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了《風雅三千年》,懂了武亦姝的成名絕非偶然一、 脈絡清晰二、 内容精簡,選詩獨到,可讀性強三、 确實能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四、 内容嚴謹,通俗易懂,前後銜接流暢結語

2017年,《中國詩詞大會》出現一位年僅16歲,身高卻有1米82的上海女孩,名叫武亦姝。第一環節結束,副教授蒙曼就給出了高度評價:她站在那裡氣定神閑的樣子,詩意就出來了,這就是所謂的“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局,武亦姝9道題全部答對,戰勝百人團308人。

然而,在争奪攻擂資格的“飛花令”環節中,意外出現了。這次“飛花令”規定了以“月”字吟詩,武亦姝的對手是北大博士陳更,兩人決戰七八回合也沒分出勝負。再一次輪到武亦姝,當她吟出一句詩後,主持人董卿提醒:你重複了。

在場的觀衆大氣都不敢出,時間像靜止了一般。有趣的是,武亦姝一臉風輕雲淡。接着,一句《詩經》裡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從她口中緩緩吟出,評委們拍案叫絕,觀衆席更是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讀了《風雅三千年》,懂了武亦姝的成名絕非偶然一、 脈絡清晰二、 内容精簡,選詩獨到,可讀性強三、 确實能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四、 内容嚴謹,通俗易懂,前後銜接流暢結語

武亦姝

董卿看着武亦姝感歎道:

你的氣質裡,藏着你讀過的書,走過的路。

當時,16歲的武亦姝已經有了2000多首詩詞儲備量,更令人驚奇的是她周身散發出來的氣質,小小年紀處變不驚、從容淡定。兩年後,武亦姝以高分進入清華。不得不感歎,詩詞對人的影響真的很大。

中華古詩詞,始于詩經,終于元曲,南宋之後,詩由雅轉向俗,元曲也回不到漢樂府那樣的純粹、天然去。這三千年間,既有《天問》這樣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楚辭,也有《大風歌》等展現大一統時代恢弘氣度的樂府歌詞,還有《聲聲慢》等清麗的婉約派、《十二月過荛民歌·别情》的魅力元曲。

讀了《風雅三千年》,懂了武亦姝的成名絕非偶然一、 脈絡清晰二、 内容精簡,選詩獨到,可讀性強三、 确實能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四、 内容嚴謹,通俗易懂,前後銜接流暢結語

詩經

中華古詩詞就像星辰般璀璨,太美了,但是浩如煙海的作品,根本無法盡閱。很久之前我就期待能夠有一本書,既包羅三千年的名詩佳句,又可以标注出每個時代、每位詩人的故事,讓詩詞和曆史互相參照。但是,我知道這樣的一本詩詞簡史創作是相當不易的,對作者各方面的文學素養、曆史知識儲備要求也極為高。

隻是,沒想到,這樣的書竟然被女作家任淡如創作出來了,書名叫《風雅三千年:一詩一詞一天下》。我很贊同任淡如的觀點,她說:

詩詞與曆史的關系,如同一對羁絆千年的雙生子,每一首詩或詞的背後,都抒發了一個人或者一群人對時境遭遇和家國曆史的濃厚思想感情,這些詩詞流傳千年,穿過歲月的長河,見證着春去秋來、生老病死、王朝更替與鬥轉星移。

讀了《風雅三千年》,懂了武亦姝的成名絕非偶然一、 脈絡清晰二、 内容精簡,選詩獨到,可讀性強三、 确實能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四、 内容嚴謹,通俗易懂,前後銜接流暢結語

通讀全書,沉醉其中,不由得感歎任淡如的超然和冷靜,她有着“曆史之外、時間之上的視角”。讓我想起武亦姝在中華詩詞大會上給人留下的印象,她們的氣質何其相似!

會背詩就能奪冠?未免太小瞧這個16歲的小女孩了,能夠吃透每首古詩詞背後的曆史故事才是武亦姝奪冠的關鍵,她也才配得上“才女”的稱号。武亦姝的成名印證了偶然裡有宿命的必然。熱愛詩詞的人,也是熱愛生活的,必将被生活善待。

讀完《風雅三千年:一詩一詞一天下》有這幾點感受分享給大家:

讀了《風雅三千年》,懂了武亦姝的成名絕非偶然一、 脈絡清晰二、 内容精簡,選詩獨到,可讀性強三、 确實能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四、 内容嚴謹,通俗易懂,前後銜接流暢結語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2">一、 脈絡清晰</h1>

