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幾年前的國慶,看了場叫《影》的電影

那年國慶因為貧窮的限制,未能有幸去欣賞祖國的人山人海。左右無趣,亦不能太虐待自己,便去看了張藝謀的《影》。

幾年前的國慶,看了場叫《影》的電影

上一部張藝謀的《長城》,被罵得體無完膚,甚至說出“張藝謀已死”的言論,可謂觀衆已對張藝謀失望至極,其實也不冤枉,《長城》确實很爛,劇情尴尬,特效西化,演員也是中西結合,看完影片就感覺,整個一個大雜燴,不倫不類,似乎就是為了把演員湊齊而強行拍了一部所謂的電影。

所幸張藝謀這次沒令人失望,不然觀衆以後可再難買張藝謀的賬,與《滿城盡帶黃金甲》華麗到晃眼的色調完全相反,《影》走的是褪盡繁華黑白水墨風。且并不是完全靠特效,而是道具服飾都盡量用黑白色,本真顔色,是以影片呈現出來的美到極緻的中國風水墨畫也不尴尬做作。

幾年前的國慶,看了場叫《影》的電影

煙雨朦胧中,墨色山水裡,沛國的政治中心臨水而建,宮殿内,都督子虞以淩君之上的口吻告知沛國的王沛良,誓要收回被敵國霸占已久的境州,并與境州守将楊蒼約定在城下單挑。

雙方大将約戰,等同兩國開戰,好不容易委屈得來的和平就被都督子虞這樣打破,沉迷聲色又軟弱的沛良被氣得跳腳,卻又拿功高震主的子虞無可奈何。最後又想到用長公主青萍去與楊蒼之子楊平聯姻,表示子虞的約戰并不代表沛國的約戰,以求得繼續委屈的和平,甚至楊平表示隻能納長公主為妾,沛良表示,也不是不可以,可謂昏庸至極。

幾年前的國慶,看了場叫《影》的電影

為表求和決心,沛良在朝堂之上挂滿了自己得意的書法作品《太平賦》。私以為這劇情的安排是為了切合水墨畫風,當然并不突兀。

而此時真正的都督子虞卻在一個不見天日潮濕陰暗的密室裡,原來他中了楊蒼的拖刀,傷勢過重,已是病入膏肓,氣管炎晚期,身體瘦骨嶙峋,羸弱難行。為了不讓人知道他快不行了,密室之外,行于人間的境州隻是他培養的一個影子,為報楊蒼一刀之仇,他在這暗無天日的密室裡絞盡腦汁地訓練境州,以求破解楊蒼刀法,最後得出以沛傘之柔破楊蒼重刀之剛。

幾年前的國慶,看了場叫《影》的電影

在境州扮演子虞的過程中,子虞的妻子小艾與境州互生情愫……

在一副水墨畫裡,劇情如墨溫和的慢慢暈開,直到境州以子虞身份與楊蒼城下單挑,劇情進入高潮,冰冷的雨打在冰冷的兵器上,冰冷的兵器輕易劃開凡胎肉身,鮮血直流。

單挑隻是子虞的調虎離山,得知境州被破,兒子楊平兇多吉少的楊蒼暴怒之下,一腳将境州踢向破碎的竹尖上,竹尖慣體而入,隻聽見鮮血流淌的聲和境州因痛苦而扭曲的叫喊。楊蒼拿着沛傘上脫落的刀片,欲一刀結果在地上掙紮的境州,卻不料被境州拍斷刀片割斷喉嚨而反殺了。

此時若境州死了,便是子虞最想看到的結果,然後将沛良取而代之;此時若是境州不死,而子虞死了,讓境州成為真的又聽話的子虞,是沛良最想要的結果。

劇情有反轉,也比較完整,昏君不昏,善權謀的子虞也并不是多麼聰明,以别人為棋,别人亦以你為棋。

幾年前的國慶,看了場叫《影》的電影

演員選得合适,角色都诠釋到位,鄧超驚豔,一個是身強體壯的境州,一個是瘦骨嶙峋的病态到變态的子虞,無論是身形還是演技上都比較完美,唯一不足的可能是鄧超綜藝露面太多,過度消費,有些人看到他會想笑,就難免出戲。是以一個好的演員還是不要過度消費自己。鄭凱的沛良演技也很好。

雖然血腥在水墨畫的色調裡有些另類的美,但還是有些淡淡的血腥,是以帶小孩看還是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另外沛傘這種武器發明比較創新。

其實從影片一開始我就想到了張藝謀多年前的《英雄》,很像,不是劇情什麼的,就是一種感覺,感覺很像,中國風唯美至極的畫面,第一次看《英雄》時,就比較驚豔,原來打鬥也能拍得這般唯美,不露聲色,特别是那場李連傑與梁朝偉在九寨溝的水面上的打鬥,如詩如畫,如夢如幻,《影》給我的就是這種感覺,故而《影》算是張藝謀的《英雄》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