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王毅通過答記者問昭告世界:台灣的未來除了與大陸實作統一,沒有其它的前途</h1>
昨天的新聞說,王毅外長在羅馬參加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就近日美國等個别國家宣稱支援台灣“積極、有意義地參與聯合國體系和國際社會”答記者問 。他強調一個中國的曆史和法理事實不容挑戰,14億中國人民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程序不可阻擋。台灣的未來除了與大陸實作統一,沒有其他的前途。台灣除了作為中國的一部分,沒有其他的國際法地位。
王毅有一句話,很經典,對美國和台獨分子也很打臉,那就是:“他們在50年前就阻攔不了一個中國原則,在21 世紀的今天更不可能得逞。”如果一意孤行,必将為此付出應有的代價。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
王毅外長在二十國集團峰會期間,借着答記者問的機會,斥責美國和台灣頻繁挑戰一個中國原則,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這番話,很硬氣,很堅決,也很有說服力。
如果把王毅外長的這番話,與另外兩條新聞結合起來讀,大家一定會覺得更過瘾。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6">大陸和台灣都開始預後安排</h1>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正是因為台灣在美國的支援下,頻繁挑起事端,破壞台海和平穩定,大家都知道,這一場戰鬥遲早不可避免,因而大陸和台灣都開始了預後安排。
台灣趕着制訂群眾戰時求生手冊
台灣各大網站上目前流傳着不少“群眾戰時求生指南”,這些“求生指南”不是官方制作的,但是流傳非常廣泛。相關的新聞報道沒有分析其中的原因,但大體不外乎三個原因:
一是台灣群眾都知道蔡英文這樣作下去的嚴重後果,那就是戰争不可避免。想一想,在這之前的台灣民調中,綠營和親綠的民調機構可都是有資料、有分析,言之鑿鑿地說大多數群眾不相信大陸會對台灣動武,說大陸不想打、不能打、不敢打,關鍵是有美國的支援,大陸即使打也打不赢。這才沒過去多久,“群眾戰時求生指南”廣泛傳播,已經清楚地說明了群眾人到底是怎麼看待兩岸局勢了。
二是台灣群眾都知道一旦開戰,必然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因而都在為戰争的到來擔心、害怕。兩岸沖突一旦訴諸武力,首當其沖的肯定是台灣島呀,受到傷亡的肯定是台灣軍人和平民百姓呀,能不擔心嗎,能不害怕嗎,能不趕緊搜集、準備點求生知識和逃命方法嗎?
《台灣平民的戰争求生手冊》(非官方版)
三是人人都有求生的欲望,群眾如此,政客亦然,蔡英文也多次進行逃跑演練。在島内流傳最廣的是《台灣平民的戰争求生手冊(非官方版)》,該書作者根據自己對解放軍行動的猜測,提供了不少應對空襲、地面戰争的求生建議。
因為網上求生手冊的廣為流傳,國民黨籍“立委”廖婉汝在“立法院”的專項會議質詢中,就對台灣當局提出了官方是否會制作“平民求生指南手冊”問題。對此,台灣防務部門負責人邱國正回應,此類手冊正在制作中,該項工作将于明年3月完成。
正是在這種嚴峻的局勢下,島内爆出蔡英文想要逃跑的消息。台灣著名時事評論員邱毅,針對這一爆料分析說,蔡英文就是在掩耳盜鈴、自欺欺人,就是在玩火。由于台灣的選舉制度,蔡英文的任期隻剩下不到三年的時間,她一撐完了任期人就走了,而她引起的台海緊張局勢,其後果都是由島内群眾來承擔。結合她在任這幾年已經反複進行過十幾次的逃跑演練的前科,關于蔡英文要逃跑的消息八成不是空穴來風。
大陸的安排是,統一背景灣财政收入用于改善民生
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副主任劉軍川,前天在第四屆“國家統一與民族複興”研讨會上表示,廣大台灣同胞要看清祖國統一、民族複興既是大義,更具大利。統一後,不僅台灣的和平安甯将充分保障,經濟發展也将得到充分增進,民生福祉将充分提升,台灣的财政收入盡可用于改善民生。台灣同胞在國際上腰杆會更硬,共同參與全球治理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
