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中蜂的遇到養意蜂的,中蜂就會被意蜂盜垮,這是很多中蜂人堅持認為的。似乎意蜂就是中蜂的天敵,是不共戴天的。可意蜂中蜂都是一樣采花釀蜜的蜂,都是勤勞可愛的小蜜蜂,都能為人類做貢獻。意蜂優良的特性讓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有些養中蜂的人也開始養意蜂,有人中蜂意蜂同養也成功了。這就令人深思了,中蜂人和意蜂人不能和平相處,為什麼中蜂和意蜂能夠同養呢?
中蜂是中國傳統的蜜蜂,意蜂是國外引進的蜜蜂,有些人就想當然地認為中蜂就像中國人一樣勤勞,善良,意蜂就像外國人一樣野蠻無理。實際上對中蜂意蜂了解的人都知道,中蜂還保留着原有的野性,領地意識強烈,性情暴躁,攻擊性強,盜性強。而意蜂經過人工長期養殖,不斷改良蜂種,已經喪失了野性,性情比中蜂溫順,也不愛打架偷盜。意蜂隻要管理得當,不擔心蜂群間的打鬥和盜蜂,是以養殖意蜂可以成排密集擺放蜂箱。而中蜂是不能把蜂箱密集擺放的,中蜂愛打鬥愛偷盜,是不能有相鄰的鄰居。

是以,意蜂盜中蜂并不是意蜂愛偷盜的特性造成的。意蜂不是在蜜粉源枯竭時,是不容易發生盜蜂的。意蜂不會随便偷盜相鄰蜂群的蜜糖,當然也不會費勁地去偷盜遠方中蜂群的蜜糖。意蜂群發生盜蜂是蜂群有挨餓的恐慌才會引發,隻要保證蜂群蜜糖充足,就不會發生盜蜂,當然就不會盜中蜂群蜜糖。意蜂盜中蜂是養蜂人管理造成的,隻要注重管理,意蜂中蜂同養是完全可能的。
當然,意蜂群在别人的手裡,怎樣管理蜂群别人無法做主。如果真的讓意蜂群有饑餓的恐慌,盜蜂就會發生。遇到中蜂群,就會很容易的盜入。有的人認為意蜂容易盜入中蜂群,是因為意蜂工蜂的個兒與中蜂雄蜂一樣大,翅膀扇動頻率相似,是以中蜂無法識别意蜂,就能輕易的盜入。這個理論是某位專家提出來的,而且有視訊作證,很多人也十分認可。但是,大家應該明白,蜜蜂從來是不靠翅膀煽動頻率來識别是不是本群的蜜蜂。蜜蜂有敏銳的嗅覺,能輕易地通過氣味就能識别出是不是本群的蜜蜂。蜜蜂身上的資訊素能夠清楚地表明,是工蜂還是雄蜂,是自己蜂群的蜂還是其他蜂群的蜂?這種識别方式中蜂意蜂是一樣的,中蜂不可能把意蜂當做雄蜂,不可能無從識别意蜂而任由進入蜂巢。
那麼為什麼意蜂盜中蜂就能輕易得手,中蜂完全沒有防禦的能力呢?主要還是實力懸殊太大造成的。意蜂繁殖能力強,能夠養出強盛蜂群。一個标準的意蜂群蜂數可能是中蜂群的幾倍甚至幾十倍,而且意蜂個大,隻要意蜂群想想盜入中蜂群,中蜂是根本沒有還擊能力的。當意蜂打敗守衛蜂攻入蜂巢以後,中蜂群就很容易崩潰,放棄抵抗,任由意蜂盜蜜。因為混亂的蜜蜂資訊素會擾亂蜂群正常的秩序,蜂群的防禦功能會降低失效。這一點在同種蜂群間也會展現,比如中蜂群盜中蜂群,一強一弱,弱群會很快放棄抵抗,任由盜蜜。如果蜂群強弱不一,盜蜂就更容易發生,這是中蜂意蜂都存在的現象。
這裡可能有人就要說了,馬蜂在攻入蜂巢時,為什麼蜂群會拼死反抗,不會退縮呢?那是因為馬蜂是蜜蜂的天敵,在蜜蜂的基因裡都刻入對馬蜂的敵視,每一隻工蜂都明白,絕不能讓馬蜂攻入蜂巢。馬蜂攻入蜂巢時,工蜂會拼死抵抗。中蜂巢門小,馬蜂不能直接進入時,工蜂還會在巢門内防禦馬蜂,無論任何時候都不會任由馬蜂進入蜂巢的。
意蜂和中蜂雖然不同種,但它們是同宗,是同屬于蜜蜂科的。他們之間并沒有敵視的基因,能打就打,打不過就投降,這就造成意蜂很容易盜入中蜂群。這一點是與馬蜂有本質的差別,意蜂并不是中蜂的天敵,這是弱國對強國的妥協罷了。
是以中蜂人也不要敵視意蜂,不要把意蜂當做強盜。意蜂并不愛打架,并不愛偷盜,比中蜂更加勤勞。造成意蜂盜垮中蜂的情況,是養蜂人管理不當造成的,隻要注意以下幾點,就能完全避免。
一,在蜜源不充足的時候,意蜂群與中蜂群一定要相隔3公裡以外。養蜂人之間一定要協商解決,不能無序放蜂。
二,意蜂群一定要保證蜜糖充足,在蜜源枯竭前,就要讓蜂群留足蜜粉,及早飼喂。
三,中蜂群要縮小巢門,修補好蜂箱破洞縫隙,讓中蜂群有能力擋住盜蜂。實在有意蜂來犯,巢門口可以安上花粉脫粉器。這樣中蜂可以進入蜂巢,意蜂就不能進入空蜂巢,就能防止盜蜂發生。
最後再次提醒養蜂人,中蜂意蜂隻有和平相處,才能使中國蜂業進步,才能使中國蜂蜜市場穩定,大家的日子才好過。作為養蜂人,對中蜂意蜂都應該有所了解,這樣才能互相了解,互相尊重。也能夠互相借鑒學習,提高養蜂技術。中蜂意都是勤勞的小蜜蜂,中蜂人意蜂人也應該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