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無暇赴死”後,丹尼爾·克雷格時代完美落幕:他曾改變人們對007的傳統認知

16年,五部作品,超過32億美元票房收入。英國演員丹尼爾·克雷格将在10月29日上映的《007:無暇赴死》中最後一次扮演超級特工詹姆斯·邦德。2005年首次以新任邦德身份亮相時,克雷格被外界質疑履曆不夠、外形不符,他最終憑借對邦德細緻而複雜的诠釋赢得口碑。《無暇赴死》已是第25部“007”系列作品。在充滿超級英雄、社會語境已全然不同的2021年,我們還需要一個穿梭在跑車、女人、槍林彈雨中的超級特工嗎?

“無暇赴死”後,丹尼爾·克雷格時代完美落幕:他曾改變人們對007的傳統認知

丹尼爾·克雷格初登場

“無暇赴死”後,丹尼爾·克雷格時代完美落幕:他曾改變人們對007的傳統認知

沒有人喜歡丹尼爾·克雷格。2005年首次以新任“詹姆斯·邦德”身份亮相記者會時,克雷格被安排乘坐皇家海軍陸戰隊快艇前往現場。倫敦的天氣有些陰沉,他在西裝外套了一件救生衣。在場媒體事後紛紛嘲笑:銀幕上最酷的間諜怎麼能穿救生衣?

“無暇赴死”後,丹尼爾·克雷格時代完美落幕:他曾改變人們對007的傳統認知

“他穿着救生衣,顯得很笨拙,而且臉色發青。”英國《每日郵報》毫不客氣地評論。BBC新聞網的評論員說那場新聞釋出會的氣氛“非常尴尬”,迎接克雷格的是記者們“你會放棄金發嗎?”“你有在家偷偷練習招牌台詞嗎?”這樣有些不懷好意的提問。“他叫平淡,詹姆斯·平淡(James Bland)。”《倫敦每日鏡報》拿諧音梗嘲笑之後,又在坊間找到一個真名詹姆斯·布蘭德的觀衆。“我能演得比克雷格更好。”這個觀衆不留情面地說。“他絕對是史上最無聊的邦德。”反對他的觀衆注冊了網站,分别叫“邦德不是金發”和“丹尼爾·克雷格不是邦德”。

“我想在這個角色身上留下屬于自己的印記。”克雷格在2005年的新聞釋出會上說。在他的演繹下,邦德更有血有肉、更有情感也更現代,在最新007系列作品《無暇赴死》中,頭頂“007”這個招牌的甚至不再是邦德,而是非裔演員拉什娜·林奇扮演的女特工。16年後,克雷格已經成為曆史上扮演邦德時間最長的演員。在《無暇赴死》全球首映現場,迎接他的早已不是虎視眈眈的媒體。當他身穿桃紅色西裝外套亮相時,粉絲、攝影師在對面大聲呼喊。“丹尼爾!看這邊!”“丹尼爾!我們愛你!”

“無暇赴死”後,丹尼爾·克雷格時代完美落幕:他曾改變人們對007的傳統認知

▲《007:無暇赴死》全球首映禮。

四部007作品,全球票房32億美元。克雷格如今被媒體評價為“史上最成功的007”,沒人記得2005年那場尴尬的記者會。10月29日,《007:無暇赴死》在國内上映。在影評網站“爛番茄”上,《無暇赴死》保持84%的專業好評率,娛樂媒體稱它是“克雷格時代最完美的落幕”。“在克雷格的第五部邦德作品中,我們非常清楚,誰是最好的007。”《波士頓環球報》評論。“他叫克雷格,丹尼爾·克雷格。”

“最糟糕007”翻身記

“無暇赴死”後,丹尼爾·克雷格時代完美落幕:他曾改變人們對007的傳統認知

“從他被選中接替皮爾斯·布魯斯南擔任007的那一刻起,克雷格就被認為絕不是這個角色的上佳人選。”《紐約時報》寫道。“人們認為他長得太粗狂,電影履曆太薄,頭發顔色太淺。”克雷格回憶,他一度以為自己被邀請試鏡的是《皇家賭場》裡某個出場不久就會被007幹掉的“炮灰”。接到邀請出演的确認電話時,他做的第一件事是“坐下來喝一杯緩緩”。這是2004年,“007”系列制作人邁克爾·威爾遜和芭芭拉·伯克利耗費兩年時間,尋找一個更真實、更人性化的邦德,希望将這個史上最賣座的電影系列帶入新社會語境中。在他們的設想下,新的007不再是一個能從各種打鬥場景中遊刃有餘脫身、西裝永遠幹淨、永遠保持風流微笑的角色。

