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開國上将劉震回憶遼沈戰役懷德攻堅戰

我第二縱隊在大濆、前郭旗地區休整期間,總結了江南戰鬥經驗,繼續進行戰術技術訓練;經過“保家保田教育”,開戰立功活動,激發了指戰員的革命英雄主義,進一步提高了部隊的戰鬥力。根據總部指令,補充了五千名由翻身農民入伍的新戰士,同時将獨立第二師編入我縱序列。這些都為夏季攻勢戰役做了充分準備。

根據總部對夏季攻勢的作戰部署,我縱協同一縱從西線進行側擊,向長春、四平之間敵新一軍和七十一軍結合部進攻。首先以遠距離奔襲,而後向四平南邊攻擊前進。

一九四八年五月八日,我縱從前郭旗、王府地區出發,分左右兩路沿中長路西側南進,右路為四師、縱直、六師;左路為五師、獨二師。四師以迅雷疾風之勢遠端奔襲,首戰伏龍泉,再戰三盛玉。守敵都是地方反動武裝,聞風潰散,繳獲不多。部隊指戰員非常惱火,大夥說:“杜聿明天天喊南攻北守,他守什麼?一連幾天都沒碰上一個像樣子的。”

我們原來估計到伏龍泉、三盛玉不大可能有敵正規部隊防守,是以在奔襲這兩處的同時,已令部隊向懷徳偵察。十二日拂曉,四師十一團發現雙城堡駐敵騎二師三團三百五十餘人,當即馳往将其包圍,激戰約一小時,敵向南突圍,我俘虜敵團長等十九人。經過審訊與偵察,得知懷德僅有敵兩個團的兵力防守。

懷德位于長春至沈陽鐵路西側,距離長春約五十公裡,距離四平約一百公裡,是長春、四平間鐵路的屏障,且有公路通往長春、長嶺、公主墳以緻四平、沈陽,地位十分重要。我們分析研究了目前敵情和戰局形勢,認為懷德守敵兵力較少,孤立突出,遠離主力,我進攻易于取勝,一旦攻取了懷德,不僅使長春、四平之敵暴露出來,而且可以調動他們出援,有利于我在運動中殲敵,乘勝擴大戰果,使整個戰局都活起來,是以建議總部以我縱主力遠距離奔襲懷德。

在基本了解敵情之後,為及時抓住戰機,未等總部回電,我們即令四師、六師迅速輕裝奔襲懷德。要求四師務于十四日拂曉前嚴密包圍懷德城,縱隊指揮所随四師跟進。

部隊于五月十三日夜向懷德疾進,戰士們穿着新發的夏裝,一路快步如飛,不顧連日行軍的疲勞,仍然精神抖擻,六十公裡路程一夜趕到。十四日拂曉前,四師已經懷德守敵嚴密地包圍起來。天沒亮,縱隊指揮所趕到,我接到師長陳金玉報告:“司令員,懷德城已被我師包圍,敵人龜縮城内,城外隻有少數兵力守幾個據點,一個也沒有逃掉,這下子可抓住了。”我說:“好。你們要詳細觀察。”

四師立即派出精幹小分隊摸到城外壕溝邊,打掉了敵人一兩個小據點。審訊俘虜後才明白,守敵是新一軍三十師九十團,還有保安十七團和騎二師一部分,一共約五千人。新一軍是國民黨的所謂五大主力之一,蔣介石的嫡系的嫡系,全副美式裝備,軍官全部是黃埔軍校畢業生,戰鬥力較強。我考慮,對付這樣的敵人絕不可以輕視。

天亮後,我帶領四師師長陳金玉、六師副師長張竭誠和縱隊團的幹部到前言勘察地形。懷德城地處畢山城上,地形較高,長約兩公裡半,寬約一公裡,有兩條主要街道,房屋多系磚瓦結構,四周平坦開闊,易守難攻,而且敵人早有設防:一道環城外壕,寬四米,深三米,難以逾越;在四至五米高的土牆上築有鋼筋混凝土永久性工事,大小地堡明暗結合;牆外有屋脊形鐵絲網、鹿寨、地雷場等障礙物,密密麻麻,沒有一絲通路。所有前來檢視地形的幹部都默默不語,思忖道:如此堅固的城防,要砸開它,全殲守敵,确實要費把勁。

