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前病蟲害的發生情況
1、棉葉螨:受近階段降水和氣溫波動的影響,棉葉螨在雜草上數量較前期有所減輕,發展比較緩慢;據調查,5月22日在棉田發現中心株,較曆年推遲了7--10天左右,接近近年。目前的氣候不利于棉葉螨的發生。

2、蚜蟲:據觀察,5月11日在田外雜草(駱駝刺)零星發現棉黑蚜,發生量接近近幾年,小于較曆年。據近期田間調查,5月22日棉黑蚜進入棉田,以中心株在棉田零星發生。
3、棉鈴蟲:據燈誘和田間調查,5月10日開始羽化,羽化期接近近年,較曆年推遲了一周左右;5月21日在田外龍葵、苘麻上有零星卵粒。目前在棉田還未發現棉鈴蟲的卵。
4、天敵情況:據據燈誘與田間觀察,目前天敵主要以草蛉、姬蜂、獵蝽在田外雜草上活動。天敵數量較曆年略偏少。随着氣溫的上升和棉花的生長發育,6月初天敵陸續進入棉田。
二、近期氣候因子與病蟲害發生的關系
1、氣候因子
5月中旬氣候概況
5月中旬我區的平均氣溫為16.3℃,與曆年同期相比偏低3.7℃,與去年同期相比偏低2.9℃。
5月中旬我區降水量22.0mm,與曆年同期相比偏多3倍,與去年同期相比偏多3成。
5月中旬主要天氣過程:13日白天到14日夜間墾區普遍小雨,16日至17日墾區大雨,121團場降水量達21mm, 4到5級西北風,瞬時風速達6到7級,并伴有沙塵。
5月下旬天氣預報:
預計:5月下旬我區的平均氣溫為20.0℃左右,與曆年同期相比偏低1.7℃左右;與去年同期值相比偏高0.4℃左右。
5月下旬我區的降水量為9.0mm左右,比曆年同期偏多5成左右;比去年同期明顯偏多。
三、下階段病蟲害發生趨勢預測
(1)棉葉螨:随着氣溫的逐漸回升,預計:6月國中心株地塊不斷增加,棉葉螨将迅速棉田發生危害。
(2)蚜蟲:目前的氣候條件和作物的發育有利于蚜蟲的發生發展,各機關嚴密監測該蟲的發生情況。預計:6月上旬出現棉蚜中心株。
(3)棉鈴蟲:預計羽化高峰期在5月底,并在棉田、雜草上大量産卵。
(4) 棉花苗期病害:由于氣溫逐漸回升,目前爛根病的發生已得到緩解,個别發病重、發育遲緩的地塊,建議各機關加強中耕,提高地溫,抑制病害發生。
四、近期綜防建議
由于近期氣溫開始回升,有利于各種蟲害的發生,針對目前各種病蟲害發生情況提出以下建議:
1、根據目前發生情況,各機關要加強病蟲害調查工作,及時掌握各種病蟲害發生
動态。
2、加強棉田棉葉螨中心株的調查和防治工作,發現棉葉螨中心株插上标記,對已經發現棉葉螨中心株地塊使用專性殺螨劑進行防治,藥劑可使用:阿維菌素+四螨嗪、阿維菌素+噻螨酮進行點片防治,禁止使用廣譜類農藥。
3、做好頻振式殺蟲燈誘殺越冬代棉鈴蟲的工作:1.有效壓低一代棉鈴蟲幼蟲數量,越冬代成蟲儲存好上交植保站。2.加強一代棉鈴蟲棉田、麥田和玉米誘集帶等作物的落卵量調查監測工作。及時掌握越冬代成蟲和一代幼蟲的發生數量,百株累計卵量達到6粒或百株幼蟲2頭時可使用藥劑進行防治。
4、密切監測棉田蚜蟲及棉蚜的發生發展動态,對棉田内外的棉黑蚜要加強調查,發現中心蚜源,局部蟲口密度較大,卷葉或流油時要進行點片防治,盡量避免大面積噴霧。防治用藥:啶蟲脒、吡蟲啉等。
5、加強葡萄病害和小麥病害的調查,提前預防,防止病害的發生。
6、做好玉米稭稈的粉碎工作,減少玉米螟的羽化。壓低田間落卵基數。
7、加強農藥安全日常管理和藥劑包裝安全處置,堅持科學的輪換使用農藥。
來源:第八師下野地墾區121團中心病蟲測報站,圖文編輯:天山植保,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