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哥在瞅你 透明手機殼 ¥25.9 購買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2">
一、前言</h1>
出生在蘇聯的80後們,幾乎都看過貝爾的處女作,一部蘇聯奇幻大片。
不是别人,他就是那個後來拍了《蝙蝠俠》、《緻命魔術》、《美國精神病人》等經典大作的克裡斯蒂安·貝爾。這是一個架空中世紀世界的冒險故事,有點《魔戒》的味道,他在片中扮演男二号。

正式拍攝前劇組正趕上了切爾諾貝利核災難,攝制組就在離事發地點900百公裡外的克裡米亞,并是以停拍了一個月。在2008年的一段采訪中,貝爾回憶說:他們當時吃飯前,還得用蓋格計數器,檢測餐具是否輻射超标。
為了讓電影順利拍攝,國際原子能機構時任副主席,還被邀請去了克裡米亞,親自參與檢測,才得以讓劇組放心工作。
今天我們就來回味一下,這部有意思的蘇聯-瑞典合拍的奇幻片。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21">二、背景鋪墊</h1>
1986年,蘇聯和瑞典決定聯合拍攝一部電影,蘇聯的制片方是“高爾基電影制片廠”,老牌的蘇聯經典電影出品方。1924年,蘇聯第一部科幻電影《火星女王艾麗塔/Aelita: Queen of Mars》就是他們監制的。可以看出,制片方對科幻奇幻題材還是很有興趣的。瑞典方面則是由 Nordisk Tonefilm 來負責監制。
電影原著是瑞典著名繪本作家阿斯特裡德·林格倫/Astrid Lindgren于1954年發表的童話<米歐,我的兒子/Mio, My Son>。可能是因為這本書很受好評,她還在1958年獲得了繪本作家的最高榮譽“安徒生獎”。她的許多作品都有中文譯本,沒準你們小時候還讀過。
帶來許多優美動人故事的老奶奶,于2002年去世。瑞典政府為紀念林格倫在兒童文學上的貢獻,設立了阿斯特麗德·林格倫紀念獎,頒發給世界各地對兒童文學有貢獻的在世之人或組織。
這部電影最廣為流傳的名字叫<米歐在遙遠之地/Mio in the Land of Faraway>,瑞典制片方發行的一些國際版取名叫<米歐,我的米歐/Mio mein Mio>。但在豆瓣上,它卻莫名其妙地成為了<逾時空戰士>。
拍攝的總導演是蘇聯名導,弗拉基米爾·格拉馬季科夫/Vladimir Grammatikov。他本來想在蘇聯的小孩當中,選擇兩個合适的角色,但根據瑞典制片方的要求,這個電影的主要角色,需要是說英語的英國人,畢竟,根據慣例,奇幻片裡的角色一口标準的英式口音才是正味。
瑞典制片方于是來到倫敦,選擇合适的小演員。他們在戲劇學校(從300個候選人中)找到了Nick Pickard 和貝爾(當時剛12歲)。Nick 扮演主角Mio,貝爾則扮演他的忠實搭檔Jum-Jum。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扮演大反派“邪惡騎士”的人,是《魔戒》中白袍薩魯曼的演員,英國老戲骨克裡斯托弗·李/Christopher Lee。
還有一個必須提到的,是這部電影主題曲的創作者,是(曾經全球最紅之一的)瑞典流行樂團ABBA的兩位前任團員,Benny Andersson 和 Björn Ulvaeus。
以及,該片的特效後期工作室 Derek Meddings 參與制作了《超人》和《蝙蝠俠》系列電影;藝術總監 Terry Ackland-Snow 在同時期還制作了詹姆斯·卡梅隆的《異形2》。
另外,取景地也橫跨多個國家,在莫斯科、克裡米亞、蘇格蘭、斯德哥爾摩都拍過。蘇聯、英國、瑞典、挪威的演員都參與其中。比如上圖蘇格蘭著名的城堡 Eilean Donan Castle 就被改造成了邪惡騎士的老巢。克裡米亞的标志性建築 Swallow's Nest/燕巢城堡也出現了。
電影中世外桃源的島上王國,就是在克裡米亞拍攝的。綠色自然的幕後,是幾百公裡外的切爾諾貝利的核爆雲。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22">三、劇情梗概</h1>
