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緊急任務,醫護人員連夜報名,趕往各個核酸檢測點,不眠不休;做完核酸采樣,市民回家端了一大鍋熱湯送到檢測點,叮囑采樣人員注意身體;社群從業人員一天走了三萬多步給居家隔離的人員送菜送肉,保證他們飲食無憂;酒店封閉管理、住客就地隔離,帶着孩子的住客收到了從業人員送來的課外讀物,外地來的遊客收到了生日蛋糕……
面對突然襲來的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西安迅速高效行動,科學精準施策,突出重點布控,很快控制住了疫情的進一步擴散和蔓延。10月29日,1例本土确診病例已經康複出院。截至10月30日,西安已連續5日無新增。
這是每個西安人都期盼看到的好消息,也是每個西安人都堅信會看到的好消息。自10月17日西安市報告2例外省遊客核酸檢測陽性病例以來,抗擊疫情的号角響起,人人同心同行,積極貢獻出一份力量。寒冷的深秋,疫情雖然讓西安蒙上了一層陰霾,但古城人民迅速凝聚起衆志成城、同心戰疫的磅礴之力,給了這座城市無比的溫暖和戰勝疫情的強大信心。
快速反應——疫情來襲築牢防控屏障
發現陽性病例後,西安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市政府主要上司現場指揮人員排查、密接流調、核酸檢測等工作,并對下一步防控措施進行部署。市級有關部門和相關區縣全面開展摸排、管控、核酸檢測、環境消殺等工作。
疫情剛露頭,西安市就要求加快流調進度、加大管控力度,進一步摸排确診病例活動軌迹,迅速排查密切接觸者,邊流調、邊追蹤、邊管控,做細、做精、做深流調溯源工作,找到所有可能的風險人員,分類落實健康管控措施。對病例活動的區域、場所采取封閉管控措施,全面進行環境消殺。同時嚴格落實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交通場站、景區景點、酒店飯店等場所嚴格查驗“西安一碼通”、通信大資料行程卡和省外來返人員48小時核心酸檢測陰性證明等措施。加強對聚集性活動的管控,嚴格落實限制人群聚集、加強通風消毒等措施。從嚴做好重點人、重點物核酸應檢盡檢。加強醫療救治,由醫療專家團隊對每位患者精準制定治療方案,實行“一人一案”精準施治。
10月25日,西安召開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情況新聞釋出會介紹本輪疫情防控情況:全市累計核酸檢測919.01萬人次,均為陰性。截至25日8時,西安市管控密接4036人,管控次密接7690人,管控各點位涉及的潛在密接29098人,核查出同時空伴随者7627人并落實管控,所有人員核酸檢測全部陰性。
10月26日,西安通報5起涉疫情違法案件,對妨害預防和控制疫情的各類違法犯罪行為“零容忍、出重拳、嚴打擊”。
非常時期,抗擊疫情,每個人都沒有放松懈怠,更沒有置身事外,整個城市一起行動起來,全力築牢疫情防控屏障!
科學精準——重點區域全員檢測
17日拉響新一輪新冠疫情的防控警報,作為确診病例重點活動區,西安市雁塔區于19日晚在轄區8個街道162個網格單元全面啟動全民核酸采樣工作,迅速織起一張防護網。
點位一多,醫護人員有些不夠用,本應五六個小時就可以輪換休息,但不少醫護人員穿着緊密的防護服一幹就是一整夜,根本沒有時間休息。“突發情況必須連夜做,而且要盡快做,這樣才能控制住病毒的蔓延。”劉芳芳是來自長安南路社群衛生服務中心的從業人員,當晚她也是被抽調的一名采樣人員,那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徹夜未眠。
有病例出現,阻斷傳播是當務之急。為了提高采樣效率,最大限度縮短群衆等候時間,劉芳芳一刻也不敢停。她說,疫情不等人,要和“病毒”比速度。夜裡降溫了,有的采樣人員手都凍僵了,沒有辦法捏緊棉簽,就緊握着熱水杯取暖,另一個采樣人員趕快頂上。
那個深夜還下起了雨,但雁塔區的街頭上每個網格單元帳篷内外都是燈火點點,醫護人員通宵達旦在忙碌着,他們用無私的堅守與奉獻,為古城群衆構築起一道道健康防線。