經過仔細的觀察,隻有城西南角有一道天然的溝從我方伸向城下。雖然溝的盡頭距離城牆還有一百多米的平地,但這是唯一可以利用的地形。我們沿溝隐蔽接近城下,到敵人手榴彈投不到的地方,進行了直接的觀察。這裡是敵新一軍九十團和保安十七團的結合部,兵力不強,火力配置薄弱。根據這些情況,我确定就以這裡為主要突破方向,将對面牆上一百五十米地段作為突破地段,以四、六師兩個山炮營靠前進行抵前射擊,打開兩個突破口,以便四師、六師并肩突破。要求部隊以最快的速度拔掉敵城外的據點,構築攻城交通壕和出發陣地以及炮兵抵近射擊陣地。

我們立即把情況和議定的攻城決心電報總部,總部回電:抓住新一軍很好,目前敵人四處挨打,不可能有兵北調,你們放開手腳打。并特别強調:攻打懷德,一定要做好準備。這是夏季第一戰,首戰一定要打好。同時指令第一縱隊迅速開到長春以西進行警戒,殲擊長春可能出援之敵。

在現地的作戰會議上,我宣布如下決心:

四師十團、十二團在趙家窩棚北側占領進攻出發陣地,從城西南突破敵人防禦;六師十六團、十七團在二道崗附近占領進攻出發陣地,從西門北側突破敵人防禦。

四師十一團為縱隊預備隊,位于城東南劉家屯地區,随時準備阻擊敵人突圍;六師十八團位于城北劉家窪地向北門佯攻,并準備阻擊敵人突圍。

五師主力必須于十六日前趕到懷德東南二十裡堡一帶,連夜構築工事,準備打擊四平方向援敵。

整個攻城戰鬥部署以及一切攻城準備務必于十六日拂曉前完成,并隐蔽進入陣地待命。

最後我說:懷德戰鬥是我東北夏季攻勢的頭一仗,這一仗意義重大,打好了會是全局都活起來。總部隻是要做好充分準備,首戰必勝。各部隊要放開手腳狠狠地打,一個不漏地全殲敵人,吃掉新一軍九十團以及保安十七團和騎2師後,再打來援的七十一軍,後面的戲就好唱了。

戰鬥任務下達後,部隊的情緒非常高昂。要跟蔣介石的王牌新一軍比個高低,誰不高興呢?各師團政治幹部針對戰鬥任務進行政治動員。指戰員個個摩拳擦掌,人人躍躍欲試,獻計獻策,一派龍騰虎躍朝氣蓬勃的氣象。不僅參軍的新戰士遞請戰書寫保證書,老戰士更是按捺不住激動心情,你挑戰他迎戰,真當功臣。

熱火朝天的臨戰練兵在田野裡村頭邊擺開了。處處是一隊隊戰士在演練破鹿寨、破鐵絲網、過壕溝、炸碉堡、架梯子、登城牆等戰術動作。工程前的土工作業分班輪流進行,一刻不停。戰士們都明白戰前多流汗戰時少流血的道理。擔負拔掉敵外圍據點的部隊正在加緊戰鬥,以便接近城下進行攻城準備。炮兵陣地、交通溝、沖鋒牆,一道道壕溝直伸向敵城牆下約八十至一百米。

各級指揮員都親自勘察地形,對敵人的動态了如指掌,并随時根據新的情況,仔細研究攻城戰鬥方案和具體戰術動作,從突擊線路到攻城的武器、炸藥、火力配備以及穿越障礙、過外牆、登城牆、打巷戰所需的各種器材、工具,知道各部隊的協同動作等,每個細節無不進行周密細緻的思考準備,一點都不馬虎,目的是力争一夜消滅守敵。