《風雅三千年:一詩一詞一天下》全書分九個章節,每個章節都有一句解釋:

1.詩經——26首古詩解鎖3000年前的古老往事;

2.楚辭——飲一句離騷别離,醉一世報國春秋;

3.漢樂府——聽,無名者的吟唱;

4.六朝詩——人生不滿百,何懷千歲憂;

5.唐詩——32首巅峰唐詩,重溫大唐盛世289年;

6.五代詞——19個人的盛世和亂世;

7.元曲——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

8.南宋詞——這些慷慨長歌,送别王朝的最後152年;

9.北宋詞——所謂風流,就是這36個人的137年。

作者按照每個朝代先後順序,先交代這個時期的曆史背景,代表人物故事及其作品,再加以點評,一口氣讀完整本書,中華三千年詩詞曆史在腦海裡如電影般清晰可見、曆曆在目。

讀了《風雅三千年》,懂了武亦姝的成名絕非偶然一、 脈絡清晰二、 内容精簡,選詩獨到,可讀性強三、 确實能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四、 内容嚴謹,通俗易懂,前後銜接流暢結語

秦螢亮點評:《風雅三千年:一詩一詞一天下》是一部詩詞極簡史,以曆史時間線為經、個體命運為維,草灰蛇線,标注出了每個時代站在浪潮之巅的每位詩人的高光時刻。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90">二、 内容精簡,選詩獨到,可讀性強</h1>

自《詩經》開始,中華詩詞浩海如煙,多如星辰,但是任淡如隻取能夠代表本時期人文曆史的精華詩詞,每一首詩都有背景、出處,每個人物也隻附一首詩詞。

比如六朝詩,讀過曆史的人都知道六朝更疊、紛争不斷,大背景如此,文人詩詞大多比較沉悶。古詩十九首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但是除此之外,也出現了曹家三父子、建安七子、竹林七賢、琅玡王氏、陶淵明等等耀眼的明星,都寫?那是不可能的。

任淡如惜墨如金,其中曹家隻用了曹丕和曹植的兩首詩,《燕歌行》和《籲嗟篇》,兩首詩都是表達心中郁結的。建安七子隻寫排名第一,善做青白眼的阮籍(阮籍不經常說話,卻常常用眼睛當道具,用“白眼”、“青眼”看人。對待讨厭的人,用白眼;對待喜歡的人,用青眼。)

讀了《風雅三千年》,懂了武亦姝的成名絕非偶然一、 脈絡清晰二、 内容精簡,選詩獨到,可讀性強三、 确實能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四、 内容嚴謹,通俗易懂,前後銜接流暢結語

詩詞既代表了個人,也是時代的縮影。任淡如眼光很犀利,選的每首詩都具有代表性。内容方面極為精簡,寥寥數語便交代清楚來龍去脈,讀來一點也不累,人物及故事豐富又有趣,可讀性較強。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75">三、 确實能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h1>

在讀詩的同時,我們也學到了曆史、人物雜談。

比如由洛陽紙貴的典故出處,牽出詩人左思,重點寫左思的特點“才高貌醜”,然後用一個有趣的故事“左思效仿潘安上街被人扔臭雞蛋”來佐證,貌醜的左思爹不疼娘不愛,被人嘲笑,隻能靠才華怒刷存在感,《詠史》、《三都賦》太出名了。但是因為“九品中正制”的限制,寒門左思是做不了大官的。

春秋時期也非常的亂,但是完讀全書,我竟然還記得齊國美女的故事以及三首詩的始末。

衛莊公的夫人是中國的第一位女詩人莊姜(齊國公主),不僅寫出了《詩經》中的《燕燕》、《終風》、《綠衣》、《柏舟》、《日月》,還是一位女神,膚白貌美,但是一生沒有愛,也沒有自己的孩子。隻能寫下《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石,不可卷也。”這樣的詩詞來排解憂悶。

讀了《風雅三千年》,懂了武亦姝的成名絕非偶然一、 脈絡清晰二、 内容精簡,選詩獨到,可讀性強三、 确實能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四、 内容嚴謹,通俗易懂,前後銜接流暢結語