劉軍川在國家統一與民族複興研讨會上
劉軍川分析了兩岸統一後,台灣同胞将怎樣從中受益?他說,統一後,台灣的和平安甯将得到充分保障,台灣同胞的生活方式、私人财産、宗教信仰、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所有擁護祖國統一、民族複興的台灣同胞将真正當家作主,參與台灣治理和祖國建設,盡享發展福祉與複興榮耀。
他從四個方面描繪了兩岸統一背景灣的經濟社會前景。一是台灣的經濟發展将得到充分增進,産業鍊供應鍊更加穩定通暢。二是台灣同胞的民生福祉将得到充分提升,台灣的财政收入盡可用于改善民生。三是台灣的文化創造将得到充分發揚,在中華文化根脈的滋養浸潤中更加枝繁葉茂、煥發光彩。四是台灣同胞的對外交往将得到充分拓展,在國際上腰杆會更硬、底氣會更足,更加安全,更有尊嚴。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8">對比大陸和台灣預後安排,高下立見</h1>
如果把大陸和台灣當局的預後安排做個對比,那就更有意思了。
台灣立足于群眾求生,大陸立足于民生福祉。
台灣的求生手冊教給大家的是:“戰争威脅”到來時,群眾如何做,才能僥幸保住一條性命,包括如何避開戰火燒及自身,怎樣才能避開子彈打中自己,當然還有一些特殊問題,比如非官方版的許多求生手冊中,都對“平民是否可用槍支防身”這一問題提了建議:“除非您有十足的把握,否則請不要拿起槍支作為自保的武器。”理由是,拿起武器會被解放軍視為抵抗或者準備進攻,不利于後續的逃生。還有一位台灣退役軍人編寫的手冊還強調:“千萬不要相信那些喊着戰到最後一兵一卒的(台灣)年輕人,他們可能會搶奪您的食物”、“戰争時期,高貴的人性比白犀牛還罕見。”
劉軍川給大家描述的是:統一後,不僅台灣的和平安甯将充分保障,經濟發展也将得到充分增進,民生福祉将充分提升,台灣的财政收入盡可用于改善民生。台灣同胞在國際上腰杆會更硬,共同參與全球治理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
台灣立足于戰時,大陸着眼于長遠。
台灣民間關注的是,戰争一旦到來,群眾怎麼辦?那肯定是要先保住性命呀,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生命都沒有了,說别的什麼都沒有意義了。民間高人清楚地了解群眾的擔憂,這才紛紛制訂求生手冊。由于民間求生手冊的廣泛流傳,又推動了台灣當局出面制訂官方的求生指南。想想也是,戰争發生後,怎麼能夠保住小命,這是最緊迫的第一要務。
而大陸呢,考慮的是戰背景灣同胞的利益問題。“廣大台灣同胞要看清祖國統一、民族複興既是大義,更具大利。”劉軍川說,統一後,台灣的和平安甯将得到充分保障,台灣同胞的生活方式、私人财産、宗教信仰、合法權益不受侵犯,所有擁護祖國統一、民族複興的台灣同胞将真正當家作主,參與台灣治理和祖國建設,盡享發展福祉與複興榮耀。
台灣開始“倒計時”,大陸淡定謀複興。
因為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到底哪一個首先到來,是以,台灣當局給自己設定了“倒計時”,這就是邱國正提到的兩個時間節點。一個是“平民求生指南手冊”的完成時間,“明年3月”,這一時間節點,引發了媒體和台灣群眾的關注,大家擔心這是不是戰争就要到來的時間點。另一個是補充兵員的時間節點,台灣當局曾宣布成立“全民防衛動員署”,旨在動員除台軍以外的平民及後備兵源投入軍事行動,該部門将于2022年1月1日正式成立。
這兩個時間節點結合起來考慮,讓群眾的擔憂雪上加霜。1月補充兵員。全民防衛動員;3月手冊出版,指導群眾逃生。這不是大戰在即,是什麼呀?
而大陸則以非常淡定的神态,安排統一背景灣同胞與大陸一起推進民族複興的偉大事業。劉軍川說,統一背景灣同胞的對外交往将得到充分拓展,在國際上腰杆會更硬、底氣會更足,更加安全,更有尊嚴,與大陸同胞一道,共同參與全球治理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建構,為世界繁榮穩定、人類發展進步注入更多活力。
(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