊王氏、謝靈運所在的陳郡謝氏等等。

在人傑地靈的蘇州,同樣有着一戶世家大族貝氏,自明朝中期貝氏先祖定居蘇州後,到如今的五百餘年間,已經傳承了超過20代,至今富貴不減在上海擁有千套房産。在五百年的曆史中,貝氏家族人才輩出,族人有的成為藥業大亨,有的是愛國實業家,最為大衆熟知的應該是著名建築大師貝聿銘。

<h1 class="pgc-h-arrow-right">蘇州貝氏的起源,以草藥生意發家</h1>

在清朝中期,蘇州有四大富家,分别是畢、毛、戈、貝,這裡的貝就是貝家,準确地說,是在貝慕庭上司下的貝家。貝慕庭是家族的第七代子孫,貝家的産業也是在他手上發揚光大,成為當地的巨富,但是貝慕庭的成功,建立在幾代前人的含辛茹苦之上。

中國百年貴族:蘇州貝家,傳承20代富貴不減,族人非名門不娶蘇州貝氏的起源,以草藥生意發家清末民初貝氏後人的代表——貝理泰、貝潤生貝聿銘也是貝氏家族的後人貝氏家族綿延百年,注重教育乃是立家之本結語

蘇州貝氏族譜局部

如今被蘇州貝氏追封為始祖的,是一個名為貝蘭堂的人,他在明朝中葉,據考究是在嘉靖初年從浙江蘭溪來到江蘇吳縣經商,吳縣就是現在的蘇州。

貝蘭堂是一名醫生,經營的也是一些草藥生意,起初他在阊門外南壕街擺攤賣藥,并且也經常四處行醫,逐漸地積攢了一點家産,他便以此作為啟動資金,開始專門從事藥材生意,這也是貝家後來發迹的基礎。

到了貝蘭堂長孫貝和宇執掌貝家時,經過兩代人的經營,貝家的草藥生意已經初具規模,在當地也有了不錯的聲望。後又經過了貝和宇的數十年經營,貝家已經是一個小型資産家族了,而且貝家在貝和宇時期,發生的一件事,使得家族的名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中國百年貴族:蘇州貝家,傳承20代富貴不減,族人非名門不娶蘇州貝氏的起源,以草藥生意發家清末民初貝氏後人的代表——貝理泰、貝潤生貝聿銘也是貝氏家族的後人貝氏家族綿延百年,注重教育乃是立家之本結語

蘇州貝氏祠堂

貝家做生意自然和許多商人都有來往,一位姓潘的商人将自家的蓮藕放在貝和宇那裡,讓他幫忙代銷,獲得的錢财暫時寄存在貝家。當天深夜,他們的倉庫遭遇了偷盜,貝和宇首要想到的,不是自己的草藥财産,而是潘老闆的貨款。

當他把貨款轉移後,那幫強盜已經把倉庫裡的值錢财物搶掠一空,貝和宇的這番舍已為人的無私舉動,被當地百姓交口稱贊,貝家藥行的名聲也愈發響亮。

到了雍正乾隆年間,貝慕庭執掌家族後,讓貝氏家族真正成為了蘇州豪門。貝慕庭在前人的基礎上,整合家業,擴大規模,讓貝家藥行響徹整個蘇州。除了經商,貝慕庭還是一位慈善家,每逢旱災和饑荒,他将自家的存糧以極低的價格賣出,救助災民。

中國百年貴族:蘇州貝家,傳承20代富貴不減,族人非名門不娶蘇州貝氏的起源,以草藥生意發家清末民初貝氏後人的代表——貝理泰、貝潤生貝聿銘也是貝氏家族的後人貝氏家族綿延百年,注重教育乃是立家之本結語

作為大富豪,難免會有人找他借錢,時間長了貝慕庭積攢了一大堆借條,60大壽時,他當衆将成堆的借條全部燒毀,消除了上萬兩白銀的債務,後來又拿出錢财給家仆長工等下人"發福利"。如果說此前的貝家隻是經商巨富的話,那麼在貝和宇時期,貝家則是真正意義上的豪門。