衛莊公姬妾衆多,生了幾個兒子,個個不省心,庶子州籲竟然是春秋首位弑君篡位的惡公子。《擊鼓》中“生死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其實是人們對州籲上台之後不斷征戰的無奈和對安定生活的向往向往。之後衛國臣民奮起反抗,州籲被殺,衛恒公的弟弟公子晉繼位,史稱衛宣公。後來莊姜的侄女宣姜嫁給了宣公(本來是要嫁給他兒子的),也生了兩個兒子,然後這三個公子之間發生了一出荒唐的悲劇,宣姜後來又嫁給宣公的庶子,生了5個子女,3個兒子是國君,2個女婿也是國君。

宣姜的娘家人齊桓公和她2個女兒後來幫助衛文公(宣姜的兒子)收複失地,恢複地位,衛國是以又延續了400多年。衛國人感激齊桓公和許穆夫人,作了一首歌“投我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瑤”。

讀了《風雅三千年》,懂了武亦姝的成名絕非偶然一、 脈絡清晰二、 内容精簡,選詩獨到,可讀性強三、 确實能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四、 内容嚴謹,通俗易懂,前後銜接流暢結語

用這樣的方式來寫,人物關系清楚,曆史場景生動,充滿趣味。曆史、詩詞、人物渾然天成,知識點再多也容易記住。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42">四、 内容嚴謹,通俗易懂,前後銜接流暢</h1>

雖然《風雅三千年:一詩一詞一天下》以詩詞為主,但是書中很多曆史故事、人文典故,這些都不能夠瞎編亂造,必須有所依據。任淡如博覽群書,引經據典,注腳仔細,一看就是參考正史編著而成。

楚辭相較于其他題材,其實并不容易了解。因為楚辭中參雜了太多楚地方言,而且廣義的楚辭是“與北方文化體系同時存在的、以楚地為主流行的南方歌謠”。

楚辭不是從屈原開始的,自有楚,便有楚辭。那是楚國民間悠遠的調子。

《渡伍員歌》是伍子胥早年的悲慘經曆,單純讀詩,不知所雲。它是這樣的:

日月昭昭乎浸已馳。與子期乎蘆之漪。日已夕兮予心憂悲。月已馳兮何不渡為。事浸急兮将奈何。蘆中人。蘆中人。豈非窮士乎。

讀了《風雅三千年》,懂了武亦姝的成名絕非偶然一、 脈絡清晰二、 内容精簡,選詩獨到,可讀性強三、 确實能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四、 内容嚴謹,通俗易懂,前後銜接流暢結語

很繞口是不是?因為這是一位漁夫唱的歌謠。文中,任淡如交代了伍子胥因父親含冤而死,早年逃亡到楚吳邊境的蘆葦蕩,一夜白了頭。在這裡伍子胥遇見一位好心的漁夫。

詩詞下面并沒有解釋詩詞大意,但是我們已經能讀懂了,因為有畫面感,情緒自然水到渠成。

“渡河逃到吳國的伍員,從此成為複仇者伍子胥。”任淡如用這樣一句話自然而然地引出楚昭王和孔子,因為《楚聘歌》、《風兮歌》、《孺子歌》都和這兩人有關。伍子胥報仇成功,掘開楚平王墓,鞭屍三百,楚昭王出逃,後被秦國救下。

“禍起于楚平王,大概上天也不忍心把過多的苦難放在年輕的楚昭王身上吧。何況,楚昭王算是個通曉大義的君主——這是孔子說的。說起來,孔子與楚昭王,曾經有過一段微妙的情誼。”

讀了《風雅三千年》,懂了武亦姝的成名絕非偶然一、 脈絡清晰二、 内容精簡,選詩獨到,可讀性強三、 确實能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四、 内容嚴謹,通俗易懂,前後銜接流暢結語

過渡段寫得很漂亮,很有故事感,毫不違和地就讓我們進入下一個篇章。這是我在同類型其它書中沒有見過的,我想這其中必定是耗費了作者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翻閱各類古籍,才能把不同的人物串聯在一起,帶着讀者慢慢穿越3000年,領略古詩詞的瑰麗。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09">結語</h1>

我很喜歡孟昶的《玉樓春·避暑摩诃池上作》,這首詞是蜀國國君為心愛的花蕊夫人所作,一起來品品吧。

冰肌玉骨清無漢,水殿風來暗香暖。簾開明月獨窺人,欹枕钗橫雲鬓亂。

起來瓊戶寂無聲,時見疏星渡河漢。屈指西風幾時來,隻恐流年暗中換。

如果你也喜歡詩詞,不妨取來讀一讀,這是一部詩詞與曆史結合的經典之作。感興趣的朋友點選連結即可擷取。

風雅三千年中國古代詩詞 ¥48 購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