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盲目的人有多可恨?石勒到死都不知道,石虎早已經準備殺他全家了

“高鼻、深目、多須”,石勒的祖先本是入塞匈奴十九種姓之一,到了石勒這一代,已經完全淪落為漢族地主的傭工。小時候的石勒并無過人之處,像普通傭工一樣四處打雜,稍微長大以後,石勒就被當作奴隸被人賣掉。

成年後的石勒輾轉于各個奴隸主之間,成為他們手中的交易品,石勒本人對此非常反感,總想着能夠參軍,避開這種被販賣的生活。

後來,并州鬧饑荒,胡人已經吃不上飯了,飽嘗人間疾苦的石勒突發奇想的打算誘使吃不上的胡人跟自己去冀州,然後将他們賣給奴隸主,自己也能賺一份家業。

結果天不随人願,還沒有賣掉一個胡人的石勒就被西晉東赢公司馬騰抓住了,抓他的目的很簡單,因為司馬騰也缺錢,需要抓胡人,然後低價賣掉。

盲目的人有多可恨?石勒到死都不知道,石虎早已經準備殺他全家了

石勒塑像

汲桑,石勒的人生導師

石勒從自由身再次淪為奴隸,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石勒在當奴隸的這段時間認識到了他人生第一個貴人,汲桑。

汲桑不過是一個給地主家養馬的馬頭,但他的文化水準卻不低,常常教導石勒應該如何做事,在汲桑的教誨下,石勒也逐漸明白自己應該做什麼樣的事情,于是,石勒反了。

此時的石勒雖然反了,但手底下隻有七個人,不過他們的生意卻做得風生水起,搶劫嘛,人數多一點,膽子大一點,武器亮一點,成功的機率就高一點。

随着石勒在冀州搶劫生意做得越來越好,他的名聲也越來越大,石勒是一個沒什麼文化的人,他自認為無法統帥這麼一支龐大的隊伍,是以請來了汲桑,這個養馬的頭子搖身一變,成為冀州地區土匪老大了。

盲目的人有多可恨?石勒到死都不知道,石虎早已經準備殺他全家了

汲桑成為土匪頭子

汲桑跟石勒可不同,石勒隻知道打家劫舍,汲桑想的是招安啊,當時的西晉朝廷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八個王爺你來我往,打得非常熱鬧,眼瞅着沒人拉,汲桑就帶着石勒自己去找了。

他們找的第一個人是成都王司馬穎的大将公孫藩,此人見利忘義,貪财好色,卻擁有數萬兵馬,汲桑将掠奪來的财寶全部奉送給公孫藩,在軍營中謀了個差事。

不過好景不長,貪财公孫藩有一手,打仗他是真不行,跟邺城的司馬模交戰沒幾回合就兵敗如山倒了,汲桑帶着石勒就離開了公孫藩,重新幹起了土匪的生意,兩個人也算是天選之子,沒多久又聚集了一大批人馬。

這一次汲桑學聰明了,不投奔别人了,自己幹。

在汲桑的指揮下,石勒帶着大軍進攻邺城,出人意料地幹掉了東赢公司馬騰,這個曾經将石勒賣到冀州的西晉宗室,是否想過會有今日之禍。

此時的汲桑與石勒還沒有産生地盤的想法,他們就像是一股流竄的力量,走到哪裡打到哪裡,也不停歇,沒有大後方作為支援,這樣的戰争打幾次還可以,如果一直這麼打下去,肯定會失敗。

就在二人進攻兖州的時候,遇到了西晉的一個名将苟晞,此人與石勒大戰數十場,最終将石勒的兵馬大部分消滅,汲桑與石勒隻能再次出逃,不過這一次兩個人沒有一起走,而是分開投奔劉淵去了。

