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雨季嚴防牛、羊吸病</h1>
今年春天以來,我省氣溫突然上升,桃花水較大,近期大多為雨季。高溫和雨季低窪草原會積水形成水坑,如果放牧牛、羊飲水被蟲卵污染的水坑中可能發生血吸蟲病。吸盤的中間宿主是各種陸地蝸牛,淡水蝸牛或螞蟻和蚱蜢(Nzhong,一種生活在草地上的節肢動物,形狀像蚱蜢 - 作者注),牛和羊在食用時也可能感染血吸蟲病。在草原或充滿水的窪地,以下吸蟲卵可以感染牛和羊。

首先,受感染的消化系統是:
1.片劑吸蟲(肝碎吸):寄生在牛、羊的肝髒和膽管中,可寄生在牛、羊3-5年,中間宿主為多種螺絲。
2.雙腔吸盤:寄生在牛、羊膽管和膽囊中,中間宿主是螞蟻,牛羊因病吞沒螞蟻。發病季節多在春季和秋季。
3.寬盤吸蟲:中間宿主是陸地蝸牛,牛羊通過十二指腸吞噬進入胰腺。
4.前後闆吸蟲:寄生于牛羊的盲腸和惡性良性腫瘤胃,中間宿主是淡水蝸牛,我省牛羊多在5-10月感染。
二、感染循環系統是:
1.日本分吸病:通過消化道感染,是人類和多種哺乳動物容易患病的疾病。
2.東碧鼻鼾病:中間宿主是蚯蚓,多在5-10月感染。
三、疾病的症狀
這種疾病大多是慢性的,患有抑郁症,食欲不振,頭發粗糙,下颌,胸部和腹部水腫,腹瀉,貧血。急性食欲不振,體溫升高,抑郁,療程3-5天,死于疲憊。
四、截面的變化
寄生蟲部位(例如肝髒、膽管、胰腺、腸管)腫脹、壞死,并有蠕蟲體或蠕蟲通路。
五、診斷
根據該病的特征,放牧兩個月後,對牛或羊的症狀可以做出初步診斷。活體可以從疑似患病動物身上取糞便,沖洗和收集卵子,并通過顯微鏡檢查進行診斷。在緻命病例的屍體解剖過程中可以看到典型的器官病變。
六、治療
診斷後,需要聯合用藥,很多地區在春秋兩季要投下藥去驅蟲。有效的藥物是:
硝基氯醇:每公斤牛3-4毫克,每公斤綿羊體重4-5毫克,一次性口服。針頭每公斤體重0.5-1.0毫克。
推進器:每公斤牛10-15毫克,每公斤綿羊5-10毫克,一次性口服。
苯硫酚(Bedin):每公斤牛40-50毫克,每公斤羊80-100毫克,一次性口服。
L-奧美喹:每公斤牛15-20毫克,每公斤綿羊10-15毫克,一次性口服。
酮:每公斤牛35-45毫克,每公斤綿羊20-30毫克,一次性口服。
預防
目前,尚未開發出用于免疫的吸蟲幼苗,生産主要依靠加強育種管理,淘汰中間宿主(各種螺杆);放牧綿羊最好不要在窪地用死水放牧草。牛羊在放牧前必須喝足夠的清水,以免在放牧區喝到被蛋污染的死水,因為羊喜歡打掃衛生,不太渴也不會喝髒水。
來源:犁
作者:12582 農業新通 獸醫 專家 劉慶和
編輯:李萌
如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