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人工模拟雌蟲,引誘捕殺雄蟲

湖南日報6月29日訊(記者 張尚武 通訊員 張政兵 林宇豐)打造優質農副産品供應基地,省植保植檢站大力推廣新型綠色技術,“蟲口奪糧”保豐收,農藥減量保安全。據省植保植檢站預計,今年早中晚稻二化螟性誘技術應用面積超110萬畝次。

6月下旬,記者在益陽市赫山區看到,沿308省道兩側的稻田,每隔30米左右就布置了一個白色性誘捕器,放眼望去如同綠毯上點綴的星星。正在田間指導農民的植保技術員介紹,此項性誘技術是采用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制成誘芯,模拟二化螟雌蟲釋放引誘雄蟲前來交配的資訊,進而集中誘捕殺死雄蟲,降低雌蟲的交配率,進而大量減少田間二化螟密度。

據病蟲測報,近年來,全省水稻二化螟呈重發趨勢,常年發生面積在5000萬畝次以上,是糧食生産的頭号“蟲害”。今年二化螟加重發生,且發育進度提前。

打好“蟲口奪糧”攻堅戰,省裡年初對65個水稻綠色防控示範縣(市區)進行二化螟性誘專項補助,還重點支援12個縣(市區)建立水稻病蟲害全程綠色防控示範縣,按每畝布置性誘捕器1隻、二化螟誘芯1根的标準,免費為種糧大戶、合作社統一安放,實作核心示範區達5000畝,輻射面積5萬畝以上。

省植保植檢站站長李毅介紹,通過項目示範帶動,性誘技術對二化螟的總體防控效果達到60%,預計平均畝産可增加15公斤。每季水稻至少減少打藥1次,每畝節本增效5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