克雷格是以在200多名男演員中脫穎而出。在制作人看來,他能給007帶來的是不同于前幾任演員的粗糙質感。《華盛頓郵報》形容,克雷格看起來更像“在鐵籠子裡格鬥的鬥士,而不是穿着燕尾服,駕駛阿斯頓·馬丁的紳士”。

“無暇赴死”後,丹尼爾·克雷格時代完美落幕:他曾改變人們對007的傳統認知

▲曾飾演007的愛爾蘭演員皮爾斯·布魯斯南。

在出演《皇家賭場》之前,克雷格隻演過幾部獨立電影,沒什麼名氣。他來自英國柴郡,父親在鎮上開酒吧,母親和姐姐是戲劇愛好者。年幼時他常陪她們上戲院看演出。克雷格的童年過得并不算幸福。父母離婚後,他和姐姐跟随母親搬到治安情況較差、房租便宜的區域生活。他經常考試不及格,還被同學霸淩,過得很不開心。因為接觸了母親的演員朋友,克雷格從小就有表演夢。成年後,他義無反顧地丢下一切,搬到倫敦尋找演藝機會。柴郡的人形容,克雷格很接地氣,“不把自己當作大明星”,成名後不忘回家到父親的酒吧社交,誰都能在酒吧和他聊天,有時他還會參加酒吧組織的問答大賽。“他每次都喝英國特産健力士啤酒,從不點(007招牌雞尾酒)馬天尼。”一個酒吧常客對當地報紙說。

接演《皇家賭場》時沒有名氣,克雷格還是對表演極為認真。為了最好的視覺效果“一周訓練八天”。在扮演007期間,他摔斷一條腿,另一隻腳的腳踝嚴重受傷。接演《皇家賭場》前還有恐高,但“開拍之後我就不能再恐高了”。他說最終打動自己出演邦德的不是這個系列的名氣,而是《皇家賭場》的劇本。在這部作品中,制作人試圖通過伊恩·弗萊明的第一部邦德系列小說《皇家賭場》來還原“邦德變成邦德之前的樣子”。在遊刃有餘地穿梭于女性、跑車與高科技裝備之前,邦德經曆了什麼?

“無暇赴死”後,丹尼爾·克雷格時代完美落幕:他曾改變人們對007的傳統認知

“我希望自己扮演邦德的這些年讓他有了許多改變。”克雷格今年9月在雜志采訪中回憶。“我盡量不在心裡批判他。他有很多缺點,他對這個世界與對女性的态度是有問題的。我認為這很有趣。我們應對這種特質的方法是盡量安排強勢的女性角色,讓他與她們對抗。”在《皇家賭場》中,自大的邦德被女主角維斯帕斥責,拒絕與他同乘一部電梯,因為“電梯容不下你和你的自大”,服毒後還需要靠維斯帕拯救。“要搖的還是攪的?”當酒保對邦德抛出這個标志性問題時,克雷格版的邦德回答:“你覺得我在乎嗎?”

“我盡量把邦德想成一個普通角色,”克雷格曾說,“雖然這很難。”在《無暇赴死》之前的四部作品中,邦德戀愛又失戀,第一次在銀幕上哽咽。風流的笑容消失,他變老了,被要求參加體測,甚至陷入“我到底還能不能幹這一行”的自我懷疑與狼狽中,他向觀衆展現了一種人的脆弱。

“無暇赴死”後,丹尼爾·克雷格時代完美落幕:他曾改變人們對007的傳統認知

▲《007:無暇赴死》劇照。

“《皇家賭場》裡沒有Q博士制造的各種高科技小玩意,沒有俏皮話。克雷格在電影開頭開着一輛福特轎車出場,被誤認作停車員……這也是第一次,詹姆斯·邦德的身材成了人們欣賞的對象。”英國《GQ》雜志寫道。正是這種改變讓《皇家賭場》一炮而紅。許多影評人稱克雷格的演繹更符合弗萊明筆下的邦德,冷漠,生活過得一塌糊塗,充滿人性缺點。參加《無暇赴死》劇本編寫的英國編劇、演員菲比·沃勒-布裡奇評價,正是克雷格為邦德注入了複雜性,“将一個幻想中的角色置于真實情景中。這是我們過去沒有意識到的,在動作場面與誇張場景中錯過的精彩”。