汲桑的命不好,還沒出冀州呢就被西晉乞活軍抓住了,乞活軍向來是糞坑裡的石頭又臭又硬,根本不會給任何人留活口,石勒的第一個好友,汲桑就這麼交待了。

盲目的人有多可恨?石勒到死都不知道,石虎早已經準備殺他全家了

西晉乞活軍

投奔劉淵,石勒飛黃騰達

汲桑走了,石勒馬不停蹄地朝着劉淵的平陽奔,路過上黨的時候,憑借着個人多年樹立起來的威信,竟然又聚攏了上千人馬,單槍匹馬投奔和帶兵投誠可不一樣,此時正缺人的劉淵立刻以上賓之禮對待石勒,當場封他為平晉王。

幾日之前還是一個被人四處追殺的土匪,如今成為了平晉王,石勒這身份的轉變也太快了,不過他的适應能力倒是強,王爺當上了,事也沒落下,左突突,右突突,平陽附近的胡人都被他弄過來當小弟了。

主上信任,石勒也擁有了自己的親信部隊,東征讨伐西晉就成為闆上釘釘的事情了,石勒與劉曜等人同時出發,分多路向西晉的幾個重要城市進軍,石勒的命不好,他所負責的冀州一帶有一個都督幽州軍事的王浚,王浚還有一個老夥計鮮卑人務勿塵,兩個人合力将石勒擊潰,石勒隻好調轉槍頭進攻其他地區。

缺少王浚和務勿塵制約的石勒,很快橫掃河北、山東等地區,成為當地僅次于王浚和劉琨的第三股強大勢力,而此時,劉淵駕崩了。

劉和繼位沒幾天就被劉聰幹掉了,對于劉聰,石勒深知他的為人,在他羽翼未豐的時候決然不敢跟劉聰撕破臉,因而輔佐劉聰的兒子劉粲開始了對西晉的進攻。

圍攻洛陽,平定中原,劉粲與石勒一戰幾乎就将西晉數十年的家業一掃而空,石勒本人更是南下荊襄,大有吞并司馬睿的意圖,隻是石勒遇到了曹操一樣的問題,北兵不習水戰,且瘟疫叢生,導緻石勒的兵馬出現大範圍的削弱。

石勒不得已,在謀士張賓的建議下,北還冀州,并在之後的戰争中擊敗了老對手,曾經将他殺的片甲不留的西晉大将苟晞。

落腳襄國,石勒吞并北方

擒殺苟晞以後,石勒的名聲算是傳播海内外了,最重要的是他在張賓的建議下開始學會擁有自己的地盤了,邺城自然而然地成為石勒的第一選擇,可惜邺城實在是易守難攻,石勒兵馬損失了不少,仍然沒有拿下邺城,萬般無奈之下,石勒隻好選擇邺城不遠處的襄國作為臨時的落腳點,通過占領邯鄲、襄國形成對邺城的包圍之勢。

落腳襄國沒多久,有人不同意了,都督幽燕軍事的王浚早已經把幽州當作自己的地盤,卧榻之側,怎麼能讓石勒酣睡,此時王浚的老夥計務勿塵已經離去了,務勿塵的兒子陸疾眷與王浚的關系一般,但是迫于段氏鮮卑受困于王浚的軍事壓力,隻好跟着王浚攻打石勒。

盲目的人有多可恨?石勒到死都不知道,石虎早已經準備殺他全家了

段氏鮮卑

石勒雖然沒讀過什麼書,打起仗來卻是如風卷殘雲,陸疾眷根本不是石勒的對手,不僅喪失了數萬兵馬,自己的小弟弟段未懷也被石勒俘虜了,出于收攬人心的需要,石勒将段未懷放回段氏鮮卑,從此羯族與段氏鮮卑互通友好,成為不可撼動的盟友。

而石勒依然夾在劉琨與王浚之間,三個勢力在河北、山西地區形成三股互相制衡的力量,誰也不敢貿然進攻,劉琨與石勒之間的關系并不像石勒與王浚那樣劍拔弩張,相反,劉琨因為營救過石勒的母親和侄子石虎,對石勒是有恩情的,石勒也一直謹記在心,在與王浚鬧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石勒就果斷的用上了這個恩情。

