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們一起欣賞了宋代傳奇小說《夷堅志》中關于古人乘船飛升以及遇見外星人的故事,今天給大家介紹一種夷堅志中出現的普通而又奇怪的小動物,究竟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您的關注是我創作的動力,歡迎評論,堅持每天更新古代傳奇事件,為大家講述南宋繁盛時代,盛世下的奇異故事。
提起了蟾蜍,大家肯定不陌生,患有密集恐懼症的朋友還會可能感覺渾身起雞皮疙瘩,其實在古代蟾蜍可是讓人既敬畏、又喜歡的動物。今天就是為大家講述夷堅志中一篇關于蟾蜍的故事,到底有什麼奇特之處呢?我們一起來看。

故事:話說蔡州城(今河南駐馬店市汝南縣)西邊的軍營駐地附近,有一座廟叫做天台山廟(位置在汝南縣城南2公裡處,原名天中山),不知道廟的名字為什麼這麼叫,廟裡面有一個石頭,高約三尺(約1米左右),石眼裡有水,即使是幹旱的季節也不會幹涸,曾經有人挖掘這個石頭,越往下越大,深不可測,不能挖到底。石眼水中經常看到一個小蟾蜍,通體是雪白色的,眼睛是紅色的,常常在水中嬉戲,有時候跑到周邊人家裡,被人看作是好的兆頭。朱盛非( 字藏一,蔡州人,南宋丞相)丞相是當地人。
崇甯四年(1106年)春天的時候,發現這個小白蟾蜍藏在堂屋的門下面,朱丞相趕緊用潔淨的瓷器盛着,周圍用東西封得很嚴實,心裡暗暗祈禱說:如果真的是很靈驗,請你自己回到廟裡面。到了晚上打開瓷器,竟然發現不見了,朱丞相直接跑到廟裡去看,發現小蟾蜍正在水中呢,這一年朱丞相科考及第。
(原文:蔡州城西軍營中.有廟曰天台山廟.不知其義.廟中有石.高三尺.石眼有水.雖旱歲不涸.嘗為人發地測之.愈深愈大.不可窮極.又有小白蟾蜍.雪色而朱目.常在水中.或至人家.則為吉兆.朱魯公丞相勝非郡人也.崇甯四年春.得之于所居堂戶限下.以淨器覆之.周圍封志甚密.祝之曰.若果通靈.當自歸廟.至暮舉器無見矣.徑往廟訪視.乃在水中.是歲朱公登第)。
這樣看來,這隻小蟾蜍确實是一個靈性的動物,比如神話故事裡的劉海戲金蟾等等。比起青蛙來講,蟾蜍确實賦予了很多傳奇故事,雖然宋代人不可能像現代生物學一樣對青蛙和蟾蜍作出精準分類,但是中國人長期以來就知道,它們是兩種看起來類似卻完全不一樣的生物,因而二者發展出了完全不一樣的文化含義。
如果說青蛙是作為一種富有特色的地方食物,那麼蟾蜍在中國文化中的含義就要複雜得多。自古以來,蟾蜍都被當作是一種長壽的生物,抱樸子雲:“蟾蜍壽至千歲者,頭上有角,颔下有丹書八字。”追求長生不老的道士們自然是不會放過這種可能讓他們續命的生物。
據說南朝的劉亮就用白色的蟾蜍作為材料煉丹以求延年,但最後不僅續命未成,反遭丹藥奪去性命。“宋劉亮合仙丹,須白蟾蜍、白蝙蝠,得而服之立死。”大概是獲得了太多類似的教訓,中國人逐漸知道了蟾蜍不宜食用的特征。
如《茅亭客話》便記載:“頃有一士人好食鳝魚及鼈與蝦蟆,嘗雲此三物不可殺,大者有毒殺人,蝦蟆小者亦令人小便秘臍下憋疼,有至死者。”而使得劉亮喪命的白蟾蜍也被賦予了靈異的特征,如在後蜀将要被北宋滅國時,“有村夫鬻一白蝦蟆。其質甚大,兩目如丹,聚視者皆雲肉芝也。有醫工王姓失其名,以一缗市之。歸所止,慮其走匿,因以一大臼合于地。至暝,石臼透明如燭籠。王駭愕遂齋沐。”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想到,這都是傳說的故事,世界哪有白色的蟾蜍啊?還是紅色眼睛的,問的很好,世界上真的存在這種蟾蜍,不過卻很兇猛。
據美國國家網站報道,在美國密西西比州科學家們發現了一種新型的蛙類品種,叫做劇毒白蟾蜍,這種蟾蜍通體是白色的,眼睛确實紅色的,雖然十分稀有極其珍貴但是它的毒性也是非常吓人的,據說它的毒性可以毒死一頭大肥豬,而且相比其他蟾蜍每次可以産成千上百個卵不同,白色毒蟾蜍每次産子一隻,對于老鼠也可以一次性吃掉,非常厲害。
古人誠不欺我也,不知道美國劇毒白蟾蜍和朱丞相的白蟾蜍有沒有關系,但是事實告訴我們,古人記載的不一定都是傳說,也有可能是我們還沒發現的新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