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令人成功,清醒不是常态。
在娛樂圈中,不少明星向往着“頂流”二字。
但在近些年,國家多次對娛樂圈進行整改,小年輕們想要再創某爽的巅峰時刻是不可能的了。

在一衆年輕藝人中,歐豪是一個有自律且十厘清醒的個體。
用外人的話來說,歐豪算不上一線演員,知名度也比不上王一博等後輩。
他是“流量明星”嗎?嚴格意義上可能不算,但從另一方面來說,他的流量不低于任何同齡人。
随着《左耳》、《我和我的祖國》、《八佰》等電影相繼上映,歐豪在大衆印象中的定義應該是“演員”。
可你們别忘了,歐豪是從哪裡被發現的。
2013年夏,《快樂男聲》如約而至。
一場場激烈的比賽中過後,全國三強勝出。
《披荊斬棘的哥哥》中的白舉綱拿到了季軍的好成績,而歐豪則獲得了全國總亞軍的席位,第一名是擅長獨特唱法的花花華晨宇。
歌手走紅,歐豪卻選擇了轉型。
出道後就出演了電視劇《唱·戰記》、《臨時同居》等。
第二年便出演了電影《左耳》,憑借“型男”的外貌,稍顯青澀卻不失天賦自然的演技,一舉獲得了第十六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受矚目男演員獎。
随後,他和劇中演對手戲的馬思純戀愛,兩個年輕人如幹柴遇烈火,撞擊的火花又大又熱,為自媒體工作者創下了不錯的業績。
這段感情,令初出茅廬的歐豪享盡熱度帶來的利益,但他也清楚的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自律,是歐豪的代言詞,有女友時不傳绯聞,唱歌是奮力唱歌,演戲是拼命演戲。
隻可惜,馬思純誤把歐豪當“少年”,殊不知歐豪并不像外表看起來那麼“野”。
志趣相投才能走到一起,他們的分開是必然結局。
幸運的是,這段感情令歐豪看懂了娛樂圈的紛紛擾擾,自此便一心投入到影視事業的發展之中。
如今,歐豪出演的電影遍布各大題材,有青春類,魔幻類,動作類,再到現在以正能量、曆史等題材為主。
這類電影有一個特色,那就是主角衆多,配角也不少,人人都能憑借自己的發揮在影片中為觀衆留下深刻印象。
這也是為何歐豪遲遲沒有再影視圈大火的原因之一。
但歐豪的電影,票房和口碑皆為一流。
就拿《烈火英雄》、《中國機長》、《八佰》、《我和我的祖國》、《中國醫生》等來講,歐豪超越了96%的90後藝人。
這個數字,足以證明歐豪的努力早已換來了成功。
歌手出身轉型演員,歐豪從不認為未來迷茫,他心中的那份清醒,支援着他不斷潛行,總有一天,總有一部作品,會讓歐豪一躍成為一線。
這一日雖不知在何時,但一定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