為有效降低從省外傳回居家隔離人員流通風險,雁塔區還組織抽調基層醫護人員,在全區街辦成立入戶核酸采樣隊。社群多、分布散、範圍廣,采樣隊工作到淩晨就成了不可避免的事。“雖然很累,但看到所有的人都積極行動起來了,大家擰成一股繩同心來抗疫,特别讓人感動和溫暖。”一位采樣人員說。
全民同心——抗擊疫情争分奪秒
疫情是一場沒有旁觀者的全民行動,一面是嚴陣以待的醫護人員争分奪秒投身核酸檢測工作,一面是居民積極行動連夜有序排隊采樣。因為檢測工作緊張,19日晚上,社群工作者不得不上門通知居民。晚上被打擾,居民不但沒有生氣,反而抱着小孩、扶着老人,馬上趕到檢測點采樣。當晚下着雨,大家就那樣冒着雨、打着傘,有序排隊等待采樣。有的居民甚至定了淩晨三點、四點的鬧鐘,專門起床趕來做核酸檢測。天氣寒冷,看到醫護人員太辛苦,居民端着滿滿一大鍋熱蛋湯和一次性餐具來到采樣點。“天太涼,暖暖身子。”說完,放下熱湯就轉身離開了。雞蛋、姜茶……一晚上不停有人給檢測點送來熱乎乎的宵夜,還有人直接點外賣送到檢測點,囑咐大家注意身體。
連夜核酸檢測期間,一條“天氣濕冷,希望就近給醫護人員送些暖寶寶”的倡議書在朋友圈傳開。得知消息後,市民朋友們有的在自己家裡搜集,有的迅速在網上購買,有的向朋友請求……很快,各個檢測點就收到了各式各樣的暖寶寶,一大袋一大袋的送來,氣溫不到5℃的室外檢測點升騰出一股股濃濃的暖意。
坐公交、乘地鐵、進醫院,為避免交叉感染風險,我市公共交通工具和公共場所都嚴查健康碼和通行碼。西安市紅會醫院預檢分診處從業人員說,掃碼雖然要耽誤一些時間,但大多市民卻不嫌麻煩。給檢查人員出示完“綠碼”,一些市民朋友還會說一句“辛苦了”。大家表示,檢查嚴一分,市民也就多一分安心,城市也就多一分安全。
以人為本——居家隔離不隔愛
為避免感染風險,不少有中高風險區旅居史的在陝人員被要求居家隔離。在配合防疫工作的同時,居家隔離也帶來種種不便。為此,我市不少社群工作者變成了貼心管家,給居家隔離人員送菜、收運垃圾……在嚴格落實居家隔離各項要求的情況下,既守住了疫情防控的“嚴”,也盡顯社群管理的“暖”。
姚先生是從蘭州傳回人員,自隔離以來,他在網上購買的日常生活用品都有從業人員送上門來,網上買不到的有人幫忙代買,家裡的垃圾也有專人負責收運。社群的包戶幹部每天都會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告知社群的要求以及居家隔離的注意點,也經常會詢問家裡是否有其他需求。隔離期間姚先生的孩子突然出現嚴重過敏,他所在的崇業社群負責人知道後立即協調醫療救助組,用轉運車“點對點”将姚先生夫妻倆和孩子送到附近一家三甲醫院,經發熱門診的全閉環綠色通道給孩子就診。等孩子治療結束都快十一點了,從業人員還是堅持接回姚先生一家才休息,第二天一早又主動聯系關心孩子病情。
60歲的“黃碼”男子在居家隔離期間突發心梗,撥打急救電話後,醫院急診科立即将他接往醫院。緊張的手術中,醫護人員身着鉛衣和隔離防護服“雙重铠甲”,使得該男子轉危為安。居民所在小區為确診病例重要活動區域,是以被送往酒店集中隔離。14天隔離時間,家中寵物無人照看,小區物業從業人員便化身臨時“鏟屎官”幫忙照料……“疫情防控要以人為本,要關注被隔離者的情緒,聆聽他們的需求。”疫情防控當下,被隔離管控的人員依然很多,一位社群從業人員說,被隔離人群也是疫情傳播的受害者,不管是醫護人員還是社群工作者,都不該懼怕他們,要為他們提供強有力的生活保障和精神支援。
集中拉網式大排查,摸清底數,确診患者全部收治,密接接觸者全部管控,重點區域全員檢測……
挺身而出,堅守一線,深夜奮戰在核酸檢測崗位,全力化解居民後顧之憂……
積極配合,溫暖支援,送一碗熱湯和宵夜,給一份了解和支援……
特殊時期,這座城市的高效、科學、精準、有序、暖心,瞬間凝聚起萬衆一心、衆志成城的力量,讓西安的疫情防控工作不留縫隙、不落細節、不缺溫度。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馬相
原創稿件,版權所有,嚴禁轉載、抄襲、摘編,如有侵權,本網将依法驗證并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