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根
再生能力是人類望而卻步的生物功能。越是高等的生命體,一但機體受到損傷,再生修複的能力就越差,比如,人類大腦的腦細胞,以及各個重要髒器,就基本不具備再生能力。似乎人類能夠完成自我修複的,也就隻有皮膚、血管、骨骼、肝髒,其餘的器官基本沒有再生修複功能,或者修複時間非常漫長。
然而,自然界中卻大量存在擁有極強再生能力的生物體。渦蟲是目前發現的再生能力最強的生物,無論是橫切、縱切還是斜切,又或是切掉肌肉、皮膚、腸道生殖系統乃至“大腦”,渦蟲的傷口都能迅速愈合,重新生長發育,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内就能重新長成若幹條渦蟲。
此外,美西螈(axolotl)作為一種墨西哥蝾螈,在野外幾乎已經滅絕,也被認為是“再生之王”。美西螈是再生醫學研究中最受歡迎的自然界生物模型。雖然大多數蝾螈都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但美西螈卻幾乎可以再生身體的任何部分,包括大腦、心髒、下颚、四肢、肺、卵巢、脊髓、皮膚、尾巴等等。
現在,聚焦于美西螈特殊的再生功能,緬因州巴爾港MDI生物實驗室的專家們得出結論,人類也擁有一種“未開發”的再生能力。研究從了解為什麼美西螈不會形成疤痕開始,包括研究為什麼美西螈不會像老鼠和其他哺乳動物那樣對受傷做出反應。
研究人員發現,被稱為巨噬細胞(macrophages)的免疫細胞,促進了蝾螈組織細胞的生長,但在老鼠體内産生了疤痕。該團隊表示,傷疤的形成可能會阻礙哺乳動物的再生過程。

進一步研究中,研究人員比較了蝾螈和成年老鼠受傷後的分子信号,結果顯示,作為哺乳動物的成年老鼠的再生能力有限。哺乳動物通常會在受傷部位形成傷疤,而不是讓失去或受傷的身體部位再生,這就為再生創造了障礙。
受此啟發,研究人員認為,在未來,通過阻斷導緻疤痕的大腦通路,可能會讓人類重新生長出原本已經失去的肢體或改善整體健康。
也就是說,解決疤痕形成的問題,或可釋放這種再生潛力。這同時提供了一種可能,即有朝一日可以開發出藥物,鼓勵人類再生因疾病或損傷而失去的組織和器官,而不是形成疤痕後再也無法重制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