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標準時間10月31日淩晨3點,UFC267在大量國内觀衆的注視下以令人失望的方式結束,讓中國觀衆熬夜苦等的李景亮大戰奇馬耶夫,以奇馬耶夫第一回合降服獲勝結束,全場比賽李景亮始終處于被動挨打的境地,一點機會都沒有,盡管李景亮永不服輸甯死不屈得氣勢感動了很多人,但氣勢和實力是兩碼事,必須正視這個事實。

其實這比賽的結果一點也不出人意料,筆者在8月16号就發文提過,李景亮就是去送人頭的,比賽會在一個回合内結束。
李景亮和UFC的合同還有兩年,未來兩年打3-5場無關痛癢的比賽後基本就終止了,然後八成會退役了。
平心而論,李景亮一路走來真的不容易,但UFC這裡不适合目前的這些中國職業選手玩,不是說UFC如何高大上,如何高不可攀,阿迪薩亞和瓦倫蒂娜在中國賽場都輸過,跑到UFC卻都稱王了,隻是覺得MMA更多的是拼體格,中國人的體格和歐美人還是有差距,國内職業賽好手大部分都是從新疆内蒙古出來的,但他們在體制内連省隊前三都沒進過,你指望他們出成績?很難!
當然,并不是說體制内高手一定能在UFC拿下冠軍,這個也不好說,但至少成績好的運動員拳商更高,個人天資更好。國内商業賽的拳手絕大部分都是從體制内打不出來才被迫打職業的人。體制内頂級選手還是很牛的,王聰在國内商業賽打敗過瓦倫蒂娜,關啊翠擊敗過張偉麗,關啊翠打張那場,張是一點辦法都沒有,臉都腫了。差距一目了然。
相對而言,商業賽比體制内曝光得多,是以老百姓更熟悉商業賽選手,其實體制内和商業賽選手就像是吃公家飯和自己創業的兩撥人,從慣性思維來看,大部分人還是喜歡穩定的生活,是以有能力的待在體制内旱澇保收也不錯,全運會,全國錦标賽,亞運會,世錦賽,奧運會等,隻要有成績,收入都不會差,但是從體制内打不出來的,就隻能被迫參加收入微薄的商業賽,一點一點打,國内的比賽出場費給的都很少,除了個别幾個人能拿到6位數人民币,其他人都很窮。
而像李景亮、張偉麗這些在商業賽打出成績的,确實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但他們的起步水準有限,單憑後期的笨鳥先飛仍然與國内高手存在差距,是以被老外打得支離破碎也就可以了解了。
相對于一場比賽的失利,筆者更看重李景亮死都不肯拍地的精神,這一幕相信很多人看到都落淚了,也相信這一幕會鼓舞更多的人投身格鬥運動,也呼籲體制内的高手們能夠打開壁壘,在自己運動生涯最好的年齡去參加職業賽,讓更多的國人知道中國也有更牛的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