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醫院護工系列故事:(一)阿蘭的悲歡離合

在醫院工作的那些年,除了同僚和病人,接觸最多的就是護工。我們醫院的護工至少有一半來自浙江嵊州及河南信陽,這些人中大部分是中老年女性,普遍國小文化,家裡發生變故或經濟壓力較大。即使這樣,每年臨近春節各個醫院還是會出現護工荒,長期出門在外的阿姨們甯肯放棄三倍的春節加班費也會不遠千裡趕往老家團聚。

阿蘭就是在春節前被河南老鄉推薦到康複病區的,老鄉護理那位老太太已有兩年,因為春節要回家籌備兒子婚禮,于是找來阿蘭臨時替工。初見阿蘭時老鄉正做着交班,叮囑着要注意的事項。阿蘭看起來40幾歲,身材高挑,紮着馬尾辮,整個人幹淨利落。看着癱瘓在床的老太太,插着鼻胃管和尿管,又不能言語,阿蘭有些手足無措,連連搖頭說做不了。老鄉一看好不容易找到的阿蘭想回絕,急得漲紅了臉,說了一大堆好話,阿蘭終于同意在老鄉的協助下先試一天。

聽說阿蘭在醫院做護工已有6年,基本都固定在骨科,骨科病人頭腦清醒,能自己吃喝拉撒,大部分隻要協助洗漱即可。讓一個毫無經驗的人來護理癱瘓又老年癡呆的老太太談何容易,于是我特意在床邊手把手教阿蘭護理技巧,在我和老鄉的盡心指導下,阿蘭順利完成白天的工作。老鄉見阿蘭不再拒絕,趕緊收拾行李回了老家。

第二天一早,阿蘭又嚷着要回骨科工作,原來半夜老太太拉了一屁股大便,好不容易擦洗幹淨,老太太又開始吵鬧,加上兩個小時一次給老太太翻身,一個晚上下來阿蘭又困又累。老鄉已經趕回老家,一下子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我隻能硬着頭皮讓阿蘭再适應幾天,畢竟剛來這邊彼此都需要磨合。好在老太太住的是單人間,兒子在外地做生意,對老母親在這裡住院十分放心,除了偶爾來探望一下,基本都是電話詢問老太太情況,生活用品也是她兒子快遞到醫院。是以照顧老太太最大的優勢就是不用看家屬或病人臉色,另外老太太兒子出的護工費要高出同行20%,阿蘭聽了我的解釋,沉思片刻同意繼續照顧老太太。

考慮到阿蘭的不安,我抽空就往病房跑,看看是否需要協助。幾天下來,阿蘭已經能摸清老太太的生活規律,熟練地幫老太太翻身、處理大小便,老太太也不再吵鬧,空閑下來阿蘭還拉着老人的手一起看越劇,病房經常傳來阿蘭爽朗的笑聲。相處以後發現阿蘭善良、直爽,也不會跑出去紮堆聊天,但做事粗心大意還十分固執。給老人擦澡都不關窗,還強調要空氣流通;給老人洗腳後從不擦幹趾縫,直到老人長了濕疹才承認疏忽;病房地面水漬也不會及時擦幹,諸如此類的事情發生了多次,同僚開始嫌棄阿蘭。可能由于同齡或出于對我的信任,當我耐心跟她講述潛在的安全隐患時阿蘭點頭表示改正。

漸漸熟悉以後,阿蘭跟我聊起了她的家庭。阿蘭19歲那年結了婚,老公在當地家境富裕,婚後第二年就有了漂亮的女兒,老公對母女倆寵愛有加,包攬了所有家務,婚後的阿蘭每天帶孩子打麻将,在幾個姐妹中是最令人羨慕的。

女兒10歲那年,響應農村二胎政策,阿蘭又添了雙胞胎兒子。眼看家庭壓力越來越大,阿蘭夫妻心一橫,把兒女托付給公婆,來到深圳老鄉公司打工。打工生活加班是常事,一想到家中的三個孩子,阿蘭老公什麼活都搶着幹,直到有一天暈倒在工廠中的房間,經醫院診斷阿蘭老公患有嚴重的心髒病,唯一的治愈方法隻有置換心髒。無奈之下,夫妻二人回到老家,選擇保守治療,回家後阿蘭老公絲毫沒有歇息,不顧阿蘭反對堅持嘗試做生意賺錢,終于在兩年後撒手人寰。阿蘭徹底失去了支柱,怎麼也無法面對失去老公的生活,經常以淚洗面,用老公攢下的錢養育着3個孩子。直到兒子10歲,女兒考上大學,阿蘭發現手裡的積蓄再也支撐不了家庭開支,終于考慮再三在老鄉的帶領下來到醫院做起了護工。

如今阿蘭的兒子已經上了高中,多年的曆練,兩個孩子把自己照顧得井井有條,還不時打電話叮囑阿蘭保重身體。女兒大學畢業後經過學校推薦去了日本打工,已成為公司主管。孝順的女兒承諾和媽媽一起資助弟弟,直到大學畢業。讓阿蘭略感遺憾的是兒子的成績不怎麼樣,在河南這樣的聯考大省基本沒希望進大學。不過,兩個懂事的兒子已經做好打算去讀大專,這樣可以早點工作,減輕媽媽的負擔。

為了多賺點錢,每年春節阿蘭都選擇留在醫院,有時候一人照顧幾個病人,隻在暑假回老家看看兒子和父母。也有不少人勸阿蘭趁年輕再嫁,都被一口謝絕了,阿蘭說這輩子再也找不到她老公這樣愛她寵她的男人了,她隻想一心一意幫助兒女成家立業。

阿蘭雙手輕柔地為老太太按摩着肩膀,或許時光的流逝已沖淡心中的傷痛,阿蘭仿佛在娓娓講述别人的故事,看着我惋惜的表情,阿蘭莞爾一笑說到:都已經過去了,人總要向前看!對嗎?老師!

如果不是阿蘭自述,誰又能想到每天笑容燦爛的阿蘭有着如此坎坷的經曆!正如托爾斯泰所言: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醫院護工這個龐大的群體中飽含辛酸淚的又豈是少數!

醫院護工系列故事:(一)阿蘭的悲歡離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