縱隊炮兵團以及各師屬炮兵除積極構築工事進行射擊準備外,還把突破口正面和側翼敵人的大小火力點編成序号,采取分炮包幹的辦法,以便有效的摧毀敵人城防工事,同時也便于準确地計算出炮火準備的時間和需要的炮彈,為步炮協同提供可靠的依據。

十六日下午,懷德城東南方向突然響起來激烈的槍炮聲,有些炮彈打到二十裡堡和懷德之間來了。五師師長鐘偉報告:十六日清晨七十一軍八十八師先頭部隊正向我疾進,闖到大黑林子以北地區,與我師前哨部隊接上了火。敵人自恃兵力雄厚和美式裝備,上有飛機支援,下有坦克掩護,來勢很兇。有些陣地幾經失守,但還是被我奪了回來。敵人沒有越過二十裡堡一步。

第七十一軍來援,原在我們意料之中,但來的這麼快,卻不得不引起我的思慮,對懷德的攻擊還未發起,是否按原計劃執行呢?還是一兩個團把包圍的敵人監視起來,先集中縱隊主力打援敵,然後再攻城,萬一攻城不下,又擋不住援敵,我們将陷入被動;如果兩邊都粘住,也對我們十分不利。

太陽漸漸西落,縱隊指揮所裡,我們反複研究各方面的情況。原定的總攻時刻就要到了,作戰科長請示是否及時發出總攻信号?電話鈴不停地響着,四師報告:司令員,一切我準備就緒,下指令吧,保證今晚全殲守敵。六師報告:請縱隊首長轉告五師,隻要今晚擋住七十一軍,懷德一定能夠拿下來。五師說:叫四師、六師放心打,隻要五師還有一個人在,第七十一軍休想越過二十裡堡一步。

上下一心,衆志成城。在短暫而又緊迫的時間裡,我再次認真的分析形勢,認為部署是恰當的,準備是充分的,攻城的兵力占絕對優勢,全體指戰員情緒飽滿,意氣高昂,一夜南下懷德城是有把握的,不會打成夾生飯。再說,我軍善于夜戰,而敵七十一軍戰鬥力遜于新一軍,按一般規律是不敢夜間前進的。晚上敵人可能停止對我五師的進攻。如敵進攻,我們将預備隊投入,也完全可以頂住敵人。更重要的是總部早就有攻城打援的部署。勝利就在眼前,何須猶豫?經過分析,更加堅定了我的決心。看了看手表,時間一到,即令發出總攻擊信号。

十八時五十五分,炮火準備開始了。霎時間,大地猛烈一震,所有的炮火同僚怒叫起來,無數發炮彈呼嘯着掠過天空,好像長上了眼睛似地一起飛向突破口及其附近縱深,一陣陣沉雷般的巨響,成西門北側及其西南角頓時成了一片火海,映紅了黃昏的天空。敵人的鹿寨碉堡淩空飛舞。戰士們見到自己的炮火發出這無比的威力,興奮的無法形容,恨不得馬上發起攻擊。

炮擊三十分鐘,摧毀了突破地段的城防工事,打開了兩個缺口,被摧毀的城牆土塊落到外壕裡,工事裡的守敵有的被炸得血肉紛飛,有的被震昏了,但殘敵人頑抗還擊,我炮火繼續加以摧毀。這是,我步兵已經發起沖擊,炮火向縱深延伸一百五十米,打成一個半圓形的攔阻火網,護送突擊部隊沖鋒。随着信号彈升起,隐蔽在突擊出發陣地的十二團七連、十六團九連和十七團一連在炮火的掩護下順着突破口撲向突破口。七連六班管國仁小組沖在最前頭,連續炸飛幾個暗堡,僅僅幾分鐘就突破成功,營、團主力相繼投入戰鬥。

這時我即令第二梯隊投入縱深的戰鬥,沖過突破口按預定路線向前猛沖,在城區展開了激烈的巷戰。幾分鐘後,炮火再次延伸二百米射擊二至三分鐘,第三次延伸二百五十米射擊三至五分鐘,攔阻敵人第二梯隊、預備隊反撲。敵防禦縱深支撐點密布,地堡重重,大街小巷布滿路障。我們的戰士毫不畏懼,英勇沖殺,機槍打得像雨點一樣,炮彈、炸藥包、手榴彈的爆炸聲響成一片,分不出點來。三小時後,城區的敵人許多抵抗點燃燒起來,戰火濃煙吞沒了整個縣城。

