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還有一種體型超過五厘米的巨型螢火蟲,它們不僅體型巨大,身體更是挂着的30多個如同“小燈泡”一樣的發光源,是以它們的亮度也十分驚人。下面就跟着我一起來探索這種巨型螢火蟲吧!

夏天就像是一個活力四射的青年,在他的渲染下,自然界中的動物,也迎來了一年中最為活躍的季節。白天,窗外樹上的蟬鳴聲不絕于耳。夜幕降臨後,草叢中螢火蟲閃爍着微弱的亮光,點綴着夏日的夜晚,和小夥伴一起,徜徉在一片花海中,伴随着迎面而來的微風,一起追逐螢火蟲嬉戲打鬧,螢火蟲和夏天,就像是一對戀人一般,讓夏天靜谧的夜晚更加美麗。
螢火蟲就是我們孩童時期,最喜歡的小昆蟲了。
螢火蟲種類較為繁多,全世界大概分布有2000多種不同的螢火蟲,僅中國境内就有多達100多種螢火蟲,因為它們的發光原理相同,同屬于生物發光,主要依靠體内發光細胞中的熒光素以及熒光素酶,在熒光素酶催化熒光素的結果下,會産生一種激發态的氧化熒光素,這種激發态是一種不穩定狀态,當激發态回到基态時會釋放出光子,最初呈現出熒光狀态,是以這些能發出熒光的昆蟲都屬于螢科屬。
平日裡我們常見的螢火蟲,體長大緻都在1~2厘米之間,最大也不超過3cm。但是6月19日時,成都華希昆蟲博物館的從業人員,在成都都江堰的趙公山中,采集到了一條體長超過5厘米的巨型螢火蟲,經科研人員分析,這是一條成年雌性螢火蟲,白天由于光線充足,人們并不會注意到它,外觀看起來就像是一條大号的黃色蠕蟲,但是等到晚上,它身體上30多個發光點閃爍的亮光,顯得異常矚目,這種遍布全身的發光點,遠遠看起來就像是一條燈帶。并且它們非常喜歡潮濕的環境,白天它們會鑽進泥土中躲避太陽光線,隻有等到晚上空氣濕度超過90%時,才會從泥土中鑽出來四處溜達。
根據相關從業人員介紹,這種巨型螢火蟲在我國此前也曾多次被發現,但是由于它們同種類外觀非常相似,是以早些年一直被人們誤認為是大号的大場雌光螢,但是現在人們卻發現,這種大雌光螢和大場雌光螢應該屬于兩個物種,因為它們的體型差距實在太大了,大雌光螢的體型基本是大場雌光螢的2~3倍左右。目前關于這種大型螢火蟲的相關資料還比較缺乏,是以該博物館已經将這條螢火蟲飼養了起來,相關科研人員也将在後續工作中,繼續深入研究這種大型螢火蟲。
難道,輕盈會飛的螢火蟲,原來是肥嘟嘟的閃光蠕蟲?
說到這裡,很多小夥伴蒙圈了。如此巨大肥碩且肉嘟嘟的螢火蟲,簡直毀童年啊,怎麼和小時候印象中輕盈飛舞的螢火蟲完全不一樣啊?
其實,這裡存在一個誤區,一般來說會飛的螢火蟲基本都是雄性,雖然雄性的體型比雌性小很多,但是雄性會發出更加明亮的閃光信号,不同種類螢火蟲的閃光信号都不太一樣,但是這種閃光信号,不外乎都包含着它們的求偶信号,當雄性在夜晚閃爍起熒光信号時,這些信号的閃光頻次、閃光時間都會被雌性所識别,此時雌性隻需要從尾部發出一種閃光信号進行回應,雄性便會前來交尾。
比較神奇的是,交尾前雌性隻有尾部會發光,但是當交尾結束後,雌性便會亮起全身的發光點,成為一種環形光帶,科學家們認為這是一種威懾敵人,進而保護後代的行為。
螢火蟲是一種對環境品質要求極高的小昆蟲,記憶中那些在盛夏夜晚飛舞的螢火蟲,似乎再也很難看到了它們的身影了,但是近些年來,随着國家不斷實施各種治理環境的措施,以及公衆保護環境意識的不斷提高,人們似乎又開始看到越來多越多的螢火蟲了,在此希望盛夏永遠有這樣可愛的“天使”陪伴。
好了,本期内容就分享到這裡了,如果你也喜歡我的作品,請記得點贊和收藏哦,我們下期再見,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