影片在現代的斯德哥爾摩開場。男主角Bosse的母親去世,父親失蹤,他就跟着姑媽一起長大,多年來受盡忽視和霸淩。他隻有一個好朋友Benke。有一天晚上,Bosse出門去尋找父親,碰到了一個雜貨店老闆娘,老闆娘給了他一個蘋果,并且要求他幫忙寄一封信。信剛發出,蘋果就變成了金的。被吓到Bosse把金蘋果掉落在地,并從裡面釋放出來一個精靈。
精靈來自遙遠之地,他讓Bosse拉着自己的胡須,然後乘風而起,飛到了綠草甸島(還是飛出地球的星際旅行)。在島上,Bosse發現自己其實真正的名字叫Mio,而他失蹤的父親,則是島上的國王。在國王的關心寵愛下,Mio過上了幸福的日子,他也有了一匹父親送的千裡馬Miramis作為禮物。
在島上,他認識了一堆朋友,其中一位他最要好的朋友,就是皇家園林主管的兒子Jum-Jum(跟之前提到的Benke都是貝爾扮演的)。他們倆跟随牧羊少年,一起學習了吹笛子。
從一口消息井裡,Mio得知有一個鐵手的邪惡騎士住在綠草甸島的外面,他的名字叫Kato。邪惡騎士平時會綁架島上的孩子們,并且讓他們變成自己的奴仆來幹活,還會給他們換上一副石頭做的心髒。所有拒絕服侍邪惡騎士的孩子,都會被詛咒成為一隻鳥兒,永遠繞着城堡盤旋。
帶着夥伴Jum-Jum還有千裡馬Miramis,Mio決心前往飛地拯救别的孩子們。在他們路過神秘森林的時候,Mio的鬥篷在樹枝上被劃破了,于是他們來到了紡織阿姨的家裡,阿姨招待了兩個孩子并且還幫Mio修補了鬥篷。
繼續前行,他們在洞窟裡碰到了一個饑餓的老人,給了老人食物後。老人告訴他們,要想打敗邪惡騎士,必須要去黑山外面的死亡森林裡找到一個人,隻有這個鑄劍師打造的寶劍,才能刺穿邪惡Kato的心髒。于是小夥伴又冒險穿過洞穴,來到了死亡森林,獲得了寶劍。
最終,剛來到城堡前,兩人就被抓了起來。寶劍也落在了城堡外的湖裡面。但是Mio突然發現,隻要把鬥篷反過來穿,自己就能隐身了。于是他偷偷地溜了出來,在小鳥們的協助下拿到寶劍,然後潛入到Kato的房間裡。
一場惡鬥,Mio用寶劍殺死了邪惡騎士,然後把他的心髒扔到了窗外。石頭心髒變成了一隻鳥兒,飛走了。
同時,其他的小孩們都變回了人形,獲得了自由。死亡森林裡的樹木都活了過來,所有被詛咒的人都獲得了解放。在兩位夥伴歡樂的笛聲中,他們回到國王的身邊,電影結束。
<h1 class="pgc-h-center-line" data-track="123">四、影片口碑</h1>
關于這部電影的負面評價還是很多的,尤其是來自瑞典方面的專業評論家和大衆,對電影本身,以及對改編的童話故事,提出了諸多批評。從現在的視角來看,這部片隻是在藝術層面上欠缺很多,比方說不高明的演技、對白,沒有想象力的編劇,以及陳詞濫調的奇幻童話套路。
不過,如果從攝影以及服化道角度來看,它确實是一部“認真做了功課”的紮實的作品,跟1980年代後期的同類型制作成本的影片比起來,這部電影的特效水準還是不錯的。
無論怎樣,它都是一部蘇聯後期值得被記住的奇幻電影,哪怕它被很多人忘記,塵封了太多年。
拍攝完這部電影之後,12歲的克裡斯蒂安·貝爾就緊接着參與了斯皮爾伯格的大片<太陽帝國/Empire of the Sun>,并在其中飾演了重要角色,他的演繹生涯也由此越來越發達。反觀片中的男主角 Nicholas Pickard,則至今依然在英國的肥皂劇行業中,努力打拼着。
在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發生的那一年,貝爾拍了他的第一部電影,馬拉多納在墨西哥用“上帝之手”讓阿根廷捧起了世界杯。當年晚些時候,戈爾巴喬夫和羅納德·裡根在冰島會見,最終促成了1987年美國和蘇聯之間的《中程飛彈條約》的簽署。
奇妙的1986年,遠去的1986年。
文字:吳鞑靼
來源:rbth.com / wikipedia / imdb
蘇聯手繪國徽 透明手機殼 ¥25.9 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