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香港三部“精武門”:李連傑版最好,李小龍版次之,甄子丹版居末

作者:扯爛經

香港一共拍了三部“精武門”,三位男主角分别是李小龍、李連傑、甄子丹,都是影視圈公認的武打巨星。如今,物是人非,李小龍英年早逝,李連傑也因年老退出演藝圈,甄子丹也超過最佳武打年齡,現在的武打片面臨着後繼無人的局面。

嚴格地說,将這三部影片全部稱為“精武門”不夠嚴謹,因為李連傑主演的“精武門”名叫“精武英雄”,由于都是叙述“陳真為報師仇,獨闖日本人在上海的虹口道場,并最終打死仇人”的故事,是以習慣上都稱為“精武門”。

精武門的原型是霍元甲先生在上海舉辦的“精武體操會”,後來傳聞霍元甲因為比武赢了日本人,被日本暗中下毒毒死,于是就虛構出了陳真這個人物。

霍元甲是清末民初時期的人,距離現在也就100年吧。傳聞他的老師是大刀王五,但是他并沒有真正與外國人包括日本人打過擂台,有一個外國人準備在上海和他比武,後來一聽說他的名聲被吓跑了,比武之事自然就泡湯了,是以,他本人的功夫到底有多高,誰也沒說不清楚。

霍元甲出身于社會底層,他能舉辦精武體操會,全靠他的朋友農勁荪相助。他本人也沒有收幾個徒弟,有記載的也就是劉振聲,此外兩人分别是中統的陳立夫和陳果夫。

以上就是精武門的由來。閑話少叙,言歸正傳。

先說李小龍演的精武門。

李小龍是傑出的華人,他創造了一個英語詞彙:Kungfu(功夫)。他不光是武打巨星,也是傑出的國術家,他更是将中國的傳統文化推廣到了全世界,改變了世界對中國的看法。

香港三部“精武門”:李連傑版最好,李小龍版次之,甄子丹版居末

李小龍出身于國術正宗,又研習過跆拳道、西洋拳、空手道、雙節棍等國術,打起來有榜有眼,一招一式充滿爆發力,而且拳拳見肉!讓你感受到一個具有武功底子的人打出來的招式和力度與一個沒有武功底子的人打出去的招式和力道的明顯差别,尤其是他隻身一人單挑虹口道場時,打得尤為激烈,随便抓起一人猶如扔稻草人一般,再加上他本人俊朗、剛毅的身形面貌,觀衆自然買賬。

但這部電影的缺點就是武打動作設計得有些保守,缺乏視覺沖擊力,一招一式完全是八、九年代的打法。

再說李連傑的精武英雄。

這部電影是迄今重播率最高的武打電影之一,也是李連傑巅峰時期的代表作之一。

全劇一共有四場經典對決。

第一場是陳真獨闖虹口道場,踢館之後,打敗了打死師傅的仇人芥川龍一。這裡主要使用的是霍家拳。

香港三部“精武門”:李連傑版最好,李小龍版次之,甄子丹版居末

第二場是陳真與霍廷恩對決。李連傑在這裡首次引入西洋拳的打法,以西洋拳對決霍廷恩的霍家拳,面對步法靈活多變的陳真,霍廷恩被打得滿地找牙。

第三場是陳真與日本黑龍會總教頭船越文夫對決。這個糟老頭子壞得很,先是兩次借放衣服和熱身閃了陳真的氣,然後趁陳真不注意時突然發招,前幾個照面,陳真吃虧不少,船越文夫起腿時,正值陳真一個“鯉魚打挺”從地上彈起,陳真順勢以胸壓制住船越文夫的腿,然後一陣猛攻,賺回了剛才吃的虧。就在陳真占了上風時,突然起風了,船越文夫的眼睛睜不開了,陳真為了公平起見,雙方一起蒙着眼睛打,結果船越文夫依靠老到的經驗與陳真打了個平手。

第四場是陳真與滕田岡的對決,也是全劇的高潮。面對身形高大的滕田岡,霍廷恩先上,結果被滕田岡一手、一腿就打趴下來了。

陳真開始也吃了虧,後來臨機應變,料敵于先,在滕田岡出拳出腿之前先發制人,尤其是他連續兩次右手虛晃、左手彈手拂其眼睛,讓滕田岡視力受損尤為經典。雙方從室内打到室外,滕田岡終究依靠身體優勢和絕對力量占了上風,一拳把陳真的左胳膊打脫臼了,陳真忍着疼痛與其周旋,孤注一擲,一把摟住其脖子,雙方一齊彈出室外,滕田岡由于身高體重的原因,摔倒時的傷害程度自然比陳真要高。陳真趁機以左手支地,然後猛地一按,讓脫臼的手臂還了原。然後信心大增,一鼓作氣地打敗了滕田岡。滕田岡趁陳真攙扶霍廷恩走出道場時,突然抽刀暗襲,危急關頭,陳真解下了皮帶,最後一擊成殺。

香港三部“精武門”:李連傑版最好,李小龍版次之,甄子丹版居末

再說甄子丹的精武門。說實話,甄子丹演的“精武門”在三部“精武門”中是最差的,因為該片的武打設計完全是模仿李小龍的,群毆場面實際上是“一對一”,武館裡的日本人站着讓他蹬。在最後與日本“老王”對決時,赢得也很狼狽!完全沒有前兩部陳真那種英雄氣概!這可能是甄子丹缺乏傳統功夫底子和套路,一拳就是一拳,一腿就是一腿,沒有多餘的動作。

但總體來說,李小龍、成龍、李連傑、甄子丹都是武打明星之中的佼佼者了,随着他們的老去,現在的武打片面臨着後繼無人的局面。

如有侵權,請聯系删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