<h1 class="pgc-h-arrow-right">清末民初貝氏後人的代表——貝理泰、貝潤生</h1>

時間來到清朝末年,經過了幾百年的繁衍和發展,已經傳到了第13代。在這一輩人中,最出名的要數貝聿銘的祖父貝理泰和有着"顔料大王"之稱的貝潤生。

貝理泰早年曾經參加科舉考試中了秀才,後成為蘇州府學的貢生,本來可以走上為官之路,但是後來清廷覆滅,他也就回到了老家打理家産,真的是"被迫回家繼承家産"。

中國百年貴族:蘇州貝家,傳承20代富貴不減,族人非名門不娶蘇州貝氏的起源,以草藥生意發家清末民初貝氏後人的代表——貝理泰、貝潤生貝聿銘也是貝氏家族的後人貝氏家族綿延百年,注重教育乃是立家之本結語

貝聿銘(左一)全家福

1915年,貝理泰用手中的積蓄,入股了上海商業儲蓄銀行,正式邁入了金融界,後來又擔任過董事成員和蘇州分行的經理。貝理泰也是我國第一家新興旅行社的創辦人,在金融界有着重要地位。

貝潤生16歲來到上海瑞康顔料行做學徒,12年後店主去世,他接任了經理一職。一戰爆發後,貝潤生通過賣德國顔料賺了一大筆錢,而後便開始四處投資,如今上海四川南路的金陵大樓便是當年他投資建造的。

貝潤生對社會的貢獻,在于他的顔料工廠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而且帶動了顔料業的發展,而對于貝氏家族來說,他最大的貢獻,便是為貝家修建了獅子林。

中國百年貴族:蘇州貝家,傳承20代富貴不減,族人非名門不娶蘇州貝氏的起源,以草藥生意發家清末民初貝氏後人的代表——貝理泰、貝潤生貝聿銘也是貝氏家族的後人貝氏家族綿延百年,注重教育乃是立家之本結語

如今的獅子林

1917年,貝潤生買下了曆代獅子林及其周邊地區的土地,後曆時多年,投資近百萬銀元,将獅子林修繕完畢,這也是我們如今看到的獅子林的面貌。在獅子林中,貝潤生修建了貝氏宗祠,還修建了貝氏義莊,幫助貝氏族人。新中國成立後,貝氏家族将獅子林捐獻給了國家,這一私家園林得以展現在社會大衆面前。

<h1 class="pgc-h-arrow-right">貝聿銘也是貝氏家族的後人</h1>

我們熟知的建築大師貝聿銘,是家族的第15代子孫,他的父親貝祖贻是第一個打破外國人壟斷中國外彙彙兌的人,曾經擔任中國銀行董事,後來移居美國,1982年去世。

中國百年貴族:蘇州貝家,傳承20代富貴不減,族人非名門不娶蘇州貝氏的起源,以草藥生意發家清末民初貝氏後人的代表——貝理泰、貝潤生貝聿銘也是貝氏家族的後人貝氏家族綿延百年,注重教育乃是立家之本結語

北京香山飯店

貝聿銘的事迹廣為人知,作為近代中國最著名的建築設計師之一,他的作品遍布全球:法國盧浮宮玻璃金字塔、中國北京香山飯店、美國國家美術館、德國曆史博物館、日本新秀美術館等等,他被稱為"現代建築的最後大師"。

如今的蘇州貝氏家族,據估計已經傳承到了第20多代,貝聿銘的幾個兒子,同樣是世界聞名的建築大師。長子貝定中是一名城市規劃師,可惜去世較早,次子貝建中分别于1968年和1972年獲得了哈佛大學的實體學士和建築學碩士學位,曾參與設計蘇州博物館等諸多項目。

中國百年貴族:蘇州貝家,傳承20代富貴不減,族人非名門不娶蘇州貝氏的起源,以草藥生意發家清末民初貝氏後人的代表——貝理泰、貝潤生貝聿銘也是貝氏家族的後人貝氏家族綿延百年,注重教育乃是立家之本結語

