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沒有曾誠,申花本賽季的足協杯之旅恐怕已經止步,也就不會有即将到來的上海德比的足協杯半決賽。曾誠用自己出色的表現,再一次向大家證明了一點:一個好門将足以頂半支球隊。
接連戰勝四川民足、長春亞泰以及深圳隊,從公認的死亡賽區突圍,晉級本賽季足協杯4強的同時,最讓申花滿意的,無疑是這組數字——4場比賽全部零封對手、連續360分鐘沒有失球。而在此前中超聯賽第一階段比賽中,申花14場比賽丢17球,場均丢球1.2個。
任何一支球隊要想在漫長的賽季中取得好成績,穩固的防守是基礎。申花從聯賽的場均1.2個失球,到足協杯零失球,這巨大的變化,源于後衛出身的毛毅軍對于球隊防守體系的改造,但更為重要的是一點是門神曾誠的傷愈複出。
聯賽第4輪與河北一戰中兩根肋骨骨折後,曾誠進入了長達近5個月的康複期,缺席了多達10輪聯賽。正是在這10場聯賽中,申花戰績不佳,崔康熙下課。特别是聯賽第一階段最後一輪,申花在保平就能晉級争冠組的情況下,開場16分鐘城門連連失手,被北京國安連灌3球,進而跌入了保級組。
曾誠的作用,在申花與深圳的足協杯1/4決賽第二回合展現地尤為明顯。由于首回合申花1:0小勝深圳,占得了先機,是以第二回合的較量,申花擺出守勢,而深圳隊是全力猛攻,申花的防線承受了十分巨大的壓力。全場比賽,深圳隊有13次角球機會、射門達到了9次、控球率71%,但最終未能攻破申花的球門。曾誠貢獻了至少5次神撲,将對方有威脅的射門全部拒之門外。
能夠擁有如此神勇的曾誠,無疑是申花的一大幸事。隻是,1987年1月出生的曾誠,今年已經34歲。雖然守門員的職業生涯相對較長,但不可否認的是,球員一旦過了而立之年,競技狀态很可能會直線下滑。申花的前一任主力門将李帥,在加盟申花之初表現不錯,可随着年齡的增長,無論是下地速度、門前的反應速度,還是飛身騰空的高度等,都不可與當年同日而語,其表現自然也就與球迷的期許有着一定的差距。而且,這幾年曾誠的傷病也相對比較多。加盟申花這兩年,他每年都經曆了一段時間的傷停。
而隻要曾誠無法出戰,申花守門員的實力就要下降幾個檔次,這也成了球隊的一大隐患。雖然這幾年申花幾乎年年都在引進守門員,包括一些年輕的門将陳钊、馬鎮、薛慶浩等先後加盟,但至少從目前的情況看,這些小門都難堪大任,陳钊更是已經離開了球隊。無論是梯隊的内部挖潛,還是從其他球隊引進新援,申花要想防守端有穩定的表現,短期内還是需要增加一名具備一定實力的門将,作為曾誠的替補,以備不時之需,才能避免球隊防守端表現的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