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食品添加劑,許多人都認為其有害于身體健康,覺得隻有天然的食品才是最健康的食品。
不少食品生産企業也為了迎合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心理需求,紛紛标注自己的産品“不加任何食品添加劑”、“不加任何防腐劑”……那麼,食品添加劑真的是衆人口中的“健康殺手”嗎?
當然不是,食品添加劑是一種用于食品增色、提味、延長保存期限的一種輔助手段,也正是由于它們的存在,我們吃到的食物才能有合适的口感。
在中華民族的飲食文明發展程序中,食品添加劑的身影随處可見,東漢時期人們用鹽鹵作凝固劑,制作出了白白嫩嫩的豆腐;南北朝時期農業科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了天然色素用于食品的方法;南宋開始,一礬二堿三鹽的油條配方就有了記載,同時亞硝酸鹽被用于臘肉生産。在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民就知道用食用色素為糖果着色,公元前4世紀,人們開始為葡萄酒人工着色……
但如今,随着非法使用食品添加劑事件的曝光,以及越來越多的人對健康飲食認識的提升,大家對食品添加劑問題都非常敏感,以至于在購買食品飲料時,都會很注重商品外包裝上的添加劑标簽,甚至有人擔心,食品中使用了多種食品添加劑會不會産生什麼可怕的後果?
實際上凡是在《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和國家衛健委公告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都是合法且健康的。(蘇丹紅心”鴨蛋、三聚氰胺奶粉,這些都是添加了非法添加劑)
目前我們國家的食品添加劑有23個類别,2000多個品種,比如防腐劑、甜味劑、增稠劑、香料、抗氧化劑、漂白劑、增味劑、膨松劑、着色劑等等。
每一種食品添加劑生産使用前,國家相關機構都進行嚴格細緻的風險評估,并通過留下足夠的安全系數,同時嚴格規定其使用範圍和使用量來確定安全性。
符合國家标準的添加劑在每一種食品中,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作用,比如防腐劑,可以殺死或抑制那些污染食物的微生物,防止食品腐敗産生一些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類的健康和安全構成威脅;
而在香腸、肉腸等加工肉制品中可能存在“肉毒梭狀芽孢杆菌”,它産生的“肉毒素”是世界上最毒的物質之一,隻有亞硝酸鈉可以抑制該緻病菌的生長,防止肉制品腐敗變質。
在我們常見的食品中,還可能污染沙門氏菌、副溶血弧菌、緻病性大腸杆菌、痢疾杆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如果不使用食品防腐劑,上述食品的安全性就無法得到保證。
毫不誇張地說,離開了食品添加劑,人們隻能吃白水煮菜,或倒退到吃野果野菜的原始時代。
- END -
編輯 / 肉叔
圖源 / 網絡 pexels
本文由食研所原創 中國肉類協會出品