他先是跟劉琨講和,此時的劉琨也是四面受敵,面對石勒突然來的好意,他非常感動,當即答應了石勒的請求,失去劉琨制衡的石勒開始向王浚示弱。

俗話說:“示敵以弱,假癡不颠,驕兵之計”,所有人都看出來石勒的狼子野心了,隻有王浚沉迷了,這個整天幻想着當皇帝的家夥突然失去了石勒這個最有力的阻礙者,豈能不先做做美夢。

王浚的夢也沒剩下幾天了,他竟然異想天開地邀請石勒帶兵前來,石勒順水推舟,帶着兵馬就殺向王浚的老家了,王浚的人根本來不及防備,一戰就被石勒擒獲,坐看八王之亂,風卷殘雲的王浚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會死在一個落魄的羯族人手裡。

王浚被除,剩下的隻有劉琨了,作為聞雞起舞的配角,劉琨的軍事能力還是有的,就是地盤有些小,出了事情總要依靠鮮卑人拓跋猗廬,拓跋猗廬對劉琨非常好,在劉琨三次最危險的時候,他的神兵天降拯救了劉琨,甚至在劉琨父母被劉聰所殺以後,拓跋猗廬也十分悲傷。

不過好人往往不長命,拓跋猗廬沒有死在敵人之手,反而死在了自己的兒子拓跋六修的手裡,拓跋猗廬一死,拓跋鮮卑一哄而散,劉琨失去了最重要的軍事依靠,此時的他再想跟石勒對峙,已經是以卵擊石了。

擊潰劉琨,北方再無敵手,此時恰好趕上劉聰暴死,繼位的劉粲被外公靳準幹掉,石勒借此機會揮師西進,與劉曜圍獵平陽,并一把火火燒了平陽城,然後回到襄國,自稱趙王,與繼承劉聰衣缽的劉曜唱起了反調。

後在洛西一戰中,石勒擊敗劉曜,将其擒殺并順利占領長安城,吞并前趙,至此石勒的後趙基本上已經實作了北方統一。(此事前文已經講述,不再過多講解,有興趣的可以點開連結看一下:愚蠢的人有多可恨?劉曜父子到死都不明白,他們其實是笨死的)。

盲目的人有多可恨?石勒到死都不知道,石虎早已經準備殺他全家了

前趙與後趙

石虎,石勒的終生遺憾

石勒在統一北方之前表現出的英勇、果敢是極其難得的,在那樣的一個亂世之中,有勇有謀,且能夠臨機決斷的君主并不多,石勒絕對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在石勒稱帝以後,一切都變了。

石勒稱帝最大的功臣毫無疑問是他的侄子石虎,在攻陷邺城、平定前趙的戰争中,石虎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雖然石虎喜歡胡亂殺人,卻不受石勒的責罰。

石勒本人在稱帝以後也制定了一個相當作死的制度。

其大概意思就是在後趙國内,隻有羯族人才是人,其他都不是人,羯族人可以随意燒殺搶掠其他族,而其他族卻不能對羯族動哪怕一點歪心思。

盲目的人有多可恨?石勒到死都不知道,石虎早已經準備殺他全家了

羯族

這種自掘墳墓的行為簡直成了羯族人的狂歡,在後趙國内的其他民族通通成為被奴役的對象,他們被随意地殺害、侮辱,哪怕是當朝的宰相,在普通羯族人面前也隻能低聲下氣。

丞相程遐出于對後趙國家未來的考慮,曾經力勸石勒削弱中山王石虎的兵權,防止他日後生亂,結果沒多久程遐的妻子和女兒就在程遐面前被輪奸,石勒知道以後也默不作聲。

大臣徐光更是多次提醒石勒,留下石虎就是給石勒的子孫留下了屠夫,可石勒就是不聽。

沒多久,石勒病重,已經到了無法起身的地步,中山王石虎帶着兵馬迅速地控制了京城内外,并将石勒兩個駐守在外的兒子全部私自調回襄國軟禁,等到石勒一死,石虎就徹底放飛自我了。

可笑的是,石勒直到臨死前,還寄希望于石虎學習周公輔佐幼子石弘,不要學司馬氏禍亂天下,殊不知石勒僅僅是比他的兒子早走幾天而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