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籃球賽,球迷的第一印象就是球員之間的激烈對決,甚至還會拼到受傷。而賽場上還有一個“特殊群體”,他們不參與對抗,但同樣有着受傷的風險,那就是裁判。近日,CBA正常賽,新疆男籃對陣山西男籃的比賽中,當值主裁判闫軍在跟進球員快下的時候,拉傷了大腿。
于是賽場邊也出現了許久未見的替補裁判熱身的畫面,闫軍在堅持了兩個回合之後,被替補裁判換下,前往醫院檢查,而他也或将缺席第一階段的所有比賽。
<b>比賽滿場跑</b>
<b>難免體力不支</b>
比賽之前,做好準備活動的不僅是球員,還有裁判。因為裁判需要跟随球員跑動每一個回合,無特殊情況下,他們沒有被“輪換”的機會,不得不說籃球裁判是個“體力活”。
不僅是闫軍,籃球場上出現“突發狀況”的裁判還有很多。
上個賽季的CBA正常賽第45輪,浙江對陣吉林比賽進行到第三節時,本場主裁CBA三大名哨之一的葉楠,一瘸一拐地走向了技術台,右手還不停地拍打着自己的右大腿,表情十分痛苦,最終被人摻扶着離開球場。
同樣是在上個賽季,北控與廣州的比賽進行到首節最後時段,當值裁判由世梁大腿肌肉拉傷無法繼續堅持執裁本場比賽,最後由替補裁判頂替登場。
不僅是CBA,NBA也有此類情況發生。在4月25日爵士與森林狼的比賽中,當值裁判比爾·肯尼迪突發身體不适,與另外兩名裁判簡單交流後,他直接下場,提前結束了本場比賽的執裁工作。
<b>球員沖的猛</b>
<b>突遇飛來橫禍</b>
有些裁判的受傷是自身原因造成的,但還有一些裁判卻是遭受了“無妄之災”。在對抗更加激烈的NBA賽場,許多“黑衣法官”都曾遭遇過“暗算”。
上個賽季的一場太陽迎戰公牛的比賽中,當值裁判被瓦倫丁回防時不一小心撞到替補席上,一度被攙扶到場邊休息。
除了被撞傷,即使是面對正在自我慶祝的球員,裁判也有被誤傷的時候。2010年的NBA總決賽,凱爾特人名宿皮爾斯打進關鍵一球後非常興奮,在底線直接揮拳慶祝,然而他并沒有注意到底線裁判正站在籃下,一記勾拳正中裁判的左側下巴。裁判被打得一個趔趄險些跌倒,但并沒有做出多餘的訓示,示意比賽正常繼續。
此外,球員的沖突也時常會“殃及”裁判。2018年在活塞與籃網的一場比賽中,活塞中鋒德拉蒙德與籃網中鋒艾西爆發了激烈的肢體沖突,裁判上前勸架卻慘被誤傷,艾西一拳打在了裁判身上,當值的幾位裁判在經過商讨後,将這兩位球員驅逐出場。
<b>成高危職業</b>
<b>裁判需要尊重</b>
如今的籃球裁判幾乎已經成為了一項高危行業,他們除了“工傷”之外,還随時都有可能遭遇到體重比自己大好幾倍的壯漢們誤傷。加之球隊與裁判之間在認知上有差距,讓裁判這個群體有時候還會遭受“委屈”。為了盡可能的規避風險,各大籃球聯盟也紛紛出台了相應的措施或成立工會來保障裁判的權益。
據悉,在CBA2020-2021賽季聯賽開始前,裁判辦公室在濟南舉辦了2020-2021賽季CBA聯賽技術代表、裁判員教育訓練班,統一了執裁尺度,增設了“裁判員心理變化”、“調節與團隊溝通技巧”和“裁判員與外籍教練、球員的英文溝通交流技巧、球隊戰術和球員特點分析”三門課程,同時也與運動隊的教練進行座談,互相了解雙方的需求,從不同角度提升裁判員執裁水準。
NBA的裁判與球員一樣,都擁有自己的裁判工會。裁判工會的任務就是和NBA進行商談,為裁判争取盡可能好的待遇和盡可能多的收入。
随着比賽密集進行,除了球員和教練員需要傾注許多的精力,長時間奔跑對裁判的體力消耗也是巨大的。全體球迷也應尊重裁判的勞動,真誠地向每一位認真工作的裁判說一聲辛苦了。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