貝聿銘和三子貝禮中以及孫女

三子貝禮中同樣是哈佛大學的建築學碩士,并且和兄長建中一起創辦了"貝氏建築事務所",如今的他同樣是一名優秀的建築設計師,2017年還代表事務所與清華大學建築設研究院達成合作。

<h1 class="pgc-h-arrow-right">貝氏家族綿延百年,注重教育乃是立家之本</h1>

蘇州貝氏家族能夠綿延百年,人才輩出的緣由,與他們的家風祖訓是分不開的。但令人驚訝的是,貝氏祖訓隻有短短的30個字:"以産遺子孫,不如以德遺子孫,以獨有之産遺子孫,不如以公有之産遺子孫。"這句話意思簡單明了,說的也并不是十分深奧的道理,但這就是貝氏家族的祖訓。

除了祖訓,還有一個原因是貝氏家族的子孫在選擇配偶時,會格外地謹慎,在貝聿銘的傳記中,曾經提到以往的貝氏族人"非名門不娶",這裡的名門,并非是全部指代出身,而且還包含了在教育上的理念。如貝聿銘的母親莊蓮君,是清朝末代國子祭酒的千金,精通琴棋書畫,溫柔賢惠。

中國百年貴族:蘇州貝家,傳承20代富貴不減,族人非名門不娶蘇州貝氏的起源,以草藥生意發家清末民初貝氏後人的代表——貝理泰、貝潤生貝聿銘也是貝氏家族的後人貝氏家族綿延百年,注重教育乃是立家之本結語

貝聿銘父親貝祖贻和蔣士雲

莊氏去世後,貝祖贻繼娶了蔣士雲,她是"北京四美人"之一,出身外交世家。貝聿銘自己的太太陸書華,則是畢業于宋氏姐妹就讀的衛斯理學院,其父親是麻省理工的工程師,外公張蔭棠,是清朝末代駐美公使。

這樣"非名門不娶"的好處顯而易見,因為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對一個家庭來說,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她對丈夫和孩子,甚至是孫輩都有着深遠的影響,這正是"一個女人能夠影響三代人"的道理。

中國百年貴族:蘇州貝家,傳承20代富貴不減,族人非名門不娶蘇州貝氏的起源,以草藥生意發家清末民初貝氏後人的代表——貝理泰、貝潤生貝聿銘也是貝氏家族的後人貝氏家族綿延百年,注重教育乃是立家之本結語

貝聿銘和夫人陸書華

但這隻是表面的原因,真正讓貝氏家族經久不衰的原因還是因為注重對後代的教育。金錢和财富終究會逝去,唯有品德和文化源遠流傳,注重後代子孫的道德品質修養,這也是為什麼家族祖訓雖然言簡意赅,但卻能保貝氏家族曆經百年而不衰。

<h1 class="pgc-h-arrow-right">結語</h1>

回首貝氏家族的曆史,我們不難發現教育才是真正能夠決定一個人的因素,但在當下應試教育的模式下,有多少家長認為,考了高分,上了好大學,就是最大的成功。為了将孩子送完名校,不惜花重金買學位房、報名師輔導班,這真的教育該有的樣子嗎?

雖然确實有很多學子從應試教育中走出,成就事業,但是這絕不代表着我們就應該忽視了素質教育,而且那些被媒體大肆宣揚的聯考狀元,若深究他們的成長軌迹,便可發現他們并不單單是應試教育的産物,更是家庭教育和環境的潛移默化。

中國百年貴族:蘇州貝家,傳承20代富貴不減,族人非名門不娶蘇州貝氏的起源,以草藥生意發家清末民初貝氏後人的代表——貝理泰、貝潤生貝聿銘也是貝氏家族的後人貝氏家族綿延百年,注重教育乃是立家之本結語

毛坦廠中學的教室

可以說,他們考高分,不是因為他們能去考高分,而是自身優秀的素養下,所産生的附加屬性,不是"我考高分,是以我優秀",而是"因為我優秀,是以有高分"。

好的教育,是各個方面的,絕不隻是單單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是力求培養一個完整、完善、完全的人,人字雖隻有一撇一捺,但想要寫好他,卻需要每個個體用一生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