詹姆斯·邦德在2021

“無暇赴死”後,丹尼爾·克雷格時代完美落幕:他曾改變人們對007的傳統認知

“我甯願親手把這塊玻璃打碎,讓它割破我的手腕,也不想再演007了。”2015年出演《007:幽靈黨》之後,克雷格曾這樣對媒體開玩笑。他一度厭倦了高壓的拍攝環境,轉而制作拍攝《利刃出鞘》這樣的推理劇情片。《幽靈黨》之後,克雷格多次希望告别邦德這個角色。最終讓他點頭出演《無暇赴死》的除了2500萬美元的高額片酬,還有“讓邦德有圓滿結局”這樣的想法。克雷格在《無暇赴死》媒體釋出會上形容,出演這部作品隻是為了“給16年前開啟的新章一個完美落幕”。在這部新作中,已經退休五年的邦德重新出山執行任務,還遇到了繼承007執照的新任女特工諾米。2020年米高梅宣布新任007是非裔女特工時曾引發大量讨論。“邦女郎”長期被視作扁平的性符号,影迷日益質疑邦德是不是有厭女症。這時選擇女性來擔任新007,似乎是系列為了跟上社會變化腳步做的改變。克雷格在《紐約時報》采訪中說,自己完全不在乎誰是下一任邦德,無論什麼種族、性别,“與我無關,我隻能送上祝福”。

“無暇赴死”後,丹尼爾·克雷格時代完美落幕:他曾改變人們對007的傳統認知

▲繼承007執照的新任女特工諾米。

“在這16年中,英國——某種程度上是邦德代表的東西——也經曆了非同尋常的動蕩與自我懷疑。#Metoo出現了,我們不再分得清誰是好人,誰是壞人。”《GQ》雜志寫道。2006年,《皇家賭場》中就有關于“9·11”事件的映射。制片人伯克利回憶,在恐襲事件之後,像1979年《007:太空城》那樣拍攝“上天入地”的誇張探險故事已經不适用。《皇家賭場》是以第一次出現了關于資助恐怖分子、發動襲擊的話題。到了《無暇赴死》,公開反對脫歐、捐錢支援美國民主黨政治家伯尼·桑德斯的克雷格毫不猶豫地承認:“特朗普當然存在于這部電影裡。我們努力不讓他的身影出現,但他、脫歐、俄羅斯對别國的政治操縱,都在這部影片中。邦德代表了一種在今天努力工作,完成任務,但不需要任何宣傳的人。”

“邦德系列電影很像一個無限循環。”《滾石》雜志評論,“每一部隻有表面上的不同。根本上是相同的。”戰無不勝的超級特工,一次又一次完成拯救世界的任務。在超級英雄統治大銀幕的2021年,Vox新聞網就評論,邦德已經跳出傳統動作片模式,從五部電影的節奏設定到他說出經典台詞的時機,都越來越像《蝙蝠俠》或者《鋼鐵俠》這樣的系列。

“無暇赴死”後,丹尼爾·克雷格時代完美落幕:他曾改變人們對007的傳統認知

▲曾飾演007的蘇格蘭演員肖恩·康納利在片場。

“007系列曾得益于它産生的時代,他與邪惡的超級大國、恐怖分子及環境災難做鬥争。但在今天,詹姆斯·邦德還有什麼值得講述的故事嗎?他是一個時代的産物。在這個時代裡,人們想象世上有保守最高秘密的間諜為政府利益、為所有人服務。今天,網絡為陰謀論者提供了足夠的素材。在許多人心中,他們自己才是那個擊敗邪惡勢力的愛國者。邦德這樣一個穿着燕尾服的超級英雄,也許已經不再适應這個時代。”Vox新聞網寫道。在克雷格為邦德拍攝的最後一個鏡頭中,他的确穿着燕尾服,獨自走在倫敦街道上,随後跑了起來,最終消失在夜色裡。他身邊有霧:“仿佛在對我說,再見,我要走了。”

來源:iWeekly周末畫報

聲明:智慧煙台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歡迎私信聯系更正、删除,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