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雙減”政策下,教師資格證考試為何還是這麼火?

作者:關關一直在奮鬥

今日2021下半年教師資格證考試拉開序幕,河南報考56.06萬人,相當于每年聯考人數的一半。

“雙減”政策的打壓讓數百萬教培老師失業,然而教師資格證的報考人數卻在逐年增加,不得不說,教室相對的穩定、安逸工作成為了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首選。

“雙減”政策下,教師資格證考試為何還是這麼火?

“以後說什麼也不當老師”,這可能是很多學生進入大學之後的心聲,然而,現實卻總是會給你緻命一擊,從大三開始,就跟室友一起偷偷備考教資,問及不是說不想當老師的時候,回答永遠是,多個證書多條退路。

你看,教師不是你的首選,隻是你在衆多不得已之後的一個退路。

大學舍友小張就曾坦言,大四首要目标是考研,考不上就去電視台,實在不行自己有教師資格證,回老家當老師。這幾乎是百分之八十大學生的想法,也是很多非師範生考教資的初衷。

“雙減”政策下,教師資格證考試為何還是這麼火?

我的教師資格證是大學跟舍友一起考的,當時沒有目标也沒有方向,就考了一個冷門的國中思想品德,因為當時壓根也沒想着當老師,隻是想證明自己有能力考這個證。

畢業後進入傳媒公司上班,輾轉兩個公司之後碰到疫情,最終不得不向生活低頭,選擇了教學。不同的是,我沒有去學習,而是選擇了教培機構,最初的目的是為了離家近一點,賺錢多一點,但是工作也是累了不止一點點。

可是你永遠猜不到生活的軌迹會走到哪一步,今年突如其來的“雙減”給了教培機構緻命打擊,同僚們紛紛下崗,兜兜轉轉,想起自己除了教學好像其他的已經不會做了。

于是同僚們紛紛轉向學校,公立也好,私立也罷,首要的敲門磚便是教資。

“雙減”政策下,教師資格證考試為何還是這麼火?

不同于教培機構的選拔機制,有經驗、有學曆、或者有能力的,入職後一年内取得教資即可,學校的招聘教師資格證是第一的,沒有證,很難踏足,于是也衍生出大批失業的教陪人員加入到考證大軍。

其實相較于今年的教資考試,下個月的公務員國考才是今年最值得關注的,從兩萬人競争阿裡郵局的一個崗位,到河南山東的考公打戶,面對着社會的種種變革,穩定成了越來越多人對生活的妥協。

“宇宙的盡頭是考公”“不孝有三,無編為大”這或許是網友對于越來越多人考公、考編的戲谑,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能“為國效力”的年華,還是要珍惜和拼搏一把,畢竟你還年輕。

我是關關,點選首頁檢視更多精彩文章和視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