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藍鲸:腸子可達300米,一口能吞下20人,死後滋養魚蝦百十年

藍鲸是地球上現存的最大的生物,它的長度和重量十分驚人,戰鬥力更是排名世界前列,它的一根舌頭就能把陸上森林之王老虎打死數千回,若是它稍微擺擺身就能讓泰坦尼克号翻船墜入海底。

藍鲸:腸子可達300米,一口能吞下20人,死後滋養魚蝦百十年

如果把藍鲸的腸子拉直,足有200到300米長,血管粗到可以裝下一個小孩,髒壁厚度更是可以達到60多厘米。藍鲸的力量也大得驚人,據估計,它所發出的功率約為1500到1700馬力,藍鲸堪稱是動物世界中當之無愧的巨無霸和大力士。

藍鲸:腸子可達300米,一口能吞下20人,死後滋養魚蝦百十年

國小課本中也存在一些對于鲸魚的描述——據說,鲸魚的嘴巴裡可以裝下20多個大人,這樣想來,大家都可以在鲸魚的嘴巴裡湊好幾桌麻将了。雖然作者這樣舉例,但是藍鲸性情溫和,它一般不會主動攻擊其他海洋生物,更不會貿然攻擊人類,這麼一個“大塊頭”倒是有自己獨特的溫柔在的,這一點我們稍後再說。

我們從小便接受“藍鲸很大很重”這一事實,但是你是否思考過,為什麼性情溫和的藍鲸可以生長得如此之大,擁有超過恐龍的體型?

成年藍鲸為什麼這麼大?不瞞你說,剛出生的小藍鲸就已經很大了,它們的個頭大約在6至7米左右,重量也是以噸來計數的,小藍鲸的體重可以達到5到7噸那麼重,是以,剛出生的小藍鲸就可以拿到各種稱重和身高比賽的冠軍。

藍鲸:腸子可達300米,一口能吞下20人,死後滋養魚蝦百十年

其實,所有的鲸類都是從陸地生物進化而來的,藍鲸也不例外。鲸魚的祖先巴基鲸的體型并不大,約為10米左右,原始巴基鲸的這一類似于海豚的身形保持了四千多萬年,直到大約三百萬前地質史上的最後一次冰川——第四紀冰川來臨才開始變化。在第四紀冰川時期,原始鲸魚們面臨着食物的匮乏、天敵的獵食的困境。在忍受近一百多萬年後,第四紀冰川消融,氣候變得濕潤,海洋生物繁盛,生物種群增加到80多種,空氣中的含氧量增加,鲸魚體型急劇增大。此時的鲸魚進化的相當完美,在海洋裡是巨無霸,處在食物鍊的頂端,除了人類幾乎沒有天敵。

除了生物進化的原因,藍鲸的進食量也是驚人的,藍鲸從不主動捕殺其他生物,但是由于海洋中小魚小蝦經常成群地在海洋中遊蕩,即使鲸魚不主動去捕食,隻要它想要飽腹,稍微張開自己的大口,就能有幾噸魚蝦進入胃中。

藍鲸的進食對象主要以磷蝦為主,在北大西洋的藍鲸一般吃北方磷蝦,在南極的藍鲸主要吃南方磷蝦,最令人震驚的是,藍鲸在一天之内就可以吃完2到3噸磷蝦。

雖然藍鲸所吃的一頓會讓無數的磷蝦命喪黃泉,但是鲸魚也有屬于自己獨特的溫柔,俗話說得好,“一鲸落,萬物生。”

在察覺到生命即将走到盡頭時,藍鲸會選擇到一處安靜的地方去,然後孤獨地沉入海底。此時,就算是水波蕩漾,藍鲸也沒有任何動靜。死後的藍鲸會緩慢地沉向海底,這個過程被科學家命名為鲸落。

藍鲸:腸子可達300米,一口能吞下20人,死後滋養魚蝦百十年

鲸落的過程一般可以持續4至24個月,這一時間主要取決于鲸魚個頭的大小,在這個過程中,會有許多海洋生物來分食鲸魚的身體,撕咬它身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肉。當鲸魚到達海底數千米的盡頭時,它仍舊可以滋養許多軟組織生物和微生物。當鲸魚身上的所有營養物質都被瓜分完畢之後,成為礁石狀态的鲸屍為珊瑚提供了生長環境,至此,鲸魚才完成了鲸落的全過程,真正地與大海融為一體,完成了它最後的溫柔。

一座藍鲸的屍體可以供養一套以分解者為主的循環系統長達百年之久,是以鲸落也被稱為鲸魚死亡後落入深海形成的生态系統,它與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是深海生命的“綠洲”。例如,在北太平洋的深海中,鲸落至少維持了43個種類、12490個生物體的生存,促進了深海生命的繁榮。

由于鲸魚死亡及下落過程的不确定性,人類迄今為止隻發現了50多座鲸落的痕迹,我國科學家于2020年在南海首次發現約為3米長的鲸落,這是一次驚人的發現,也是我們對于鲸魚溫柔行為的揭示。

在日後,人們必将見識到更多鲸魚的溫柔,因為我們不能将鲸魚的溫柔埋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