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姚政在文物局座談會上的發言

姚政在文物局座談會上的發言

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院民間文物保護委員會會長姚政,5月15日下午在國家文物局2樓第四會議室召開的鼓勵民間合法收藏文物相關行業協會座談會上,做了重要發言。圍繞文物局布置的發言主題,姚政講述了以下三個方面内容:

1、民間收藏文物的現狀

姚政說,中國戰略與管理研究會民間文物保護委員會根據中戰會上司部署,在19大召開以前,認真調查、發現、保護民間所收藏的填補曆史空白的國之重器數量及現狀。按此部署,文保會的調查結果簡述如下:

中國民間有大量重量級的古代青銅器。其中,最長的古代青銅劍長度達到了6至8米;地動儀寬、高2.4米,重2000公斤;一組鼎(一言九鼎)最小的1.66米高,最大的高4.87米,總重量18噸的九個鼎中黃金含量就不下1.5噸之多,鼎周邊刻有2萬多字銘文;調查發現的鎏金大編鐘,僅一個收藏家就多達10幾組套;各種青銅車馬(大的超過原實物)不計其數。

中國古代玉器。無論是三星堆文化、良渚文化還是紅山泛紅山文化,都有大量的大型古玉玉雕。一套三星堆玉兵陣長3.3米寬1.88米,僅僅底部背面篆刻有多大1300多個古蜀文字,是中外軍事史上表現戰争題材不可多得的大型玉雕;三星堆古玉器中,除了大量規模宏大的祭祀禮器,還發現有許多佛教題材的玉雕件。良渚古玉同樣有大器,天子出行、大型編鐘,甚至金縷玉衣都屢見不鮮。泛紅山玉器,黑皮玉器更是無法想象。一套玉雕恐龍長54米,重8噸之多,共有289件組合而成;有一個收藏家收藏有數千件黑皮玉面具,竟然無一例重複;另一個收藏家收藏了大量古代水晶雕件,其中各種顔色的水晶骷髅就數百件之多,而大英博物館僅有一件5.5公斤白色水晶骷髅,卻是該館備受争議的著名收藏。

上述随便列舉的這些中外博物館都未曾收藏的大型民間文物,正是展現中華民族工匠精神,展現中國人的文化自信的最好的例證。

近年來,我們多次組織收藏家走訪世界各國的博物館,主要是調查了解中國文物流失海外的狀況。通過對數十個著名博物館的參觀和考察,對比海外的中國文物與國内同類文物,結果發現海外這些著名博物館裡的藏品,在我們看來基本都屬于普品,真正精美的古代文物還是在國内,而且主要是在民間。由此聯想,如果能從民間挑選50件100件精美的文物補充到國家博物館,都将是對全世界重新認識中華文明、重新認識世界文明的起源,發揮重大的積極作用。

2、如何解決民間合法收藏文物的制約瓶頸

針對這個發言主題,姚政從三方面加以陳述:第一,瓶頸在哪裡?他拿出一份與民族文化宮簽訂的補充協定說:今年三月份,文保會在北京民族文化宮搞了一場文物展。很快上面就下來了訓示,并讓文保會與其簽訂了這個補充協定,三條核心内容一是《華夏瑰寶-中國民間收藏主題展》立即停辦,相關宣傳材料及包裝袋等馬上封存銷毀,不得再發放,并及時拆除相關廣告;二是新辦展覽《民間收藏主題展》,時間為3月06日-3月26日,展品名稱及說明文字中不能有年代、年号等紀年性表述;三是展覽期間主辦機關及個人不得主動組織邀請兩會代表、委員觀展,不得接受任何媒體采訪,不得回應社會關注。請問:《華夏瑰寶-中國民間收藏主題展》這個名稱有何問題?去年文保會在全國舉辦了8場一帶一路中國民間文物精品萬裡行活動,任何地方都沒有提出異議,怎麼在北京就變成錯誤的了呢?展品不能辨別名稱年代,哪中華文明的傳承又将如何展現呢?不得邀請兩會代表,你們究竟在怕什麼呢?再說一件事,文物局的政協委員、前文物局局長在兩會發言上說,有一個瑰寶展,其展品連老百姓都看出是假的。請問,哪個老百姓看出了哪一件東西是假的?如果老百姓都懂鑒定那還要文物局幹什麼?這就是制約瓶頸啊!第二,解決制約瓶頸就要特赦全國收藏家以合法收藏到的文物。這個曆史問題不解決,後面就沒人再敢收藏。第三,建議放寬民間博物館建立的限制條件。參考國外,比如:英國倫敦有一個福爾摩斯博物館,展廳面積僅有150平米,裡邊所有的東西都是赝品。因為福爾摩斯隻是小說中的一個主人翁,曆史上根本不存在實際的人物和實物,但博物館外排着長隊要求參觀的成百上千的人是我們親眼目睹的,博物館門票創收是真實的。再比如美國的臭蟲博物館、蟑螂博物館等等,這在中國都是連想都不敢想的。隻要放寬國内民間博物館的建立限制條件,也許會出現許許多多意想不到的收獲。産生不合理的博物館不可怕,社會和現實會讓其自生自滅。

3、如何解決文物合法流通的制約瓶頸

姚政說,首先要解決主流媒體的輿論導向。十幾年來,我們的主流媒體一直在宣傳民間沒有真東西,沒有國寶,是以作為有意想收藏的人,不敢進入收藏領域。如果說,我們的媒體能夠大力宣傳劉玉珠局長的觀點——民間有幾倍于體制内博物館儲藏量的民間文物,實際上就是給有意投資收藏領域的人吃了定心丸。

最後,姚政補充說,要放開文物流通的級别,除了國之重器堅決不能買賣外,其餘的文物一律開放,允許進入流通領域。允許各類博物館(國有的、民間的),向收藏者出售文物,允許各類博物館之間進行文物交流、買賣。去年,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向社會公開出售了501件中國瓷器,博物館向群眾出售文物不是沒有先例。

2017年5月15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