為了迅速分割敵人縱深防禦體系,各個擊破,四師、六師集中主力沿城牆向東北方向穿插迂回發展進攻;一小部兵力沿大街前進,從正面吸引拖住敵人;并以一部分兵力利用大街兩邊的小街小巷,挖牆鑿洞,多路逐街逐地切割穿插。這樣,一條條街被打通了,一條條巷被敲開了,敵人的防禦體系被攪得支離破碎。敵人官兵拼死抵抗,逐街、逐巷、逐屋與我争奪。

我們的戰士打得更加英勇頑強,機制靈活。十二團一連在連長李希全率領下,從城西南角打到城北,巧妙地打掉了敵人十幾個地堡,而傷亡很小,戰後李希全立特等功。勝利進展的消息,一個接一個報來,縱隊副參謀長王良太高興的說:“好哇,戰前的充分準備和周密的戰鬥組織,現在見效了。”

激戰大半夜,守敵大部被殲。敵團長項殿元率領90團百餘人退守在城東北角關帝廟大燒鍋院内的團指揮所裡負隅頑抗,妄圖等待援兵。這裡是敵人城内最後一個據點,地勢較高,四周開闊。這股殘敵絕大多數是反動軍官,他們憑借高大圍牆和堅固房屋拼死頑抗。

臨近拂曉,戰鬥打得非常激烈。我部兩次進攻,均未得手。這是我再次分析戰況,考慮将這些殘敵暫留一下,還可以吸引第七十一軍。于是指令部隊停止進攻,用一個團将敵團團圍住,重新部署兵力火力,由十六團和十二團一個營加上兩個山炮連,在十六團薛複禮統一指揮下,再次組織攻擊。

十七日上午,殲滅懷德殘敵的戰鬥繼續展開。一聲令下,炮聲隆隆,硝煙蔽空,敵人的工事一下子大部被摧毀了,圍牆被打開幾個缺口。沖鋒号吹起,十二團一營和十六團三營猶如猛虎下山,沖入突破口,向關帝廟沖殺。

廟裡有一個相當大的院子,敵人依托套院、正殿、廂房、走廊逐屋頑抗,死不繳槍。戰士們恨的咬牙切齒,恨不能一口吞了這些反動家夥。手榴彈打完了,用炸藥包投向敵人;刺刀拼彎了,就用槍托打。好一場驚心動魄的肉搏戰。戰士們越打越勇,越殺越威風,一直打到中心大殿,沖進敵團指揮所,當場擊斃敵團長項殿元。殘敵見勢不妙,有二百餘人向東南突圍逃跑,遭到我正面部隊追擊,被殲于牛家屯、馮家屯地區。至十五時,懷德守敵新一軍九十團、保安十七團和騎2團一部共五千餘人全部被殲滅。曆時三晝夜的懷德攻堅戰以我軍勝利宣告結束。

劉震同志簡介:湖北孝感人。1915年出生。1930年參加赤衛隊,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任團政治委員,師政治委員。參加鄂豫皖蘇區和鄂豫陝蘇區反“圍剿”和長征。盧溝橋抗戰爆發後,任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688團政治委員,獨立團團長,八路軍第2縱隊第344旅旅長,第4縱隊第4旅旅長。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第4師第10旅旅長,第3師第10旅旅長兼淮海軍分區司令員,第3師副師長。參與指揮鹽阜反“掃蕩”、程道口、高溝、楊口、阜甯、淮陰等戰役戰鬥。解放戰争時期,任中共吉江省委書記兼吉江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縱隊司令員,兵團副司令員兼軍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南軍區空軍司令員,東北軍區空軍司令員。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空軍司令員。回國後,任解放軍空軍副司令員兼空軍學院院長、政治委員,沈陽軍區副司令員,新疆軍區司令員,軍事科學院副院長。1955年被授予上将軍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